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茂名“9·21”洪灾十年回望:假如灾难重来,我们能否高效应对?

2020-10-24 23: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金秋时节的马贵

青山巍巍,流水潺潺

循着马贵河两岸放眼

错落有致的民居

干净整洁的村庄

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十年前,这里恬静的生活曾被一场大灾害无情打破。2010年9月21日,由强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特大暴雨山洪突袭粤西山区,马贵镇首当其冲遭受重创,66人因灾遇难,占茂名地区死亡和失踪人数半数。省防总报告指出,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引发次生灾害是导致伤亡惨重的主因。

2010年9月21日,高州马贵遭遇特大洪灾,救援队伍在马贵河架起临时钢铁桥梁。来源:南方日报

时光荏苒,十年倏逝,灾区早已在重建中获得新生,但那场灾难仍是许多人心头关于洪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假如“9·21”洪水重来,我们能否高效应对?连日来,记者走访茂名防灾减灾一线,翻阅十年间三防管理体制改革的茂名答卷。

让灾区不再成为孤岛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0年9月21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茂名高州马贵镇。水文记录显示,1小时降雨量即达110.5毫米,3小时降雨量达289毫米,17小时内降雨量740毫米,强度达到千年一遇,为茂名市自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强降水。

这场意外下在粤西山区的大暴雨,由强台风“凡亚比”在福建登陆后的环流强降水云系所带来,具有局部性、时段集中、强度强、雨量大的特点。

“毫无防备。”时任马贵镇党委副书记的潘跃回忆,“大暴雨导致的洪灾瞬间冲垮镇圩内唯一的桥梁,河东河西两岸交通中断,镇政府办公楼洪水漫到二楼高。”

汛情告急,受灾情况未明,最让人揪心的问题是通讯中断。马贵距离高州城区70公里,是高州东北部最偏远的山区镇,为第一时间把灾情报告出去,潘跃徒步十余公里到临近乡镇才打出了第一通求救电话。尽管随后从解放军到武警,从地方政府到社会组织,四面八方的力量参与了抢险救援,马贵仍然遭受了洪灾重创。

战士们使用冲锋舟运送马贵镇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资料图 来源:南方日报

如何有效解决山区大灾后通讯中断问题,让灾区不再沦为“孤岛”?十年来,茂名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助力山区打通生命通道。

据茂名市应急管理局介绍,目前,茂名全市111个镇(街)和高州、信宜山区的80个行政村各配备了一台以上卫星电话,共计装备卫星电话341台;在信宜东部5镇建设了10个通讯基站,为5镇三防办和重点村配备了85套固定台、40套手持对讲机和15套车载台,为极端条件下的通讯提供了双重保障。

为高效应急,茂名市搭建智能化应急指挥系统。

在灾害预防和灾后响应方面,茂名推动公安、水务、林业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整合,感知汇聚各类自然灾害风险数据,为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数据支撑;搭建智能化的指挥调度系统,打通了与消防、军分区、水务等部门的通讯链路,集成了一键通话、多方视频、多路传真、群发短信等指挥调度功能,实现了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灾害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零距离通讯。建成了专用的应急短信发送平台,灾害预警、短临提醒等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发送至各级三防责任人,有效提升了预警发布效率。

重塑三防指挥体系

从历史坐标回望“9·21”这场灾难,当时的应急机制、救援设施、通讯保障等方面暴露了诸多短板。据公开信息显示,这场特大洪灾给茂名高州、信宜部分山区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包括重灾区马贵在内,共26个乡镇50万人受灾,超100人遇难。

假如“9·21”洪水重来,我们能否高效应对?茂名市应急管理部门给出的答案是:肯定会比十年前做得更好,但绝不能麻痹大意。

茂名的底气更来自三防管理体制改革后提供的有力支撑。去年初,茂名按照全省机构改革的部署,将原安监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公安局的消防管理、民政局的救灾、原国土局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务局的水旱灾害防治、林业局的森林放灭火、地震局的防震减灾等8个部门的有关职责整合,组建了应急管理局。

