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恩红色·走进赤水(53) | 赤水行记之:饮水思源!

微昭通
2020-10-22 21: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8月24日,当认真阅读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 ,走进千年古城太平感受太平古镇民居的独特魅力,这一条2.5公顷古街,把当年红军在这里活动的轨迹做了完整的交代。我们的眼前,清一色的木结构建筑,重檐飞阁,倚山而建,错落有致,没有小桥流水,却有石梯老屋,古色古香,平心静气地讲述古渡85年前的红色故事。

四渡赤水纪念馆不失时机地插进来,对这一段故事的精华做了最好的注脚,走马转角楼的设置,红军各位首长当年居住环境的复原,各军团以及医院、银行乃至红军战士的住宿地点,都有见证。这种古建筑集中呈列方式,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这是太平渡之福,也是太平渡引以为荣的资源。我还看到,当年被用来搭浮桥的门板,已经放回建筑的原处。老街上还有人居住。

太平古镇会不会是因为红军的到来并从这里打开胜利之门而坦然地存在着呢,而且,镇上还有红军的后代义务地宣讲红军的故事,把长征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作为一个后辈,第一次走进红军二渡赤水、四渡赤水的太平渡口,我觉得很震撼。不过,从文物古迹保护的角度,我觉得太平渡与同类型的长征文化遗迹相比,以他们拥有的得天独厚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记忆,这里他们可以做的内容还有很多,应该像河流一样,加一些活态的东西,让太平古渡流动起来,让历史的记忆以更好的形式得到传承。这里,肯定有很多红军故事,我们用好资源,讲好红色的故事,让游客抵达这个故事的终点,这是太平古镇保持积极探求历史与文化活力应该做的。

我们也去了太平渡口、二郎渡口,瞻仰了当年红军渡河的滩涂,目睹了今天太平人、二郎人为赤水河成为一条生态的河所作出的努力。

二郎滩,确实值得一说。古蔺县文史学者郭毅是个二郎通,站在二郎滩渡口,就滔滔不绝给记者们讲起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两次经过二郎滩的故事。沿着陡峭的山势走红军街,看二郎镇,你更可能被赤水河在二郎滩两岸天造地设了两个酒企,为贵州、四川人民造福而激动。对面,是贵州习水县的习酒厂。这面,整个二郎镇,整个大山,都是二郎酒厂的地盘,红花郎、青花郎,长在赤水河,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长在天宝峰,一年3万吨以上的产量,让人们喝得如痴如醉,这家民营企业是何等的气魄。为了发展这些绿色食品,两岸的酒企都还建设发展,想把赤水河赐给的美酒飘香世界。

再次走进二郎滩,走进赤水河,我更沉醉于赤水河作为美酒河的存在了。

赤水河确实是一条美酒的河。如果说赤水河源头因为生态的压力,在酿酒方面还有点害羞,只能保存云曲等传统品牌,生产才开始恢复或者起步的话,进入赤水河上中游,贵州仁怀、习水、古蔺以及金沙县,已经摔开膀子,带领众多的企业在美酒河畔把白酒的生产搞得热火朝天,特别是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高温湿热的气候、颗粒均习饱满的红缨子高粱(又叫米红粱)以及小麦,按照传统的酱酒制作工艺,完成了中国酱香白酒的二次崛起,成为世界酱香白酒的最大原产地,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致富,这是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人间奇迹的诞生,除了赤水河两岸人民的聪明智慧,还离不开身边这条赤水河。这些天来,我从上游走到中游,乃至即将进入下游,我发现赤水河对两岸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说,是赤水河养育滋养了两岸的百姓,特别是赤水河沿岸的众多酒企利用赤水河干净清亮的水源,酿出了世界最环保最卫生最好喝最有味道的酒。

前几天,我们到二郎滩的习酒公司参观过,他们煮酒完全取的是赤水河的酒,用的是赤水河滋润了的品质优良的红缨子高粱。今天,我们在郎酒厂了解到,他们也是用赤水河的水在酿酒。之前,在茅台镇,我们还考察了国台酒庄,也了解了他们的白酒生产与赤水河的关系。

通过几天的采访,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条河的酱香白酒的生产,除了与工艺、原料、气候有关,美酒的酿制还离不开这里的水,也就是我们身边的这条赤水河。如果不是赤水河干净的水质,这些醉人、怡人、撩人的酱酒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品质的,哪怕是酱酒皇冠上的茅台,也离不开赤水河的水。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吃水不忘挖井人。赤水河边的酒企受了赤水河的莫大恩惠,它们发展的同时,难道不应该为这条河流做点什么吗?

饮水还得思源,赤水河沿岸的酒企能为这条河做什么呢?位于中下游的酒企在发展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为赤水河上游的保护出一些力,作一些补偿?

郎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蒋英丽对记者说,郎酒投资1.8亿元升级完成二郎污水处理站建设,投资5000万元用于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投资6000万元用于热电废气治理建设。投资6000万元用于赤水河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建设。2012年以来持续无偿处理二郎镇区生活污水362万吨。同时,正确处理赤水河“源”与“流”的上下游互动关系,三年前,向赤水河发源地云南省镇雄县捐资800万元,感恩源头居民的生态坚守。今年与茅台等企业达成保护赤水河的共识,齐抓共管赤水河大生态建设。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分别在酱酒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精准施策,开展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式扶贫。一是上游抓增收。在泸州、自贡、宜宾、内江等发展高粱种植基地40万亩,达成高粱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合作,与140个示范村签订了种植合作协议,培训贫困户种植技能超过6000人次。二是中游稳就业。郎酒提供了8000个生产岗位,专门设立了酱酒扶贫车间,为当地的就业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下游促循环。郎酒将酒糟出售给养殖户、扶贫户,加化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降低养殖成本,助力养殖业的增产增收。近年来,还参加脱贫攻坚,投资5000万帮助古蔺发展教育。

8月22日,赤水河流域最大的酒企——茅台集团在与昭通市人民政府进行洽谈时,董事长高卫东说,“做酒不忘源头人,没有赤水源的好水,就酿造不出好酒来。”他们正带头与其他大型酒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为赤水河上游的保护助力。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赤水河中下游的酒企为保护赤水河的清流所做出的努力,仅2018年6月以来,赤水河流域的大型酒企已出资2400万元,用于上游的镇雄县治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补偿。

是的,有好水才能酿出好酒,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离不开上游人民的真切守护和鼎力支持,助力赤水河上游两岸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守护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是赤水河中下游酒企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当前,三省四市正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投身于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政府、企业都应为赤水河的保护、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期禁捕,义务护河,退耕还林,不建水电站,不搞工业厂房,正在形成人们的共识。作为中下游一带利用赤水河酿酒的企业,应该继续施以援手,为上游的相关县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治理赤水河方面给予帮助补偿。

我们应该共同倡导,积极行动,在赤水河流域的人们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的生态河流”,去当好“两山”理念的典范,去创建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只有有了赤水河水质优良的永远保持,才能保证美酒的长久飘香。

今日推荐

原标题:《感恩红色·走进赤水(53) | 赤水行记之:饮水思源!》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