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质量发展濮阳行② |沙格寨的红呀 沙格寨的绿

2020-10-22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沙格寨坐落在潴泷河右岸,是清丰县双庙乡继单拐之后,倾力挖掘开发的又一个具有深厚红色基因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标志性村庄。初秋的一天,我驾车沿革命老区单拐大道自西向东行驶,但见两旁树木参天,由玉米、高粱等组成的青纱帐葳蕤葱茏。就在这层层叠叠的青绿之中,愈深入,红色文化气息愈浓郁。还未进村,一块写着“英雄冀鲁豫支前文化村·沙格寨”字样的铁质标牌便扑面而来,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沙格寨寨门。

中原大地上的村落,叫这营那寨的,星罗棋布。仅清丰一县,就有“九营十八寨”之说。“九营十八寨”听上去已够多,事实上仍忽略了一些规模较小的营寨,一并算上,会远远大于这个数目。《清丰县志》记载,据传,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定居,因此地沙滩、树木较多,四周沙土形成错落有致的寨墙,格地成方,故取名沙格寨。这个“据传”算官方说法,坊间有不同版本。既谓营寨,无论安营扎寨,还是拔寨起营,当与战事有关,与攻守有关。可见历史上的沙格寨一带,烽火连绵,战事频仍,自古以来便是形胜险要之地,兵家必争。战事顺利的,稍事休整即可再度出征,遇上劲敌或恶劣天气,则不得不枕戈待旦了。将士在一个地方驻扎一久,亲属就会搬来,一边厉兵秣马伺机徐图,一边垦荒种田自行补给。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驻地逐渐演化为村名。至于沙格寨究竟因哪次战事的哪支队伍在此屯扎而得此村名已不可考,所幸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此驻守和战斗的情形,村里几位年逾八旬的高龄老人都亲眼见过,且耳熟能详。

红色记忆

沙格寨的寨门,肃穆庄严,厚实坚固,青砖筑就的齿形垛口高低错落,远远望去,颇有几分古风。村子绿树掩映,花草连片,巷口和临街的墙上,不时可见军民鱼水情深的雕塑和绘图。进村不远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大街,冀鲁豫军区后勤基地的旧址群就集中在这条街上,有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军民剧社、支前物品展览馆,以及傅家选将军故居等,如今大多已整旧如旧,给人以历久弥新之感。

在沙格寨老一辈人的回忆中,后方医院的轮廓渐渐清晰:七八间房,十来名主治医生,二三十名司药及护理人员,主攻外科。时开国少将傅家选任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兼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负责后方医院的运转。与此一墙之隔的另一个院落,就是将军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那儿陈列着将军用过的物品,以及他在此间留下的笔记、信件等。后方医院主要接受治疗从野战医院转来的重伤病员,大多需要做截肢或剔除弹片的手术。今年86岁的周桂松说,他有时会和几个小伙伴趴在手术室的后窗上看,不是好奇,而是为了给伤病员鼓劲打气。因战事紧张、麻药紧缺、伤势紧急,伤病员来了,往往直接就进行手术。说手术好听点,实际上就是硬拉硬锯胳膊腿儿。有些伤病员会疼痛得呻吟出声来,或凭着本能放弃配合,表示宁肯战死在战场上,也不要在这里活受罪,但一听到他和小伙伴隔窗送来的“叔叔加油”“叔叔挺住”“叔叔最勇敢”,手术床上的人一般就能安静下来,手术的人也能得以喘口气。此前还有人撵他们,后见他们还有此能耐,也就不大撵了。

病房住不下的时候,伤病员就分散住到附近群众家去。南自省是周桂松说的小伙伴之一,但如今也有83岁了。他说,仅他家的堂屋和东屋,就住过二三十个缺胳膊少腿的伤病员。有一个伤员,四肢都没了。那时条件艰苦,没恁多讲究,截下的肢体就掩埋在村东面的一片树林子里,至今可见累累白骨。要说沙格寨是一片英雄鲜血染红的土地,一点都不夸张。

后方医院在救治伤病员的同时,也没少给沙格寨和附近村的人看病。“像善他奶奶,”南自省说,“跟他爷爷逃荒逃到东北沈阳时得了一种怪病,吃不下饭,咽不下水,唯一的心愿是埋到家乡的土地上。她回来时瘦得皮包骨头,跟个纸人儿一样,上气不接下气。她家的人都挖好坑准备埋她了,一个去井边打水的战地医生发现被推往墓地的她,把她接到医院,治好了她的病。那时她才三十几岁,以后再没犯过病,健健康康地活到八十多。”

“恁要问后方医院为啥设在俺村,”今年81岁的周冠恩高声大嗓地说,“俺还真能给恁说出个道道。除了俺村人好、可靠、觉悟高,还离不开俺村的地形地貌,三面河,一面沙。靠河的三面不用说了,靠沙的东面,沙土岗子一个挨一个,天天滚来滚去的,迷得人根本睁不开眼、迈不动步。鬼子不知底细,哪敢轻易蹚这沙窝!”

