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璞瑜:走进野麻滩

平川文旅
2020-10-21 18: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平川文旅

公众号 ID: gh_fe0ba9ff83af

走进野麻滩

作者 | 何璞瑜

印象野麻滩

孤径塞关连石门,层峦丹渥紫霞翻。

桃源梨枣悠涛水,锦绣山乡数野村。

在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最西头,有个名为野麻村的行政自然村,地处景泰县、平川区、靖远县两县一区交界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黄河穿村而过,是黄河红山峡段最核心区域,红山峡是横贯靖远县、平川区和景泰县的红山峡流域,是丝绸之路横跨黄河通向西域的古渡群地带,也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过渡地带。

野麻村由野麻,空心楼,白杨林三个社组成,水泉镇管理,三个社均依河而居,空心楼社在黄河东岸,白家林与野马滩在黄河西岸;空心楼上游为水泉镇大黄湾村,下游为靖远县石门乡的席子水、炭窑、坝滩等,白家林上游为水泉镇大黄湾村小黄湾社,下游为野麻滩社;野麻滩下游与石门乡枣刺滩、景泰龙湾毗邻。三个社以及上下游两岸居民靠羊皮筏子及钢丝扯船渡河来往。通往野麻滩野麻村道路有两条,其一在水泉镇尖山北有一条通西域古丝绸之路,现已成为走靖远石门的水泥硬化县乡公路,在沙流水路往北约五公里处,名为九龙山,向西的大柳沟便通往野麻村。另一条是靖远坝吴公路约十余公里处,有一条向东的沙沟路便通野马滩。

野马滩村为平川区最低点,僻居一隅,如深闺少女,鲜为人知。全村256户,996人,水浇地面积730多亩。民居错落有致,鸡犬之声,波涛细语,恬然应和,植被良好,天蓝水清,空气清新,人杰地灵,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悠久,恍若世外桃源。这里有黄河风情,有空心楼长城,有吊沟烽燧,有野麻岩画,有丹霞地貌,有石林风光,有地震遗址,有土坯古村落;地势险峻而奇特,山峰叠嶂,各色相间。其野麻地震带遗址是固原大地震等多次地震形成的长达十几公里的地震峡谷景观,且有数处风化形成的红沙岩石天然浮雕,人文价值高,独特性强。这里农产品有:香水梨、红枣、杏子还有各种梨,及颇有规模的养殖场。在这里展现出一幅幅西部独特的天然画卷,宛若一巨大的天然氧吧,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休闲胜地。

原生态野麻古村

独美沧波奇僻隘,四时夕照袅烟轻。

耧犁悠韵心弥洁,世外桃园醉客程。

野麻滩村民出行非常困难,不是涉水就得翻山。如果黄河汛期时间长,船只无法摆渡;尤其野麻社的村后山路成为村民唯一的出路,到平川要绕道50多公里。以前这里原本没有路,顺着旱砂河而走路,尤其来到滑倒坡,就得跋涉羊肠小道,村民的畜力架子车到这里,就得把架子车拆卸,往返多趟把架子车连同货物扛到山那边,然后重新组装前行。自2007年后逐渐才开辟道路,但是一遇洪水砂河依就踯躅难行,近年由于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野麻村随时都面临黄河洪灾的威胁,去年八月份我与永正农牧公司老总杨国利好友,去野麻滩时,正值汛期,野麻村委会大楼、文化广场浸泡在水中,村委大楼门口用砂袋封堵,以防洪水进入,群众戏称“水上公园”,暴雨引发的洪水并把村上两条护坝冲垮,淹没良田数百亩。野麻滩这种四季如诗、河流如歌、给人带来的是静如天籁的古朴原始情调,尤其遐迩闻名的野麻古岩画,给人带来的是无限遐想,常常引得国内外游客及岩画爱好者不辞辛苦前来目睹神秘的风釆。

