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动态|魏加宁:设立产业振兴银行,和企业一起走出去

澎湃新闻记者 王琳杰
2020-10-24 09:2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中国金融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企业会遇到哪些金融风险?如何加强金融安全保障? 10月19日,在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举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防范金融风险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认为,要设立产业振兴银行,推动银行和企业一起走出去,一起做事,而不是让企业孤军奋战。 

以下是澎湃新闻整理的魏加宁演讲精要,以飨读者。 

国内企业“走出去”并不意味着只有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非洲国家、到发达国家去也是“走出去”,尤其像日本这样的技术强国。有些技术可能在美国学习不到,但是在日本可以学习到,甚至可能比美国的技术还好。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日美贸易战打了三十多年。美国制裁日本,日本表面上低调,但实际上,私底下暗中较劲——美国不让我做芯片,但是制造芯片的设备我做得最好。于是,日本诞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其中很多都是隐形冠军,虽然并不出名,但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核心技术。

但是现在这些中小企业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日本老龄化十分严重,这些家族企业面临着没有人接班的问题。如果不放开外资并购,这些企业连同核心技术就要消失。过去,日本政府对外资并购一直有所限制,但是现在不得不研究如何放开外资并购。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宝贵机会。

关于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一直强调,要注意防范风险。国际政治学有一个名词叫“不稳定之弧”, 这个“不稳定之弧”和我们的“一带一路”地区要么交叉,要么重叠。沿线国家非常不稳定,因此随时都有可能赖账。更重要地是,这些国家过去可能跟中国无冤无仇,将来就是为了不还我们的钱,倒向我们的敌人,我们怎么办?

对此,我们的策略不应当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抗,而应当采取合作态度。比如,积极参加巴黎俱乐部和伯尔尼协会(全称“国际信用和投资保险人协会”)的活动,因为这些国际组织就是专门应对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积极加入到这些国际组织,参与规则制订,可以提高中国的话语权。

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大局上把握好中美关系。在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才能够有所作为。

我们最近提出,中国现在的政策性银行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主张参照过去日本兴业银行(“兴业”就是产业的意思,兴业银行就是产业银行)模式,至少设立一家“产业振兴银行”。日本的企业走出去,都是跟着一起走出去的日本的银行去融资。如果企业单独 “走出去”,就只能依赖国外金融机构。所以,国内的银行要和企业一起走出去,而不是让企业孤军奋战。

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对待外资银行?西方国家最重视“契约精神”,所以,与其打交道一定要事先签好协议。针对危害中国金融安全的外资企业,除了必要的行政处罚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柔性的处罚措施”,比如,由行业协会出面,做出一些规定。对于那些轻微违规的外资企业,可以让它不能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其享受不到行业协会组织的对监管部门文件的学习和解读等,以此作为对其“不端行为”的惩罚。

    责任编辑:田春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