周冠恩小时候在单拐小学读过几年书,接受过进步思想教育,口齿清楚,表达能力强,就是有点耳背。他可能担心我也像他一样听不清,所以声音特别高。在老人的记忆里,与后方医院同一时期,村里驻扎过一个营的子弟兵,有500多人。这支队伍英勇善战,把周围村镇的日军炮楼都打歪了,消灭赶跑了邻村东北庄等十多个大据点的鬼子和伪军。他家有一盘石磨,邻居家有一头牲口(驴),这下派上了用场,日夜不停地运转起来。有时驴累得拉不动了,磨也不停,他和爷爷、姐姐合力推磨,为子弟兵碾米磨面。母亲则和邻家的婶子大娘组成了一个妇救会,白天为子弟兵缝补浆洗衣服,晚上凑着煤油灯织军袜、纳军鞋。有一次,来取米面的是一个姓吴的司务长,看到他汗流浃背地埋头推磨,直夸他懂事,说他这个小鬼也是在为抗战立功。一得到夸奖,他小小的身体里便有使不完的劲儿,推磨推得更欢实了。

周冠恩说,父亲周禄祥是家中最有力气的人,但却很少参与推磨。一开始他还对父亲有意见,后才得知父亲是沙格寨最早的地下党员之一,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留意,他发现父亲常常披星戴月地去送鸡毛信,或在深夜扛来一个浑身是血的伤病员。父亲组织村里的青壮年成立了一个担架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跟随部队转战南北,跟到千里之外的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所以在俺村,”老人又猛地拔高声音说,“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孩子送战场,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拐磨子砍山——石(实)打石(实)!”

提起吴司务长,今年85岁的南书亮也有一肚子话要说。贯穿南书亮整个童年时期的一个突出感受是饿,是前心贴后心,是饿着醒来饿着睡去,从没吃饱过。饿,嗅觉就敏感,往往战地伙房还没开饭,大锅里的饭菜味儿就把他吸引过去,根本当不了家儿。伙房的土墙上有一个豁口,气味顺着风飘过来。踮着脚尖趴在墙上或干脆骑到墙上看人家做饭炖菜,闻香味是他那时又奢侈又难受的享受。其时,子弟兵的伙食也不好,馍多是高粱面、棒子面、红薯面等掺在一起蒸的,菜多是白菜、萝卜、野菜、豆腐等混在一起烩的,十天半月才能改善一次生活,见点荤星。饶是如此,他也馋得不行,一边吞咽口水,一边耸着鼻子吸溜饭菜的香味。有一次,吴司务长抬头发现了他,把他从墙上唤下来,转身给他拿了一个馍,并在馍里夹了一块豆腐、一绺咸菜、一片腊肉。那是南书亮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食物,至今说起来还口舌生津,心向往之。

回家一说,父母责怪他不该白吃人家的馍,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劳而食。第二天一早,他又跑到伙房,抢着择菜、扫地、烧火,赶都赶不走,倒把人家逗笑了。不用说,吴司务长给了他更多的馍,还常常一边干活一边给他讲故事,或教他识字、算题,俨然成了忘年交。日本投降后,解放战争打响,营队整编,一部分南下,一部分开赴东北。部队开拔的那天,军民抱成一团,整个村子哭声一片。他是哭着闹着要跟吴司务长走的,直到人家答应给他写信,保持联系,等他长大能扛动枪了,再来接他入伍,他才罢休。吴司务长果然没食言,一到东北战场上,就专门给他父亲写了封信,询问他情绪怎样了,又认识了多少字,鼓励他好好学习。长大后,南书亮没能如愿以偿地入伍扛枪,却抡起了大勺,成为一名厨艺精湛的焗匠,名声响亮。他烹调食物主张原汁原味,不用作料或少用作料,但吃过的人都说好。不仅本村的人每有红白事必请他主厨,周围村的人办酒席,也以能请他掌勺为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南书亮说,这都是当年趴在墙上看吴司务长他们做饭炖菜攒下的“童子功”,也算以另一种方式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了。

温故知新

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沙格寨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战争年代三面河、一面沙的天然屏障,有一天会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最大瓶颈,变得偏僻闭塞起来。许多年间,沙格寨人困于一隅,无从突围,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支前先进村,退守为一个深度贫困村。

从村情概况看,沙格寨不大,共329户1246口人,耕地1418亩。截至2017年,村里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483人。清丰县人民法院派驻沙格寨村第一书记杜建祥说:“我来沙格寨的时候,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晴天还好,一下雨,坑坑洼洼的街上积水横流。车开进来不容易,开出去更难。空有一村子的红色资源鲜为人知,群众致富无门,有力气使不出来。”