平川野麻,有人说是野马滩,两种说法史地专家近年争论不休,近日我从一篇文献得知,维尔语"其盖麦旦",意为"野麻滩″,是否是从维尔语中延续而来?以前这里驻扎过维尔族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辗转甘肃的古代民族很多,其中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氐、羌、鲜卑、吐谷浑、吐蕃、党项、回鹘等,甘肃现在除汉族外,还生活着回、藏等16个世居少数民族。

也有人认为野麻村河东有个"麻山",而取名为"野麻滩″?这里河滩以前盛产大麻?关于野麻滩我见最早记载是明嘉靖26年当时地图标有"野麻滩″。

有人称野马滩,因在其上游紧连的三滩境内有个地方叫瞭马滩,瞭(音liáo),平川、靖远方言中有探望、管护、处理之意,瞭马滩即探看、狩猎野马之地。在大浪山西的银滩村附近也有个饮马井的地名。又据百度百科:野马滩为黄河峡谷中少见的冲积盆地,四面为奇峰叠嶂紧紧包围,东侧黄河奔涌而过,形似一巨大的弧形,拱卫着全滩。自西汉而降,每为各民族放牧军马的理想牧场,水草丰美,不防逃逸,相传动辄有野马与军马嬉戏,故名野马滩。

据《靖远新志》载,“寿禄山起伏至黄河之西为米家山,人言山中多野兽可猎食。自西番窑、曾家湾、尾泉、脑泉、大石岘以及野马滩、尾川口皆属米家山脉。”可见米家山区早先为多野兽可猎食的牧区,这里也称"野马滩″。也有人说,野麻滩原野马滩,即野马出没之地,明以后,黄河两岸种植贲麻,野马绝迹,野麻丛生,野马转字野麻滩。也有人认为最早确实称"野马滩",后改"野麻滩",因早该地人口稀少,地理封闭独特,先民将牧群驱赶进山,任其游食,人不跟群,仅在石阶沟饮河水处查点牧群,名“打野”;有时确把山中野马、石羊之类野生动物诱惑而来,野马与家畜混饲;即今仍野麻村居民有牧羊之家仍有这种"打野"习惯,在石阶沟沟口、胀水滩处常有禽兽嬉戏或饮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闻有人在冰面擒获石羊;之所以改为野麻滩,是感觉把人居住的地方称"野马滩",似乎不雅,便索性改为"野麻村“

关于野麻滩到底是"野马滩"还是"野麻滩"还有待商榷。现我粗浅介绍一下野麻黄河岩画。

野麻滩黄河岩画

仙才留影牧耕画,惹得宾朋睹艳容。

绝塞悬崖千仞秀,古村幽谷朴淳浓。

岩画是人类绘画的萌芽状态,或凿刻或磨绘于岩石,则称之为岩画。岩画多以人、畜、禽、兽、物等为内容表达先民狩猎、游牧、农耕、战争、生殖及图腾崇拜等生活印迹及信仰,以可读可解的图形或奇异神幻的符号凝结先民对历史、人生、世界、审美、理想、未知的认知,是人类原生态文化的写真,记载了文化的起源。

世界范围内已被记录的岩画图形超过3500万个,它们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时代包括自旧石器时代至近代这样一个十分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时期。国内关于岩画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五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其后在一些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中有零星记载。目前,中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特区的134个县(市、区、旗)发现岩画。省内已在靖远县、玉门市、甘南裕固族自治县等8个县市发现岩画。

白银市的靖远县、平川区、景泰县属黄河流域,地貌多样,岩体不同,风格迥异,其岩画主要在黄河沿岸或距黄河较近,岩面多为红砂岩,岩体软,易于作画。野麻黄河岩画的发现,使平川区成为省内第9个、全国第135个发现岩画的县(市、区、旗)。野麻黄河岩画就在野麻村境内,东距水泉镇水泉村(国道109线)15公里,南距红山峡口黄湾下村8公里。位于黄河红山峡谷黄河西岸,米家山系大浪山东麓,在哈思山之南,尖山之西北,该山为丹霞地貌,属祈连山余脉,山峰俊俏,地势险要,属黄河红山峡段,这也是为何称为黄河岩画的原因,但进入大浪山则是广阔的土山丘陵地带。

