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父爱如山 思念永远

2020-10-23 21: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编者按:前几日,白音宝力高先生用母语创作的追忆父亲的文章《父爱如山思念永远》在内蒙古日报蒙文版微信平台一经发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一股清流,受到读者喜爱。今天,内蒙古画报将其文章蒙译汉在平台上发表,以此表达对全天下父亲的敬意!

我在数年前策划、组织编写关于家乡库伦旗额勒顺镇的书——《额勒顺镇志》即将出版。其中,有一个栏目叫“老干部的风采”,收入了关于我父亲的几页介绍。有道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白纸黑字,记录下了他普通的一生。每每想起,作为儿子,感到幸福和自豪。

敬爱的父亲

秋高气爽,大雁南飞。遥望着一行行雁阵消失在天际,我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深深的怀念之中,双眼模糊,泪湿衣襟。三年前,也是这样的一天,即2017年10月16日6时20分,我亲爱的父亲在通辽市与世长辞,升入天堂。从此,一个蒙古族家庭正座空位,我们8个兄弟姊妹失去了山一样的父亲,其悲其痛难以言表。

敬爱的父母

父亲,是个内心坚强的人。人生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他摊上了两个。他从小失去父亲,依靠姐姐、姐夫过日子。稍稍长大,就给地主当长工,做牛做马,艰难度日。男大当婚,由于生活所迫,他又当了倒插门女婿。人到中年,被扣上“右倾”的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斗,历经磨难。但在困难与挫折的面前,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他从未低头,艰难困苦反而磨练了他坚强意志。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奋斗到底,是他终身的信念,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父亲的年轻时代(最上排左2)

父亲的年轻时代(最上排左1)

父亲爱吸烟爱喝酒。我想,肯定是因为生活压力、苦闷所致。或是通过旱烟缭绕的烟雾排散他心中的苦闷,或是借酒消愁。我记得父亲总是就着辣椒喝白酒,辣椒的辣、白酒的辣,使父亲满头大汗,酣畅淋漓,他有很多酒友,三五人在一起喝酒,心情稍放松些,才能将心里的话一吐而快。后来,父亲戒烟又戒了酒,这和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不无关系,孙辈绕膝的他得以颐养天年。

父亲与父老乡亲

父亲是个有担当的人。母亲患病期间,父亲既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奶奶,又要关心8个孩子,去外地求医问药给母亲治病,磨破了鞋底,跑断了腿,最后,债台高筑,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连一条地毯褥子都没能留下,但是最终也没把母亲从病魔的手里救回来,这是他终生的遗憾。他把母亲最后的遗言:“好好把8个孩子拉扯长大”牢记心间,作为对母亲的践诺。父亲又当爹又当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心系家乡

父亲,对党忠诚,是个忠贞不渝的革命干部。父亲年轻时候积极参加“土改”运动,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嘎查团支部书记。1953年1月,担任额勒顺努图克党委组织委员,1953年、1955年、1960年先后被选送到内蒙古党校、乌兰浩特党校和通辽干训班学习。1959年,组织上调父亲任阿拉善右旗旗长。当时,上有老下有小,撇家舍业远走阿拉善实有困难。但父亲还是服从组织安排,赴任途中走到科左后旗朝鲁图公社嘎拉达其村时,由于发生牲畜口蹄疫,道路被封锁,无奈原路折回。但是,当时的领导不顾事实真相,硬给扣上“不服从组织调令”的帽子,对他实行隔离反省,还给了党内处分。到了1960年,事情还没有结论,就被安排到敖伦生产大队带薪蹲点。1962年,由于当时库伦旗某些领导的成见,取消其工资待遇,调至苏日图嘎查担任不脱产挣工分的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0年。直到1972年才恢复国家干部待遇,担任额勒顺任公社兽医站站长,直至1984年退休。父亲从嘎查团支部书记做起,担任公社党委组织委员、蹲点干部、嘎查党支部书记到公社兽医站站长,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几十年,说真话,办实事,默默无闻地为老百姓服务,深得人民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在担任公社兽医站站长期间,带领全站工作人员艰苦奋斗,勤勉工作,终于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是他颇为引以自豪的事情。