“早先除了交通不便,”沙格寨村党支部书记周芳友接过话茬说,“俺村的土质也不好。这一带属黄河故道,土地不沙就碱,不旱就涝。改良土壤结构耗去干部群众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终因先天条件不足,且种植模式单一,作物多以传统小麦、玉米为主,人们收入微薄,甚至入不敷出。不瞒恁说,我以前也没少外出给人家打工。”

周芳友今年57岁,身材偏高偏瘦,脸色偏黑偏老,额际沟壑纵横,给人以饱经沧桑的印象。通过加微信好友,我吃惊地发现,他每日必浏览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来了!新闻早班车”,微信相册几乎清一色是该公众号推送的“早安寄语”。点开一帧是这样的:“……当我发现方向有误时,与其一意孤行,不如停下脚步,思索、调整,然后再出发……”再点开一帧是这样的:“……圆规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走。奇迹还有个名字,叫努力……”问其缘故,他说,这些寄语都见解精辟、微言大义,能量满满、时读时新。转发到朋友圈,希望勉励干部群众的同时,更多地鞭策、启迪、提升自己。所谓身在远村,心系家国,想来应该就是这个样子。重新打量这个高高瘦瘦的汉子,你会察觉,藏在他沧桑容貌中的,还有稳健、精干、练达和睿智。

周芳友说,曾几何时,外出打工几乎是沙格寨人的集体选择、唯一出路。每到年末岁首,大家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盘桓数日,再像候鸟一样向四面八方飞去。青壮劳力一走,各种问题乘虚而入:年迈的老人无人侍奉,留守的孩子无人教养,漏雨的房子不能及时修补,疏于打理的田园越撂越荒。这是能够看到的成本,看不到的,或许更多。挣到钱还好,碰上个黑心的老板或包工头卷款潜逃,尤叫人欲哭无泪了。

家住前街上的孙自勋,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左眼先天性失明,属一级残疾,一大家人的吃穿用度都维系在他一个人肩上。好在他正值壮年,勤劳肯干,地里多少收点儿,打工好歹挣点儿,日子也能将就着过。后来日子难以为继,是因为他的脑子出了岔子。

谁也说不清孙自勋到底经历了什么,是钱包丢失受刺激了?还是在工地上出事故了?那年,他只身一人赴广东打工,许久没音信。东莞警察把他遣送回来的时候,他只会嘻嘻哈哈地傻笑,或吹胡子瞪眼地着急,一句囫囵话也说不成。警察说,他已在东莞街头流浪多日,自始至终都没问出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幸好他身上还保留着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身份证,这才千里迢迢地把他送到沙格寨来。后经医卫机构鉴定,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属二级残疾。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成了精神病患者,一家人抱头痛哭。此番聚首,真是比任何一次分离都更揪心更伤感哟。

虽然孙自勋的变故是个谜,是个例,却让很多村人警醒。好学习、爱琢磨的周芳友开始反思,大家背井离乡地四处打工,还不是为了快点脱贫致富,让家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既然老人的健康无从保证,孩子的成长无从保证,甚至自身安危都无从保证,那这工打的,岂不有点儿饮鸩止渴,有点儿孤注一掷!

穷则思变,痛定思痛。从那以后,以周芳友为代表的村人陆续返乡创业,他自己带头建了两座食用菌大棚。虽然辛苦,但一家人总算在一起了,晴耕雨读之余,可以聊享一点老少同堂的天伦之乐。前文提到的周冠恩,不是别人,就是周芳友的父亲。一个月华如水的夜晚,老人触景生情,又跟儿子念叨起另一个凑着月光推磨的夜晚。周芳友是听着父亲的支前故事长大的,但从没有此番重温更让他振聋发聩,进而入脑入心。恍惚之间,他仿佛看见小小的父亲推着比自身个头还高的大磨盘,一边吭哧吭哧地喘气,一边嗨哟嗨哟地发力,不觉泪流满面。一个电光石火的念头,骤然闪现在眼前: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沙格寨有一村子的红色资源,为什么还要捧着金碗讨饭!

那时周芳友是村委会委员,党支部书记是周建忠,村委会主任是周召念。周建忠现在去乡里做民事调解员去了,我没能见到他。现任村委会主任孙功勋领我去见了周召念。

周召念是周芳友的兄弟,排行老三。他当过4年兵,退役回来当村干部后仍爱读书学习, 2015年参加省里组织的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招录乡镇公务员考试,名列前茅,正式成为乡政府的一名干部。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村北的食用菌基地忙碌。那片基地颇具规模,有110座钢架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2017年,清丰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这片基地就是乡里投资兴建的扶贫富民项目,直接带动100多户贫困户靠食用菌种植脱贫增收。因周召念是这村的人,熟悉情况,从选址到建棚,再到后期的日常管理维护,乡里安排他负责这个项目的具体运作。所以,尽管身份已发生变化,但周召念的人基本上没怎么离开过这个他生于斯又长与斯的村庄,心就更没离开过。