野麻滩黄河岩画群带分布共6处70多幅,总面积51平方米。包括人体、人像等人物形象及羊等动物形象,以狩猎、农耕、家庭等内容为主,均为岩石等尖硬工具在光滑的岩壁表面凿刻而成。图案内容丰富,线条简练粗犷,真实再现了黄河两岸远古先民从事狩猎、祭祀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是甘肃境内史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4年被白银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著名的一处岩画在野马滩的柳沟土台子,又叫胀水滩的一块石壁上,这是山岗上唯一平整的石壁,这块石壁面向着东南方向,石壁下是由南而北奔腾不息的黄河,与人们近年在岸边顺河而修的水泥路;石为红砂岩,面南背北,势随山坡,与山体间有裂缝;岩面约成平行四边行状,石壁高约7.5米,宽约4.4米,为自然断面,平整无裂缝,成立墙状,人畜不可攀,右上角和左下角各有一岩眼,位于同一垂线,上眼口径约17-18cm,下眼口径为10cm;岩面久经风雨,呈黑褐色,岩体下方有碱蚀;岩画在石壁的下半部分,画面保存完好。

根据画面可以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面由几幅人像组成,几个大人头像,还有一个小孩,这似乎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右面则是人头和一些动物组成,动物大多为牛。有一幅画面是农耕图,画面上三头牛并排而行,一个人站在后面扬着胳膊,似乎在耕种;岩画共有图像24幅,其中人体像10幅,人头像5幅,动物像8幅,器物像1幅,另有磨迹1处。整幅画看似零乱,依其创作内容,可分为家庭、狩猎、农耕三部分;从整体看,这幅岩画可解为早期先民一农牧结合家庭生活的全部写真,农耕兼狩猎,自给自足,这或许就是先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之规划。

家庭图:该图位于画面的左上方,由6幅人体像组成。图核心为一男性,人体刻画完整,头部硕大,躯体细小,平顶,躯干敲凿成长三角形,右臂伸张上扬持物,或斧或弓,左臂弯向腰,该男人好似预备抽箭搭弓,又好似持斧而立,身材魁梧,形象威严,呈王者风范,尤如族长或部落首领人物。男子右有上下二人,上者体小,磨刻成形,头部浑圆,腹部肥大饱满有坠感,手臂平展,下肢分叉;下者刻画体大,圆头,胸腹圆大,下肢分叉,两人应为女性,腹部肥大饱满有坠感且像孕妇;男人和女人之间有上下两人,划刻头部均成倒三角形,头面无器官,躯干成线,无上肢,下肢短小,应为俩小孩。男子左上方一人,如拽小孩玩的"猪尿脬",头像感观良好。该图好似一夫两妻妾三小孩,共计6人,恰似一家人。

狩猎图:该部共有9幅图像,其中动物像5幅,人体像2幅,人头像2幅。五只动物三左两右,磨刻,左三只动物体型小,似羊只;右上一只动物头有大角,长尾,似鹿类;右下只动物体躯较大,前肢短小,脖颈长伸,似奔跑中的鹿类。动物群的右侧并立俩人,划刻,头大躯小、短四肢,位左者圆头硕大,刻大口嘴,无耳;位右者较小,方头,天际眼,点嘴,两人右手均持物;方头人上方有一头像,圆面、凿眼、嘴。该图中,狩猎者对动物群成包围之势,动物已有察觉,右上那只鹿成急走状,右下那只鹿成惊跑状。

农耕图:位于画面的右下部,该图共有9个图像,其中动物像3幅,人体像2幅,人头像3幅,器物像1幅。该图核心是三只动物像,磨刻,位置上下排列,整齐划一,动物头部高扬,四肢蹬劲,尾巴后展有力,阳具硕大,其形紧凑,体态矫健,走姿有力。动物后紧跟一人,磨刻躯体,右手扬起似持鞭,左手后伸似扶犁。动物图上方一椭圆头像,面瘦。该图右上位立一人,阴刻躯体,两臂平伸,左手持物,阳具明显;该人右下一方头像,凿双眼。三只动物头部位置下有凿痕,因碱蚀严重,保留面小,疑为动物头顶部。

