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赶紧瞅瞅!井陉煤老板转型种红薯!6个月后...

2020-10-20 18: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井陉发布 井陉发布

当过木匠、养过大车

开过煤场、包过饭店

……

半年前,这个井陉人又转了行当

开始种红薯

2020年秋,井陉县南峪镇地都村“志军农场”生产的红薯,凭借品味俱佳的“硬实力”,再乘上互联网和强大朋友圈的“东风”,迅速窜红成为“网红”红薯。

“志军农场”位于地都村通往核桃园村方向的古道旁。蓝天白云下,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云梯直上天间,绿油油的红薯地里有人挥锄采挖红薯,有人分拣装箱,一堆堆刚出土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垄。几条黄狗在红薯地里上蹿下跳,或与田间翩翩起舞的蝴蝶追逐嬉戏,或转身扑向不时闪现的野鸡,好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现在正在挖的是‘栗子香’,一口能吃出板栗和红薯两种味儿!”农场主段志军边装车边介绍说。农场引进了包括栗子香、西瓜红、烟薯、粉条专用薯等共8个品种。最早开挖的“西瓜红”2.5元一斤早被抢购一空,“烟薯”是专供烤红薯的,其中一个从日本引进的稀有红薯,打算最低卖6元。

“我特别认同刘书记的‘小产量、大市场、高品质、高效益’提法。”段志军说。今年50岁的他学历不高,工作阅历却非常丰富。初中毕业后先是跟着父亲做木匠,后来转行开拖拉机,随着煤炭市场兴盛,他又转行养大车、开煤场,前几年关了小煤场开起了洗车场和饭店。天资聪慧的他每次都抓住机会及时转行,还走出大山在省城买了楼房,过上让村民们羡慕的日子。

从媒体上听到“花(花椒)红(红薯)果(山地特色水果)绿(绿色有机产品)”“比较农业”“后背箱经济”这些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后深受感触,又从省城钻回大山当起了“山大王”!流转土地、清理杂草、垒砌地堾、拉水种苗、打井砌池……经过数个月的辛勤忙碌,撂荒多年的红土地上再现了生机与活力。

红薯成熟时,段志军定制了便于保存运输的礼品包装盒,通过组织农场探访、红薯“品鉴”等活动,发动亲朋好友通过抖音、朋友圈等渠道宣传。这些全部施用农家肥,不喷洒任何农药,没有任何药物残留的红薯,凭借过硬的品质,大部分在“双节”前就在“网上”预订出去了。

“春节前就能吃上咱家自产的无公害粉条啦!”现在的段志军,白天钻进山里打理农场,晚上开车给预定的客户送货,抽空还要考察学习粉条加工厂的设备和相关技术以及手续跑办、商标注册等事宜。“粉条加工产生的废水我要全部还田。”加工废水流在外面是污水,放到地里则是肥水;红薯的茎蔓也要做成饲料,再办一个小型养牛场。

“今年是尝试,明年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谈起未来打算,段志军信心十足地说,借势县里的《农十条》政策,明年尝试上马优质秧苗培育,红薯冬储反季销售等项目,将来通过“公司+农场+农户”形式发展,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红薯产业链条,让“井陉红薯”红遍全网、红遍全国,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

作者 | 笃正

原标题:《赶紧瞅瞅!井陉煤老板转型种红薯!6个月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