不用说,周召念也是听着父亲的支前故事长大的,又有军旅履历,对老一辈人的支前精神心怀敬意,充满感情。回忆起那晚的情景,他说,当大哥把“捧着金碗讨饭”的话一说,他先是一愣,接着就有茅塞顿开之感:可不是咋的!两兄弟由衷地相互击掌,说事不宜迟,赶紧给杜书记他们也说说去。时已深夜,但杜建祥和他的队员一听说这事,也是一拍即合,谁也顾不上睡了。仿佛大家都早有此意,只不甚明晰,到今夜算是亮堂起来了。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不时有更多的火花碰撞迸溅出来,说得趁着村里几位老人还健在,赶紧挖掘支前故事,抢救保护相关遗物遗迹,以红色旅游为突破口,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在红红火火的勾画中,几个人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来劲儿,这个击节,那个拍腿,不知东方之既白。

薪火接力

沙格寨最西南头的一间房子,三张床占据了三面墙,中间一张桌子上摞着扶贫日志和工作台账,靠门口的墙角立着一个橱子,或挂或叠着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加上凳子椅子什么的,显得满满当当。这是周芳友家的房子。因为村室没闲房,他便把自家这个房间腾出来,给驻村工作队当宿舍用。杜建祥和他的队员梁国民、王旭瑞三个大男人就吃住在这里,比过去做同事时还亲密无间,朝夕相处。三个人里面,王旭瑞最年轻。因而许多写写画画、跑跑颠颠的活儿,他都抢在两位老同事前面干了。

杜建祥与梁国民同岁,都是1963年出生的人。梁国民行伍出身,有很深很浓的军旅情结。他说:“遥想当年,老区群众捐粮捐物,舍生忘死,有时为掩藏保护一个伤病员,往往一村的人要遭受敌人的恐吓,为革命战争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我是当过兵的人,深知军民情深意味着什么。让老区群众受穷,单从感情上讲就接受不了。”

有感情,驻起村来才能扑下身子;有感情,扶起贫来才有责任担当。杜建祥他们是从2015年开始来沙格寨驻村的,可以说已是半个沙格寨人。他们谙熟这村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堵墙,对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都知根知底。5年来,他们这家出那家进,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建档立卡完善精准扶贫脱贫信息;弯腰进菜棚,低头下猪圈,邀请专家传授技术,协助申请扶贫贴息贷款,逐一破解群众养殖种植难题;慰问孤寡老人,看望留守儿童,注重引领乡村文明风尚;垦荒育林,改造危房,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提升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拿村民刘清芬的话说:“自打来到俺村,都没见杜书记他们消停过,比俺庄稼人还闲不住哩。”

刘清芬是为送还一笔误打到她丈夫南志川银行卡上的土地奖补款来的,800元。前段时间,村里流转了一批土地,根据相关政策,对流转土地的贫困户进行奖励补助。村里有个贫困户也叫南志川,工作人员在上报名单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此南志川误当成了彼南志川,结果款就打错了。杜建祥发现有误找他核实时,他有事去了上海,没带这张不常用的卡,打电话让媳妇查一下。刘清芬一查,的确有这回事,二话不说就送款来了。驻村工作队原本还买了一个纪念品——智能电磁炉,准备给她家送去的,不想人家先来了。我开她的玩笑说:“又不是偷的抢的,是他们错打的,不认这个账也没啥吧?”

“俺又不是贫困户,”刘清芬说,“哪能要人家这个钱。不是自己的,别说八百,就是八千八万也不能昧!只有自家挣的钱,花着才气势。”

刘清芬的娘家在六塔乡南刘村。她说,前些年每次回娘家,不说空着手去,也只能变着花样带些包子、面陀子啥的,倒不如父母让她带回来的东西更体面些,吃的穿的用的,一兜一大堆。回来时,得噙着泪、低着头,羞于家人。低着头也不行,邻家大婶大娘见了她会说,你这闺女也是命苦,咋就想着嫁到沙窝窝里去了,谁不知道那儿又穷又背。好在驻村工作队来了,修通了村子连接外面的道路。她和男人起早贪黑,靠运输肥料起家,很快走出困境。她说,杜书记他们就像一个个神奇的大画家,眼看着就把村子给描红画绿了。现在,时光一天比一天好,手头一天比一天阔绰,该她气势地花着自家挣的钱,给父母送好吃好喝好穿的了。再见了那些大婶大娘,她会主动打招呼说:“有空了去俺沙格寨玩吧!”

