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岁男童被同学家长拖拽殴打,别让“护犊”成为暴力的借口

2020-10-24 0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听闻自家孩子受了欺负家长难免心疼又气愤,但能够气愤到让两个成年人对一个9岁的孩子拳脚相加,致使其夜夜被噩梦惊醒,被迫转学,也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五个月,但回想起儿子被两位家长拖拽前行,从三楼殴打到一楼的惨状仍心有余悸。

据红星新闻报道,今年5月26日上午,宜宾某私立学校三年级一班女生小伊的母亲王某、外婆罗某将罗女士9岁的儿子小遥从三楼的教室中拖拽至一楼,其间扇耳光、用鞋子击打儿子头部等暴力动作不断,直到在一楼被一位外教老师拦住,才收手。

严重的暴力伤害致小遥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身体的创伤可以恢复,但心理的创伤却难以自愈。经历了这件事情后,小遥经常半夜惊醒哭喊,不得已中断学业接受心理辅导,需要重新学习三年级的课程。

本想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承担下每年四万余元的高额学费,把儿子小遥送到了这所学校,却没想到,正是这所他们“梦寐以求”的学校,给儿子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说起两位家长做出如此行径的原因,更令人难以置信,其起因只是因为小遥无意间用手肘撞到了小伊。起初,在家长群中得知孩子“打了”女同学,身为母亲的罗女士立即联系了小伊的家长表示歉意,并提议带小伊到医院检查,甚至第二天一早,她还在微信上关心小伊的身体情况。

第二天罗女士与丈夫前往学校,向小伊的母亲和外婆道歉,小遥也向小伊道了歉,直到此时,罗女士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刚刚所经历的如此可怕的事情,还在感激于小伊家长的“善解人意”。直到5月29日周五,小遥回到家,才向妈妈诉说了自己被殴打的遭遇。

听闻此事,罗女士既心痛又震惊,遂即报警。监控视频清晰地记录下了小伊母亲和外婆的残暴行径,随后公安局决定对小伊的母亲及外婆各处行政拘留十天并处五百元罚款的处罚。但处罚决定下发后,小伊的母亲提供了一份怀孕报告,未执行拘留处罚。

近日,涉事学校校长接受采访称,自己从教30余年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感到十分震惊,也坦言学校存在过失,没有保护好小遥,表示歉意。事件平定后,小遥已经办理了转学。身体上的伤或许总会痊愈,但心灵的阴霾不知小遥何时能够走出来……

当孩子受到伤害,第一时间不是到医院进行检查,而是选择报复,且这份报复还施加在了一个仅有9岁的孩子身上,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不是关爱孩子,而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的不满。他们自认为孩子讨回了公道,但仔细想一下,这真的是为了孩子好么?“公平”是体现在这里的么?

首先,两名家长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小遥。一个9岁的孩子,面对两名成年人的围殴,该有多么惊恐与无助,同为人母,为何能够向与自家孩子同岁的孩子下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家长的做法,看似是为了自家孩子小伊“报仇”,但事实上给小伊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之前所承受的“委屈”。如果我是这个女孩的同学,当这样惊恐的一幕发生在眼前,或许从此之后在与她的交往中,会让我多考虑一些,是否有一天,我的无心之举,也会换来如此下场。她失去了与同学和平相处,真心交往的机会。

当她9岁时,家长能够帮她“教训”9岁的孩子,当她19岁、29岁、甚至39岁的时候,面对欺负她的人,家长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小朋友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何况是一个无心之举,所谓言传,身教。身教的力量总是更大一些。

什么是正确的教养,无非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的孩子。而独立的开始,就是家长适时地放手。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但应该怎么帮,是家长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全部代劳剥夺孩子的“劳动力”;还是让他们从小就带着一颗“暴力”的心去成长?答案显而易见。

真正的较量,应建立在势均力敌之上,而非“欺软怕硬”,武力从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孩子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属于儿童世界的规则。要知道,在孩子面前,家长应是最坚实的依靠,是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的锋刀,亦是孩子走进成人世界前的“参考书”,而绝非激化矛盾的“元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