兄弟姐妹的第一张合影

父亲尊重知识,重视教育,是个远见卓识的人。他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在伪满时只念了三个月的书就辍学,成为他终身的遗憾。他也许想把这个遗憾在孩子们身上弥补回来,所以他说就是沿街乞讨,也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他经常用“与其用锦衣玉食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与其娇生惯养,不如吃苦耐劳”这些蒙古语古训教育我们。他平时也非常注意学习,收音机不离身,经常收听广播,了解时事政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还把《内蒙古日报》《哲里木日报》带在身边,一有空就拿出来阅读,还订阅了《哲里木文艺》《花的原野》《启明星》等蒙古文文学刊物。父亲的所作所为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父亲61岁时的全家合影

孩子考上大学,父亲买手表予以奖励。我和三姐同年考上大学,深夜得到这个消息,父亲激动不已,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宰了2只羊,请老师吃饭。在生活尚还拮据的上世纪80年代用全羊席招待客人,在我们乡下实属罕见,也算是家父“尊师重教”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由于家父的远见卓识,孩子们还算争气,我们兄弟姊妹8个,除了二姐为照顾病魔缠身的母亲辍学之外,其他7人均先后考上了大学。这在我们穷乡僻壤也是个特大“新闻”,直到如今传为佳话。现如今我们传宗接代,枝繁叶茂,发展成为15个小家庭、46口人,出了19名大学生、6名研究生、4名博士生、1名博士后、2名国家和自治区特级教师,分别在北京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库伦旗工作生活,还有12人在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蒙古国留学或工作。

父亲73岁时的全家合影

父亲一辈子崇尚帮困济贫,行善积德。他经常教导我们,无论将来有多大的能耐,多大的本事,都不要忘本,不要忘记家乡,不要忘记受苦人,做一个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甚至过年儿孙给他磕头拜年,他祝福词也是这个内容。家父这样要求我们,首先自己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记得那些年我们家生活也很困难,本来手头拮据,但看见村里谁家孩子上不起学,谁得了病看不起病,哪怕拆东墙补西墙,他也想方设法借给他们钱,或以其他方式尽量帮助他们。退休以后,家父还通过社会关系筹集资金,全部投入到村东头沙坨地的治理和草场围封,为改善家乡生态环境添砖加瓦,受到人们的赞扬。因此,家父病逝骨灰送到老家安葬时,村子里父老乡亲闻讯赶来,纷纷惋惜地说:“一个佛心老人走了!”为他送了最后一程。在家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弟姊妹个个尽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些点滴好事。我们先后为村里的小学与家乡的中学、大学捐献图书,为家乡学子给予帮助,幺弟布仁仓也曾多年捐助尼泊尔、缅甸、蒙古国以及非洲国家生活贫困的儿童。

父亲85大寿时的四世同堂合影

父爱如山,何以为报?我们兄弟姊妹8个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为使他安度晚年做了这样几件事情。一是在他身体尚健康,我们分别陪同他到北京、大连、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克什克腾旗、五台山等地,一是走亲访友,二是旅游观光。在他年老体衰,在乡下生活有诸多不便时,将他接到通辽生活,顾请保姆专门照顾他。家父73岁本命年和85岁本命年祝寿时,我们与通辽电视台合作录制专题节目播放,受到了出乎预料的好效果,观众纷纷来信来电,说我父亲是“有福之人”,夸赞我们是“有孝心的儿女”。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通辽蒙中将此专题片作为“家庭教育成功范例”,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

曾经意气风发,身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被岁月摧残得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老态龙钟。那是我最后一次陪同家父乘坐飞机出行,父亲透过飞机舷窗欣赏着窗外无边的云海和万米高空下的江山美景,好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我说:“我这一辈子骑在马背奔波几十年,如今我乘坐飞机翱翔天空,孩子们孝顺,让我安度晚年。我这辈子值了!”满意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家父对我们的肯定,如果说,父母对儿女的万般之爱,作为儿女能回报其一二,也算是莫大的宽慰。

兄弟姐妹与父亲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宁折不弯的坚强意志,慷慨大方的大爱之心,登高望远的远见卓识,求是公道的优秀品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最后想说的是,我几年前策划、组织撰写的《额勒顺志》,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不久付梓出版。原额勒顺镇党委书记萨布哈为此书撰写“前言”,评价说:“这部志是额勒顺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反映额勒顺地区风貌的书籍,对额勒顺文化生活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也算为儿牢记父亲生前的教导,为家乡做出贡献。父亲九泉有知,应当欣慰!

兄弟姐妹回到家乡

来源:内蒙古画报

原标题:《父爱如山 思念永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