沙格寨已今非昔比。比庄稼人还闲不住的杜建祥他们,也只是清丰县人民法院开展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作为沙格寨村的帮扶单位,法院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从院领导到中层干部,全员动员,人人参与,通过“认领贫困户,帮扶一对一”等措施,强力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沙格寨成功退出深度贫困村序列。截至2019年年底,除了特困供养户2户2人,全村贫困群众已全部实现精准脱贫。这特困供养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是我在前文提到的孙自勋。

孙自勋是杜建祥直接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他把难度最大的帮扶对象都留给了自己,专啃硬骨头。尽管杜建祥从没放弃过对孙自勋的治疗,没少给他从县里、市里请医生,但眼下他仍不能正常交流。接待我的,是他父亲孙守善。

孙守善今年71岁,年轻时曾远赴沈阳军区当兵,并在部队入党。本来,家里已有儿子儿媳两个残疾人,2014年他老伴摊晒玉米时仰面摔倒了,造成脊骨骨折,属二级残疾。“原本觉得老了,”他说,“该撂挑子了,可家里一下子摊上三个残疾人,而孩子们都还小,咱还能咋着?咱还得驾辕拉大套哩。”

又说:“杜老弟他们隔三岔五地来家里,送低保补助、残疾补助、电费补助、危房改造补助,还给三个孩子落实了中学生营养餐补贴政策,还常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买文具买书。咱想到想不到的,人家都给咱做到了。俺一个当过7年兵的人,一个有49年党龄的人,哪能没一点觉悟,哪能老是‘等靠要’!他们一来,俺就坐不住,就去棚里干活。说也奇怪,先前这疼那痒的老胳臂老腿,一拉上套儿,反倒不疼不痒了。”

孙守善告诉我,除了驻村工作队,村里、乡里,甚至县里的领导也没少来家里看望慰问。一个家庭牵动这么多人的心,真是赶上了好年头。他见街坊邻居大多靠食用菌种植脱贫致富了,心里也痒痒,也很想试一试。正苦于没钱建大棚,乡党委书记武俭阔来他家走访。“那是去年春上,”孙守善说,“武书记听了俺的想法后,大力支持,个人拿出1万元,资助俺建了一座食用菌大棚。大棚一起来,俺这把老骨头可有得忙了,见天有使不完的劲儿。恁看,俺这黄土都埋到脖子里的人,是不是越老越扎实了?”

孙守善说着笑起来,一边展示性地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和胸脯,咚咚作响。(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三版)他的乐观非常富于感染力,我也不由跟着他笑了。顺眼望去,他的肩膀足够结实,精神头也足够好,压根不像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还是陪我同行的村妇联主席李金蕊更了解情况,她说,支撑老人家越活越扎实的动力,除了干活,还有一男二女三个孙辈儿的健康成长。大孙女今年16岁、二孙女13岁、孙子12岁,都很懂事,学习成绩也都很好,眼看着都快长大了。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尤其对于一个有三个残疾人的家庭来说,孩子无疑是最大的希望,是振兴家业、延续血脉的根本保证。一提起孩子,孙守善果然显得有些激动,声情并茂地说:“俺早给孙子孙女商量好了,也拉过勾了,将来都要去当兵,考军校。男孩子扛枪保家卫国,女孩子学医治病救人。俺对孩子们说,这些年,是党和国家养活了咱一家人,咱得知恩图报,不能忘本。更不能忘了的是,当初就是住在咱村的一个战地医生,救了你们曾祖奶奶的命。”

那天听几位老人讲述红色往事的时候,记得曾说到“善他奶奶”。因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我不便打断询问善是谁,准备回头再问。现在不用问了,善就在身边,就是眼前这个越活越扎实的老党员。再联系他当年去奶奶逃荒的地方当兵,执意让孙子孙女长大了也都去当兵,我不由暗暗惊叹,牢牢植根于这个村庄的支前情结和红色基因,仿佛一股潜流,又仿佛一束地火,竟一直在涌动在运行着哟。

历史从未走远,鲜活一如当年。最是静水流深,最是红色火种生生不息。

大道通衢

车载导航提示:“到达目的地,目的地位于道路左侧。导航结束喽,期待下次再见。”

麦忙时节,外出打工的周宪章赶回家来收麦子,归心似箭,巴不得跟一路饶舌聒噪的导航早一点“再见”。要不他也舍不得跟人家拼车,从市飞龙汽车站径直乘出租车来。所谓欲速则不达,他跳下车一看,竟看不到一样熟悉的事物,分明是从一个城镇到了另一个城镇,第一感觉就是下错了地方。正疑心司机耍滑头,见他调头要走,也顾不上细看了,慌忙扛起行李卷追上去,拉开车门说:“错了,错了,这不是俺村,再往前走走看。”司机也不熟悉这一带的地形路线,跟他说不清,只得拉上他继续走。一直驶到三四里地外的单拐,周宪章仍有点反应不过来。但单拐开发得早,他有印象,知道自家那个叫沙格寨的村子在单拐西面,而车子还在往东开,免不了又一惊一乍地紧急叫停,让人家“往回开,往回开”。就这样兜兜转转的,车子再次来到刚才的路口,情形陌生如前,跟记忆中的破败故乡死活对不上号儿。周宪章为难死了,下车不是,不下车也不是。心急火燎之间,突然看见拉着一三轮车麦子的邻居从身边驶去,不由大喜过望,一边挥手喊邻居等等他,一边回头对司机说:“对不起了兄弟,弄不好这还真是俺的村哩。”

