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X”模式!遵化这项工作有特色!

2020-10-21 04: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遵化采取“1+X”模式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水平

遵化是唐山市少数民族人口大县,有满族、回族、蒙古族等3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4503人,占遵化总人口的15.1%,有115个民族村,三个民族乡和两个按照民族乡政策对待的镇(统称“三乡两镇”)。近年来,遵化立足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采取“1+X”(“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X”)模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水平。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顶层设计,

发挥资金引导作用,

明确发展方向

精心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新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发挥区位、交通、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优势,把环京津少数民族特色廊带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文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核、两轴、三带、四区”的空间布局。

深入调查研究,完善项目储备。建立2020年-2022年遵化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储备库,共涉及10个乡镇,80个民族村共449个项目。积极跑部进厅,争取上级支持资金3084万元,自筹1.5亿元,以此撬动社会各界资金1.16亿元投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

坚持机制创新,凝聚工作合力。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工作纳入相关单位的目标考核,少数民族村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场所、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实现了市场化统一处理,少数民族乡村民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目前,遵化有3个国家级、8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占全省10%。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文物保护,

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

协调联动发展

整体推进特色民居保护与建设。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风格和特点,划分保存完好型、新老融合型、传承创新型三种类型,分类推进保护与建设,特色村寨仿古民居改造已达138户,一批古石桥、古井、古石巷、仿古主街道、影壁、照壁等古建筑得到修复保护。

大力扶持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培养村镇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文化传承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以官房村、裕小村、马兰关一村为代表的特色村寨,定期举办葫芦手工绘画、民间剪纸、铁画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

积极搭建民族文化传承平台。成立“遵化市满族文化协会”,鼓励引导群众将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生产技艺、节庆活动和婚丧习俗融入日常生活。支持成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团队,通过修建民族文化设施、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全域旅游,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

巩固产业基础

突出民族特点,深度发展文旅产业。扶持引导文化旅游业、民族传统手工业等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大力发展农家院,农产品采摘,助力富民增收。以蟠龙工艺为龙头,依托皇家金银器加工技艺,带动当地农民3000余人就业。民族特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景村融合,巩固特色优势产业。东陵满族乡裕大、裕小两个满族特色村寨相继建成“守陵人家”文物展、大清皇家银器展为代表的特色技艺展馆,高标准打造了满族风情特色街,成为唐山市文旅融合发展现场会观摩点和景村融合发展的典范;马兰峪镇官房村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累计投入2000万元,实施八旗广场、通村公路、街道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了京津地区享有名气的满族特色旅游村。通过景村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带动周边“三乡两镇”100多个民族村发展旅游经济,极大推动了清东陵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清东陵全市旅游发展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

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汤泉满族乡引进投资100亿元,深度开发温泉资源,打造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约3平方公里的古泉小镇;西下营满族乡开发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民兵训练基地、温泉度假酒店、康养度假基地于一体的文旅度假小镇;马兰峪镇围绕传承满族文化与金银工艺文化、兵役文化,利用现有商街、产业基础、历史遗迹,大力推进建设金银小镇,辐射带动“三乡两镇”少数民族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乡村振兴,

加强党委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提供组织保障

市委牵头协调,全面抓好民族工作。群雁高飞头雁带,遵化市委书记、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学忠一线部署统战工作,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周建忠专题报告。率领全市干部和各族群众,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凝聚“兴遵建功”新合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美客多集团在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累计发展少数民族专业种植户7000户、养鸡户2000户,农户增收1.6亿元,帮助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质量脱贫。

高标准谋划推动,奠定创建工作基础。结合省委“三创四建”活动,市委书记亲自谋划,将遵化市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并入到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将“三乡两镇”纳入遵化市城乡总体规划,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基础,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入合作,编制“遵化市少数民族特色示范区总体概念规划”,全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纳入2020年市委“八创联动”重点工作,整体联动推进。2020年遵化市新建1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部为民族村;东陵满族乡、汤泉满族乡、西下营满族乡被省民委推荐申报全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

强化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六进”和民族团结月活动,加大党的民族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社区邻里节”“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家庭和文明村民评选,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创造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全民参与的“惠营房模式”,形成了“艰苦创业、自立自强、创新发展、同心同德”的“惠营房精神”,在全社会产生了“惠营房效应”。遵化在全市推广惠营房村经验做法,648个村、42个社区居委会纷纷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由党员带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排头兵。

通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2020年马兰峪镇获评 “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东陵乡裕小村党支部书记李铁军获评“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石门镇北六盘营村获评“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各民族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大家都在看

来源:唐山统一战线

编辑:鞠晶晶

总编:侯丽丽 许强

监审:赵伟明

原标题:《“1+X”模式!遵化这项工作有特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