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恩红色·走进赤水(54) | 赤水河畔:红色故事不断讲下去!

微昭通
2020-10-23 20: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8月24日,结束了贵州省的最后一站赤水市采访,采访组继续顺赤水河而下,到达最低海拔仅300米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的主要征战地,四渡赤水战役历时72天,在古蔺境内就转战54天,其间三进三出,两渡赤水河。红军在古蔺取得了“二郎背水战、太平阻击战、镇龙山奔袭战、打云庄”等系列战斗的胜利。

赤水河畔:红色故事不断讲下去

来到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在讲解员杨平的精彩讲述下,我们再次聆听了“四渡赤水”的故事。四渡赤水战役是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交界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交界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滇川黔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讲了30余年红军故事的车盛寅

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内的一个铜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铜像表现的是:一名红军站在木凳上,正侧身写着标语“当红军去”,一个小孩提着墨汁桶站在旁边。

“这个手提墨汁桶的孩童,正是太平镇街上的车盛寅,如今车盛寅已是94岁的老人了。”解说员杨平讲起了车盛寅的故事。

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贵州遵义土城战役失利,毛泽东决定改变北渡长江的计划,甩掉追敌。29日凌晨,中央红军从土城、元厚镇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境内,这就是一渡赤水。当年9岁的车盛寅,在太平镇上见到了刚过河的红军。

当时,在军阀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赤水河沿岸百姓的生活极为艰苦,听说红军要来,一些不明真相的街坊吓得不敢出门,有的甚至躲进了深山。据车盛寅回忆,红军到了镇上,先是一队人很快地从街上跑过去,后来才知道那正是从贵州土城“一渡赤水”后进入太平镇的红军长征先遣队。随后大部队到了的时候,就开始挨家挨户轻轻地敲门,告知老乡们“红军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队伍”。

至今,车盛寅还记得红军战士邀请他一起写标语贴标语的事情。有位红军战士先是问他上学没有、识字不?当知道他读过书,就叫他认读标语底稿上的文字。

“共同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红军是干人(穷人)的队伍,帮助干人得解放”,当年的一些标语的内容,车盛寅仍然记得,只是当时还不明白含义,后来才从老师那里得知了抗日救国等意思。

书写标语的时候,战士的墨汁用完了,年仅9岁的车盛寅通过刮锅底黑灰调制墨汁的土办法,帮战士解决了问题,受到了红军的表扬。

这也正是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内铜像的来由。

车盛寅亲眼目睹了红军在街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果实、搭浮桥渡赤水河等,更看到了红军队伍军纪严明、与百姓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当年,古蔺县就有800多人参加红军参加了革命。这些,从此在车盛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86年,车盛寅从古蔺县供电公司离休后,他总想再干点事情。于是,他想到了传承红军精神。这一想法,得到当地政府和所在单位的极大支持。

从此,太平古镇上高高的石梯上、蜿蜒的街巷里、婆娑的老黄桷树下,车盛寅义务为游客、群众讲述自己亲睹红军长征渡过赤水河、驻扎太平镇的故事,四季轮回,寒来暑往,这一讲,就讲了30多年。

89岁那年,车盛寅老人主动腾出自家老屋,在太平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筹建了 “红色见证”展览馆。

跟随杨平,来到了车盛寅的展览馆,馆内有当年红军用于储存大洋、银元、铜钱等硬币,以及红军当年在太平镇临时建立的存放苏维埃纸币的金库遗址。

墙上的几幅图片上,一位头发雪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讲述红军故事。

“这就是今年已94岁高龄的车盛寅老人,但由于年事已高,2018年起,老人已随儿孙们去泸州市城区居住。”杨平说。

2016年,车盛寅被评为助人为乐“四川好人”;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8年1月,又获评“中国好人”。

一个个的荣誉背后是老共产党员车盛寅,用自己的方式对红军精神最好的诠释和传承。

红军后代胡敬华讲述三块银元的故事

与车盛寅老人的亲身经历不同的是,太平古镇还有一个人,他用父亲的故事,坚持传承着红军的精神——他就是红军后代胡敬华。

穿过太平古镇“太平永镇”牌坊,沿着左边1米多宽的青石板拾级而上,不到两分钟就到一个长长的坝子里。这个小坝顶上是简易彩钢棚,坝子里摆着一张讲台,十几张长凳,右侧墙上挂着一条“红军后代讲长征红军故事”横幅,这就是74岁老人胡敬华的露天讲堂。

胡敬华刚结束与古镇“老玩意儿”协会的会员们唱船工号子,还没来得及歇息,又讲起了父亲的故事。

胡敬华父亲胡道才,后改名胡荣清。1929年参加红军,跟随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后被编入红三军团。红军在遵义整编时,被编入中央纵队参加青杠坡战斗。

1935年,在青杠坡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颗炸弹在胡荣清身边爆炸,他被炸伤。由于天黑之前,部队要紧急撤出阵地往西前进。胡荣清一路咬牙紧跟部队行军。经古蔺、过叙永、到云南扎西后,医生从他臀部取出了一块大弹片,一块小弹片仍然留在体内,直至跟随部队折返到古蔺太平,天气转暖导致伤口感染化脓,无法继续行军,才被迫和一大批红军伤员留在太平养伤。

红军临走时,胡荣清所在部队的排长将三块银元交给他并嘱咐他专心养伤。伤好以后,胡荣清就在太平镇定居下来。

“无论日子多么艰难,父亲都没舍得花掉组织给他的三块银元,他一直想把它作为回江西老家的路费。”胡敬华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红布,里面包着的正是这三块银元。只见银元的正面刻着繁体“壹圆”字体,背面是“中华民国三年”,历经岁月摩挲,硬币仍然散发着明亮的光泽。