这是发生在前年夏天的事情,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作为找不到家门的游子,周宪章其实是见过一些世面的,那以前没少去郑州、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打工,甚至还没少参与一些地标性的建筑。他曾踩着脚手架,把一座座摩天大楼一砖砖垒高。但是,纵使见过世面,纵使参与过一些地标性的建筑,沙格寨的变化,仍叫他始料不及,吃惊非小。他今年63岁,务农之余,在村子里做环卫工。我见到他的时候,适有小雨,他正在雨中的文化广场上搜寻树叶纸片儿,认真执着的样子,就像在鸡蛋里挑骨头。

沙格寨的文化广场,占地25亩,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大的广场,宽阔平坦,干净如洗,雨珠落下来,清澈透明。广场左侧是设施齐全的军旅乐园,有孩子在爬上爬下地模拟作战;广场右侧是造型别致的祥云剧场,有戏曲爱好者在惟妙惟肖地走台步、吊嗓子。问起那天的情景,周宪章自嘲地笑了,指指军旅乐园,又指指祥云剧场,乐呵呵地说:“就是广场这一片把我弄晕的。我离开村子的时候,这儿是葫芦沟,那儿是垃圾坑,还有那儿和那儿,到处碎砖烂瓦的,臭气熏天,草比人高。除了蚊子蝇子,就是长虫老鼠。哪想到这一切跟变戏法一样,说变就变了呢!”

村子美了富了,周宪章再不外出打工了。他说,不能光给人家搞建设,而不给自家的村子出把力。陪我同行的孙功勋笑着劝他说:“出力也得分个时候,下雨了,快回家休息会儿吧。”他也笑了说:“小雨,不碍事儿。我也知道没啥好打扫的,就是想多走走看看,看不够哩。”

游子看不够他美丽的家乡,外人也是。孙功勋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村里每周的客流量都逾万人次,每周都要接待来自周边地市的十几个团体。碰上节假日,他们几个村干部得充当交警,疏通人流车流。现在疫情渐趋稳定,旅游人气开始回升。村里正在策划筹备一系列文体活动,在即将到来的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陆续举办。到那时再来沙格寨,一定会看到另一番风景。

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回过头看,2016年是改写沙格寨命运的关键年。这一年,就在沙格寨人自觉挖掘支前文化、修缮红色遗迹的当口,双庙乡党委、政府业已把发展全域旅游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乡党委副书记崔永杰说,双庙是我省第一个率先确定全域旅游发展方向的乡镇,沙格寨正好被纳入全乡这个大盘子里统筹考虑,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也是在这一年,伴随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阵阵号角,清丰县审时度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投资2.5亿元,打造了一条富于鲜明地方特色、内容丰富多元的红色旅游线路——革命老区单拐大道。这条大道把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冀鲁豫边区革命旧址群、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干部学院等有机地串联到一起,同时也把沙格寨推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无论西来红色驿站等景点,还是东往中原红都单拐等景区,沙格寨都是必经之地。沙格寨这个沉寂多年的村落,凭借自身过硬的红色文化元素,开始从鲜为人知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尤令人振奋鼓舞的是,翌年春天,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我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已基本形成,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双庙乡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紧扣新时代脉搏,奏响新时代强音,为沙格寨村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有党的好政策,有县里、乡里的支持,有驻村工作队的扶植,沙格寨人一鼓作气,对全村进行了一次大型的美容手术:修筑道路,改造厕所,绿化街巷,美化坑塘,安装路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脱胎换骨的沙格寨,实现了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到一个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的飞跃。随着来旅游观光和学习观摩的人越来越多,文旅消费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带动沙格寨人脱贫增收。

孙训杰今年52岁,是村里选树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之一。不用说,早些年他也没少东奔西跑地到处打工。那时,他的两个孩子还小,上寄读学校开销大,而父母年岁已高,且都身体不好。父亲患有严重的肺病,母亲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给二老看病和供给两个孩子上学,生活一度捉襟见肘。2017年春节,杜建祥等人来到他家,不光送来米面粮油等慰问品,还跟他拉了大半天家常。了解到他在北京一蔬菜基地种菜种瓜多年,可以说是个行家里手,他们鼓励他在村里种菜种瓜。这样一来,一则可以照顾家里,二则可以带动有意向的人由传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作为一个瓜把式,孙训杰比谁都清楚,沙格寨的沙质土壤种别的不合适,种西瓜的话,就可以变劣势为优势了。但种少了耗不起,多种又没有资金,听他们说驻村工作队会帮他联系扶贫贴息贷款,他才真的动心了。