原始时代北方民族因地理生态之原故,属草原游牧文化,北方类岩画以狩猎、游牧居多,技法为器石凿刻为主,粗犷写实,野麻黄河岩画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之沉淀。靖远、平川、景泰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过渡区域,而野麻作为"鸡鸣两县一区",其家庭、狩猎、农耕图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碰撞的记录,野麻黄河岩画是典型的北方类。如:大浪山胀水滩岩画中有人物、头面、畜、兽、器物等图案,描述了先民生活生产、农耕狩猎等情景。狩猎的方式是群体围攻、棍石击打;整幅画面蕴含蛮荒时代,祈求物产丰富、家庭(族)长久传承的美好愿望。画面技法分凿、磨、刻三种;雄浑纵劲、厚重敦实,如人体、动物躯体比例不协调,简勾躯廓,粗犷古拙。农耕图在北方类岩画中很少见,该图中前三畜并列,后一人持鞭扶犁,是北方地区典型的“二牛抬杠”春耕秋犁图,北方地区使役骡马耕犁田地,春耕秋犁,在使役畜力时,为防骡马体弱两畜并一驾耕作;但也有人认为这幅农耕图是一个部族的迁徙场景,部落中老人小孩在一边走,青壮年赶着牛群在后面慢慢而行。

艺术创作有时代性,即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环境下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意识形态一侧面的艺术再现,同样野麻黄河岩画是先民自身生活、生产情景的真实纪录。人类经历漫长的演变进化进入到新石器时代,这时人类社会处于氏族公社时期,经济生活从采集、狩猎向农业、畜牧业过渡。野麻黄河岩画所述经济形式是农业、狩猎并举,或是农耕雏形期。画面中男性生殖位置突出,表明男性社会地位高,其社会形态为父系氏族社会。从历史地理看,岩画处位于该文化分布在黄河红山峡段,北距半山文化景泰张家台墓地(东距黄河6公里)约70公里水路。关于|11野麻岩画的创作时代,有关专家依岩画表述的经济形式、社会形态及其历史地理等三方面浅作揣测,表明野麻岩画与马家窑文化同期,估其凿刻于公元前3300前-前2050年,最迟不晚于齐家文化早期即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说在齐家文化早期(公元前2000年)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但确切断代还需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岩画印证、记载着创作时代的历史,是先民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胶片影像″,诉说着哪个年代的故事,昭示悠悠岁月,传承辉煌的华夏远古文明,为了解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近两年随着靖远大兵道岩画、靖远山水沟岩画的发现,黄河岩画点的不断增加,黄河岩画研究与宣传也陆续展开。2019年7月中俄两国中古时期岩画考古研讨会在甘肃举行,7月3日与会专家学者前来靖远吴家川、平川野麻滩进行考察,本人有幸也参加了该国际考古研讨活动。该活动是由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兰州城市学院西北方言研究中心、甘肃方言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联合举办的中古时代岩画考古学研究。那次考察活动在返回途中,考古专家在通往九龙山沟还意外发现一处"独石岩画"点。可见在其境内岩画点丰富,堪称黄河岩画带一点不为过。2019年第4期《丝绸之路》为岩画专辑,刊登了有关专家关于甘肃岩画的专题论文,本人一幅岩画摄影也侥幸成为封面。

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白银平川的原生态古村落将会成为旅游休闲度假的最佳之地,古村落的人民生活水平将越来越美好!黄河岩画必将成为甘肃黄河文化新亮点,也将使甘肃的远古文明走向世界!

何璞瑜 甘肃靖远人,喜欢写作、摄影及地方史地研究,撰写了数百万字散文、诗歌,近年在省、市各类媒体上发表了百余篇颇有价值的文章;尤其对白银境内岩画的发现与宣传,黄河文化的挖掘,以及农业科普宣传等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领导、师友、读者等的好评。

来源:平川文艺

红色胜地·西部陶都

原标题:《何璞瑜:走进野麻滩》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