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青报:体育“副科转正”,一个中学生的开心与担忧

黄惟时/中国青年报
2020-10-21 07:50
运动家 >
字号

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让曾经的“副”科“转正”,是这几天的热点话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看到这个消息,我既开心又担心。

作为两年前参加中考,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我为教育部的“新规”感到高兴。因为有了明确的规定,同学们才会拥有名正言顺的体育课时间。

我知道在不少地方,体育课常常不被重视,每到大考,语数英等老师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占用体育课。在一些高考竞争激烈的大省,这种现象会更严重些。

教育部决定进一步扩大体育在中考里的分值和影响力,甚至开始研究体育在高考中计分,让体育得到重视,让同学们有更多时间上体育课,锻炼身体。

中学生正处于喜欢运动的年龄,这个时候培养起的运动习惯,对身体素质和健康成长大有裨益。从心理学上讲,运动可以调节学习状态,让人张弛有度,使学习更有效率。孔子2000年前倡导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的“射御”不就是体育吗?

以我个人为例,我很喜欢运动,尤其是打篮球,初中的时候天天打,可到了初三,老师就不让打了,怕影响学习。

我有时会瞒着老师偷偷打,至今都还记得那些快乐的场景:中午打仗似地冲向食堂,抢着吃完饭大概就5到10分钟;然后和同学们冲去球场,仗着年纪大“轰走”学弟,迅速开始转球、分队、打球……

偶尔老师来抓,我们就飞快地跑掉。就是那些运动后纯粹的快乐,支持着我完成日复一日的繁重功课。

这回,中考体育要加分了,老师们肯定不再会拦着同学们上体育课,大家也就不用偷偷摸摸打球了。教育部的“尚方宝剑”也提醒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再不要小瞧音体美等“副科”。

全面均衡的教育,既包括教好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爱上运动、美术等课程,从而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孕育出更加懂得欣赏美的灵魂,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书呆子”。

河北唐山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在足球场进行头顶球练习。 新华社发 刘满仓摄

当然,副科转正,在开心的同时我也有点担心,考试的标准是什么,能不能真正公平?

每个同学的先天身体素质不同,学龄也有差异。比如我上学早,和班里前一年9月份生日的同学相比,几乎小了一岁。

从小学到初中的大部分时候,我的体重、身高、肌肉密度和肺活量等,都落后于其他同学。尽管我很努力锻炼,但受限于年龄和身体条件,我的中考体育成绩还是低于平均水平。

和我有类似困扰的人还有不少,有同学虽然练得脚踝和腿部都出了问题,仍然成绩不理想。因此,建议体育考试,要设计一个更科学的标准。

我进入高中后,发现高中体育考试的标准低于中考体育标准。官方解释是,高中体育考试是合格考试,所以标准低,而中考是选拔性考试,这似乎有些说不通。

中考是选人进高中,不是选人进体校;高考也是如此。我们在初中生的时候,为了中考有个好成绩,要努力锻炼,怎么到了高中,反倒不需要达到那么高标准了?

这会让很多中考体育成绩不好的人觉得不公平。所以,中考体育分值提高,最好要和高中体育联动考虑。

北京有健身房有大体育场,再不济也有平坦的跑道,而今年年底才能宣布全面脱贫的那些地区,上体育课的条件就比不上北京了。中国幅员辽阔,情况差别巨大,不能简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我知道,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这次中学体育改革,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既有原有的问题,也有新产生的问题。

但我们的社会,不正是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而发展的吗?同时,没有哪个方案能让所有人都满意,面对新的改革举措,包容与支持也不可缺少。

    责任编辑:腾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