这年春天,孙训杰贷款5万元,因地制宜地种了15亩贵妃、泰丰3号、8424等优质品种西瓜。不算秋季玉米、蔬菜等收入,单西瓜一项就净赚了2万多元。头一年投资大,再一年赚得更多,比给人家种瓜强多了。尝到甜头的孙训杰一发不可收,来年又扩大了种植规模,由瓜农晋身瓜老板,开始雇人种起瓜来,并赚了个钵满盆满,盈利12万多元。提起2019年夏天,孙训杰眉里眼里都是笑。行情好的那个把月,每天都能卖万把斤瓜。也许嫌斤这个数量词不够直观,他干脆给我换算成了钱:“最难忘的一天,我卖瓜卖了一万七千多块钱。说句有点烧包的话,真是数钱数到手软了。”

手软了是瞎话,腰粗了才是事实。当天晚上,他没让孩他娘烧汤,而是拉上一家老小和全体员工,扬眉吐气地下了趟馆子。要知道,这1.7万多元不是走村串巷卖得的,也不是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地拼命吆喝卖得的。他哪儿都没去,他就在村口摆了个简易的摊儿。途经村口的这条红色旅游线路一天的客流量有多少,想想就令人忍不住咂舌。还不得不说的是:别人的西瓜卖8毛1斤的时候,他卖1块1斤;别人再打价格战,卖6毛甚至5毛1斤的时候,他也可能会适当调整,但始终比别人贵两一毛两毛。饶是如此,他的瓜也卖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好,而且多是回头客。因为那些回头客清楚,他的瓜不打药,不施化肥,是物有所值、货真价实的纯绿色无公害食品。不仅品相好,个个滚瓜溜圆,而且薄皮、沙瓤、口感好,正经包熟包甜,绝对足斤足两。殊为难得的是,这每天采摘的成百上千只瓜,每一只他都过一遍手才卖。偶有哪个雇工不小心摘下不熟的,决不出售。难怪他敢把瓜卖得比人家贵,盖因胸中有底气。

2018年,孙训杰成功脱贫,并开始带动街坊邻居抱团种起了西瓜。他说,他能有今天,最不能忘的是驻村工作队,最该感谢的是红色旅游专线。因为正是往来这条线路的游客的口耳相传,才会有人专程从县里、市里,甚至从邻省的聊城、邯郸来买他的西瓜。尽管我没看到他日进斗金的盛况,又尽管村人对这条途经村口的线路叫法不一,有说红色旅游专线的,有说单拐大道的,还有说革命老区大道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修到了老区群众的心坎上。放眼望去,大道通衢,车流不息,它已经带来和必将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该比我看到听到想到的更多。

绿意盎然

“我这是第二次来沙格寨了。”来自河北大名的黄女士说,“第一次是带着孩子来的,这一次专门陪妈妈、婆婆来。带孩子来是为了接受红色教育,带老人来不仅为了看红色景物,还为了观花赏绿,呼吸呼吸人家这儿的新鲜空气。”

恰逢雨后,沙格寨清新明亮,秋高气爽。在一片白墙黛瓦之间,花花娇俏水灵,树树滴翠凝绿。黄女士说着给移步花前树影下的两位老人拍照去了,接着又轮换着拍母女、拍婆媳。然后,三人站到一起,请路过的游人给她们拍合影。一边拍还一边互相询问,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草,不住声地啧啧称奇。

的确,在广袤的北中国农村,有桃、李、杏、枣树不稀罕,因为可以吃果子,换零花钱;有杨、柳、椿、槐树也不稀罕,因为可以当房梁,打家具。但如果一个村庄除了栽有上述具备实用价值的树种,还在房前屋后遍植石楠、鸢尾、海棠、月季、芍药等一些观赏性的花木,是不是就有点稀罕了呢?

没错,沙格寨就是这样一个有点稀罕的村庄。

村头那片200多亩的森林公园不必说了,蓊蓊郁郁,莽莽苍苍,村里还有一片花的海洋,满街花团锦簇,满巷馥郁芬芳。置身其间,赏心悦目,神清气爽,难怪刚一住雨,就有游客出现在街头。

“搁从前,”周芳友指着眼前的一片海棠说,“就是打死我们几个村干部,也不敢种恁多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但现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重生活质量了,换个洋气的说法,也有精神需求,懂得审美了。于是,干群同心,下大力气把森林请进村,把花花草草请进村,防风固沙的同时,也装点了自家的田园。”

“而且,”孙功勋接过话茬说,“在吸引游客,甚至在招商引资方面,除了红色文化,这些花草树木也没少帮忙,功不可没。外人都说俺村的人素质高,有品位,可放心大胆地来这儿创业办厂哩。”

周芳友、孙功勋都是2018年春天村“两委”换届时荣任现职的,一个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一个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拿驻村第一书记杜建祥的话说,他们俩一个老成持重,一个年富力强,配合密切,相得益彰,堪称一对黄金搭档。在他们俩的带动下,村“两委”组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进而带领全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脱贫攻坚,一步一个台阶地奔向小康。村党支部已连续2年被评为市、县“五好”党支部;村被评为市、县文明村,综合治理先进村。2018年,沙格寨被评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2019年,沙格寨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国家森林乡村。周芳友本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我在前文说过他,这里说说孙功勋。