茂名市应急管理局值班室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

据介绍,重新构建“大应急”体制下的三防指挥体系,带来三大显著变化:

一是理念之变。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是机制之变。茂名重新调整三防指挥部,先后印发《茂名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茂名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工作规则》等,清晰划分各部门的三防工作职责,建立了灾害预防、灾前会商研判、灾中抢险救灾、灾后复产等工作机制,构建起职责清晰、运行规范的三防工作体系。

三是职责之变。茂名调整了市领导的三防责任区,对居住在危险区域人员、渔船渔排人员、特殊人群实施网格化管理。成立了5个由处级干部任组长的三防督导组,确定了市、县、镇、村四级共计4.6万名三防责任人。一旦出现重大天气预警,市领导、督导组、各三防责任人全部上岗就位,下沉到基层一线组织指挥防台防汛工作,确保三防责任层层压实。

顶层设计的优化,也在近年的自然灾害中历经多次考验。今年台风“鹦鹉”、“海高斯”来袭期间,茂名应急管理部门发挥综合统筹作用,气象部门精细化滚动预报,水文部门实时监测江海河流,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通信部门加强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消防等及时前置力量第一时间参与抢险救灾……合力使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一类事由一个部门统筹,结束了应急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茂名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倪壁盛认为,应急管理部门的组建,重塑了三防指挥体系,推动了应急管理工作迅速向“优化、协同、高效”转变。

不断夯实基层应急力量

农村、社区作为最基层组织,是三防工作的关键,也是薄弱环节。机构改革以来,茂名将三防指挥体系向农村延伸,推进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十有”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

在高州云潭镇读岗村,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行走在村道中,不时可见各类气象防灾避险科普栏,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应急物资仓库内,各式装备分类摆放,实现制度上墙精细管理。由群众主动捐地建起的气象防灾减灾主题公园已基本完工,成为村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茂名共有9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应急管理部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读岗村气象防灾减灾主题公园一角。

为夯实基层应急力量,茂名在不断总结吸取大灾经验教训中推进探索实践。

在高州,前线应急指挥中心从长坡前移至马贵,统筹北部山区5镇的应急指挥工作。随着今年年中,马贵标准化直升飞机救援停机坪建成启用,高州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公司联合构建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体系”乡镇停机坪增至5个,明年有望实现镇街以及重点村全域覆盖。

马贵镇新建成的的标准化直升飞机救援停机坪。

为加强抗洪抢险专业力量建设,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在原森林消防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履行冬春灭火、夏秋抗洪的应急救援职责,全市专职救援队员总人数达150人。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开展了抗洪抢险、山地救援等技能训练,具备专业的抗洪抢险、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应急救援技能,成为茂名抗洪抢险的拳头和尖刀。

为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高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资设立了高州市高凉应急救援大队。作为茂名首支县级民间救援队伍,该大队招募了30名专职和近百名兼职的应急救援队员,分设水上救援中队、综合救援中队、无人机搜救组、森林消防中队,建有7000平方米的救援队营房,并装备了应急指挥车、运兵车、冲锋舟、泡沫艇、发电机等应急救援装备。去年以来,高凉应急救援大队快速高效处置了森林火情火警70多宗,没有一宗造成人员伤亡,成为官方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

高凉应急救援大队展示随车救援装备。

据统计,机构改革以来,茂名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升级、改造、添置各类防汛抢险应急装备,无人机、智能单兵、集群对讲机、卫星电话等660台(套)应急装备列装到各支应急救援队伍,极大完善了防汛抢险装备的储备体系。

“相比十年前,进步是明显的,我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信息化水平、应急响应效率、应急救援能力、装备性能等都在不断优化提升。”倪壁盛说,要做到任何灾情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仍需要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不断优化、不断完善我们的防灾减灾体系。

茂小布推荐

文/杨建雄

茂名发布编辑部

原标题:《茂名“9·21”洪灾十年回望:假如灾难重来,我们能否高效应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