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注】身边榜样!家门口的迤车法庭

2020-10-22 1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哈?

把法院开在家门口?

快和小编走进

家门口的迤车法庭去康康~

一大早,会泽县人民法院迤车法庭门口响起一阵热烈的鞭炮声,一对朴实的父女手持“公正廉洁、执法为民、耐心调解、共建和谐”的锦旗走进法庭。

1983年,地处云、贵两省交界的迤车法庭挂牌成立,辖会泽县迤车、马路、纸厂三个乡(镇),村委会53个,人口16万余人。现有干警5人,其中员额法官2人,年平均受理案件400余件。

“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这是法官对一起赡养案件进行调解的一幕。会泽县马路乡硝厂村委会的龚某将自己的三个子女告上了法庭,三个子女以分家析产不均等为由拒绝赡养老人。法官邀请了该村村干部,召集三个子女,将法庭“搬到”村委会。庭审结束后,法官还让旁听群众讲讲该如何赡养老人。村民们议论开来,认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法律责任。听了村民们的话,三个子女羞愧的低下了头,当场就如何赡养老人达成一致。

结合辖区实际,迤车法庭规定相邻权纠纷、赡养、抚养、扶养纠纷、小额信贷纠纷、特殊主体之间的身体权纠纷等类型案件必须先行调解,要求法官只要有百分之一调解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调解,把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庭前、庭中、庭后。

针对辖区交通事故案件多,审判难、送达难、执行难的实际,迤车法庭与交警部门联手协作,将交通警察的事故处理与法庭的诉讼、调解及执行程序相结合,敦促肇事方交纳足额保证金以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及时兑现,交通事故案件得到快速处理,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近四年来,法庭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155件,调解结案150件,调结案件全部兑现执行。

通过树立理念坚持调、深入群众及时调、营造氛围促进调、整合力量联合调、宣传释明引导调、总结经验传承调、创新机制助推调等举措,迤车法庭把调解工作做活了。审判执行工作呈现出“三高三低”态势,即案件受理数量高、调解率高、息诉服判率高,申请强制执行率低、上诉率低、信访上访率低,真正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近四年案件调解率最高达91%,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宁可法官多跑腿,不让百姓多走路”

去年6月的一天,迤车法庭的法官冒着雨后的泥泞,驱车二小时又步行数里,穿越山高路陡林密的小路,最终到达一个叫臭水的小山村,开庭审理一起变更子女抚养纠纷案件。由于被告朱某拒绝到法庭应诉,根据法律规定本可缺席判决,但法官还是决定到朱某家中开庭。

把法庭开在当事人家门口的情况,对迤车法庭来说是很普通的事。为缓解人少案多的矛盾,迤车法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一线服务、开门服务、主动服务、阳光服务等方式,发挥派出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

迤车法庭还组建了党员流动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院落、田间地头,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解决纠纷,拉近了法官和群众的距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推行法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把两名法官分为为一组,分片包案到53个村委会,公示干警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接受当事人电话预约立案、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制作“便民联系卡”发放到村组,保障法官信息畅通,全天候为当事人服务。

“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为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法院工作,拓宽群众的监督渠道,迤车法庭在法庭醒目的位置公示干警去向情况及联系方式,在宣传栏内公开便民利民措施,公开法庭的受案范围及审判流程,公开诉讼费收费办法及100元以下诉讼费免收情况,努力打造公开、透明、阳光的司法环境。

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一律巡回审判,双方当事人均到场的案件即时组织双方进行速裁,对信访案件法官主动携件下访,节假日派一名干警值班,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坚决杜绝让老百姓白跑一趟的情况发生。

通过不断探索,迤车法庭走出了一条符合辖区特点的司法工作之路。近四年先后审执案件1586件,其中诉讼案件1220件,调解结案高达1013件,调撤率83%。连续多年实现无改判、无发回重审、无超期、无矛盾激化、无违纪、无信访案件的“六无”佳绩。先后捧获省、市“优秀法庭”,市级文明单位。2018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关注】身边榜样!家门口的迤车法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