孙功勋今年43岁,是村里选树的致富带头人之一。他创业较早,从经营出租车起步,30岁时便事业有成。2010年,他瞄准供需两旺的驾驶员培训市场,先后在乡里、县里办了两所驾校。这方圆百里相当一部分人的驾驶证,都是通过他的驾校考下来的。放眼望去,也算满目桃李了。孙功勋上任时正好赶上正在全县推行的自来水改造工程,村民由苦咸的井水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大家伙高兴,他也高兴,于是郑重承诺,全体村民三年的水费全免,无论多少他一个人全包。他还承诺,任期内决不让一个污染企业进村,努力带领大伙把沙格寨建设成一个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美丽田园,更宜居、更宜业、更宜游。

村子西北有一片即将竣工的厂房,是孙功勋与人合伙投资的两个新项目:一个运输公司、一个电子元件厂。他说,这两个项目建成运营后,至少能安排150人就业,基本可解决村里现有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问题,让大家伙在家门口挣钱。他个人是早就富了,作为村委会主任,作为致富带头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一心一意地把一村的人都带富。

与他的厂房一墙之隔的,是村里最大的企业:濮阳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你听说过食用菌也可以工厂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吗?濮阳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企业占地47亩,总投资2500万元,自2018年9月底建成投产以来,年产白玉菇、蟹味菇各2000吨,年产值4800万元,效益720万元。说它是全村最大的企业固然是事实,但似乎还是有点委屈它了。我很快知道,即使放在清丰这样一个食用菌大县来说,它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也位居前列。如果单从珍稀菌种方面来说,它又是河南省最大的白玉菇、蟹味菇工厂化袋栽生产基地。董事长张正权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一种袋栽食用菌生产模式,从入口到出口,采用现代冷房技术和全自动化智能设备,通过温控、湿控、光控创造人工环境,进行仿野生栽培,全年生产,每120天为一个生产周期。现在,企业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日产1.1万袋食用菌。它是村子的利税大户,也是村子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典范。说来难以置信,它一年就能转化利用6000多吨的麸皮、棉籽壳、高粱壳,以及农林秸秆等废弃物,仿佛一款巨大的吸尘器,立竿见影地净化了村子的生态环境。难怪在别的村庄常见的麦秸垛、柴草垛,在沙格寨看不到它们的踪影儿,原来都变废为宝了。

张正权来自江苏镇江,在食用菌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集珍稀菌种研发、培育、改良多项技能于一身。他给我打开一个水雾弥漫、冷气充足、密闭性强的车间,仿佛打开一个美不胜收的童话世界,只见满目洁白,纤尘不染,一架架白玉菇依次排列,如冰如雪,玲珑剔透。那份娇嫩和水灵,让人不忍心看其为食物。张正权说,白玉菇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无论炒菜还是煲汤,均脆嫩鲜滑,清甜可口,有“食用菌中的金枝玉叶”之美誉。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镇痛镇静、止咳化痰、排毒降压、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我一个南方人,” 张正权说,“之所以隔省跨县地来这儿投资创业,就是看上了这儿的风土人情,风水好,人更好。在征地、建厂、投产各个环节,县里、乡里都一路绿灯不必说了,村里的干部群众也没少给予支持和帮助,从来没有寻衅滋事的。现在村里搞红色旅游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我准备邀请家乡的亲戚朋友和业界同行来旅行观光,带动更多人来这儿投资办厂,同时也带动更多的老区群众致富增收。”

正在包装工序上忙碌的周志轩,今年61岁,曾是沙格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自从和老伴双双来此务工后,每月收入4000多元,早摘掉贫困帽子,扔一边去了。他老伴在接种工序上。因为自动化水平高,劳动强度不大,他和老伴都干成了各自工序上的行家里手,独当一面。每月15日是工资打卡的日子,有时他和老伴忘了,人家也不会忘,照样按时按点地打卡上。“窝囊了一辈子,”他说,“穷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倒中用起来了,手头也宽裕起来了。夜儿黑家,老婆子家去不烧汤。我想年岁不饶人,到底是娘儿们家,不经累,她不烧我就烧吧。可她也不叫我烧,说这就给我变出来。恁猜咋着,她话音还没撂地下,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就送吃的喝的来了。这老妖婆子,竟本事大得会叫外卖了。”

周志轩说着笑起来,表示自己也得抓紧学点新本事,不能光叫老伴一个人显摆,哪天也变个大戏法出来,非把她的老花镜惊掉到地上不可。

什么叫生活质量,想来应该就是这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想来应该就是这了;什么叫“只有自家挣的钱,花着才气势”,想来应该就是这了;什么叫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想来也应该就是这了吧。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沙格寨人一手深挖红色资源,一手打造美丽乡村,以红带绿、红绿相间的发展模式,正在书写革命老区新的传奇。

沙格寨的红呀,沙格寨的绿……

(刘文华 文/图)

来源:《濮阳日报》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濮阳行② |沙格寨的红呀 沙格寨的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