胡敬华说,从记事起,便常常看见父亲,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的三块银元发呆。这一幕让年幼的胡敬华记忆深刻。直至父亲临终前,胡荣清将三块银元交到了胡敬华手中,胡敬华才得知这三块银元的来历。

胡敬华接过父亲的遗物,也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革命力量。因为这不是三块普通的银元,而是沐浴了革命战火,见证了革命情谊,蕴含了长征精神的革命文物。

1962年,15岁的胡敬华成为赤水河上一名拉船的纤夫,专门负责喊号子。赤水河畔,船工号子传唱了几百年,气势磅礴的号子声,是把握行船方向,确保船只安全到达的重要“武器”。

闲暇时,胡敬华躺在船头,望着天上的星星。听着父亲战友,太平船队队长江明万讲述湘江战役、青杠坡战役的惨烈、四渡赤水的艰辛、飞渡乌江的悲壮,以及关于父亲的点点滴滴。

2010年退休后,胡敬华邀请社区内的退休老干部及“老玩意儿”传承人冯开庶,成立了“老玩意儿”协会。不遗余力保护、传承当地的红色文化,以红军故事和“老玩意儿”协会表演为基础,大力宣传红军长征精神,宣扬红色文化。

“呦喂,当年诶,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在太平渡,四渡赤水出奇兵,赤水河是光荣的河,赤水河是革命的河,赤水河是胜利的河”。河水潺潺,胡敬华唱起了船工号子。

每年,他都会定期组织分队成员在太平古镇景区内,为游客和古镇居民,献上一曲“船工号子”,敲响一段“老玩意儿”,希望能通过多种方式,让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学习和感知红军精神。2017年,胡敬华荣获“泸州市最美志愿者”称号,2018年获“古蔺县道德模范”称号。

听完胡敬华铿锵有力地讲述,我们结束了太平古镇的采访,前往二郎滩古镇。

朱瑞生讲述“红+盐+酒”的故事

二郎古镇位于赤水河中游南岸,因地处赤水河中游二郎滩而得名。二郎古镇历史悠久,商贸繁荣,历来是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川滇黔边境地区需要的食盐、布匹等由合江沿赤水河溯流而上,到二郎滩卸载,用人背、马驮运到云贵川边境山区。二郎滩成了川滇黔边境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到二郎滩背“过山盐”的背夫每天多达千人。

二郎滩渡口是红军二、四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2月18日,红3军团抵达二郎滩,19日拂晓,红3军团13团渡过赤水河,猛攻麻坪大山黔军阵地,黔军溃败,红军夺取了二郎滩背水战的胜利。红军打开了二郎滩黔军侯之担的“四公”盐号,将大量的盐分给了穷人。19日至21日红3军团等红军主力从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再入黔北。1935年3月21日至22日红9军团等主力从二郎滩渡口渡过赤水河,重入黔北。

二郎滩古镇傍着赤水河、沿着山脊依山而建,踏着经年久月的青石板,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着小镇曾经的繁华。

在当地文史专家郭毅的讲述下,沿着穿镇而过的茶马古道,走到了红军街,街道两旁的青瓦四合院木板房,一家挨一家,古槐、黄桷树相依相偎,一房一屋、一石一树,无不蕴藏着二郎古镇的历史变迁。

沿着红军街走了400米左右,郭毅指着前方一个别致的小院说,这就是二郎镇“红军故事讲堂”。

小院红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用簸箕装饰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宣传标语十分显眼,90平米的小院干净、整洁,院外的百年黄桷树枝叶茂盛,已成为院坝的“遮阳伞”。

其实,这是“红军故事讲堂”讲师朱瑞生的家。

74岁的朱瑞生是土生土长的二郎镇人,从小就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对红军经过二郎镇的故事也有所了解。

朱瑞生当过教师,后来到郎酒集团工作直至2010年退休。郎酒集团(全称为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销售中国名酒——郎酒为主业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郎酒始于1903年,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从“絮志酒厂”“惠川糟房”到“集义糟房”的“回沙郎酒”开始,已有100年历史。

“郎酒集团”世界有名的青花朗和红花朗就产自这里,而且这里有非常好的藏酒洞,天宝洞和地宝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为郎酒酿制创造了一个天然、淳朴、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与其他人讲述的不同,朱瑞生不只讲红色文化,还讲述二郎镇的古盐道文化和郎酒文化。

“红色文化大家都在讲,与其他地方有很多共性,而二郎的古盐道文化和郎酒文化却是二郎镇独有的,应该让大家知道。”朱瑞生说。

朱瑞生说,作为二郎镇人,除与红色文化外,他与其他两种文化也有很深的渊源。

1902年,朱瑞生的外祖父从陕西顺着盐道一路经商到了二郎镇,他看到川、滇、黔、渝、湘、鄂等省商人云集于此,开店设号,贩运食盐、粮食、山货、烧酒、布匹……市场繁荣,商贸发达。于是,就留在了二郎镇做生意,便在此定居下来。

随着岁月的不断变迁,当年的老宅已推倒重建,如今的房子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自外祖父起,已在这里居住了五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讲述红军故事、古盐道故事、还是郎酒故事都是对二郎镇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延续,我将一直讲下去。”朱瑞生坚定地说。

在古蔺县感受红色文化,无论是太平渡口还是二郎滩渡口,无论是车盛寅、胡敬华还是朱瑞生,奔腾不息的赤水河,孕育而来的“红色基因”让这片热土衍生出了一批红色文化传承人,他们就是赤水河的“红色代言人”,他们将会把赤水河畔的红色故事不断讲下去。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日报全媒体 记者 易盛芳

原标题:《感恩红色·走进赤水(54) | 赤水河畔:红色故事不断讲下去!》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