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四光:科学巨匠与佳夫慈父

2020-10-27 09: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陈晋华 民国女子

我不知道,家有闺女的中年老母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和同事朋友聊八卦时就会有意无意关心起女儿们的爱情婚姻。

这不,聊民国大师们的爱情婚姻时,似乎发现,那些文科的大师、学者们似乎很难找出几个没有绚烂情史的,有的甚至“渣”的够呛。

的确,自古才子多风流。倒是那些理工男很少花花肠子。据不准确调查,他们中的大多数的确对爱情专一且对家庭极有责任心。那句“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应该就是说的他们。

不过理工男也闹心啊,他们似乎很少有甜言蜜语,也不会去揣摩你的小心思,对爱人偶尔的撒娇卖萌似乎天生免疫、神经大条,总是少了那么点生活情趣。

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学士早就提醒过我们,事事完美,还不美死你!

可事实上,这世上,的确有极品好男人的存在。他们不但颜值智商在线、有学识有成就,还有情趣又体贴。

地质学家李四光算一个。今天是他诞辰131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科学巨匠、佳夫慈父。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9月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10月4日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四光星”。

1889年10月26日,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一个贫寒人家添新丁。男主人李卓侯氏村里的私塾先生,对这个二儿子寄予厚望,取名“李仲揆”。(“揆”本意是指测量方位;也指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13岁前,李仲揆一直在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里学习。要成就一番事业实现抱负就必须走出穷山沟,李家父子太明白这个道理了。于是,1902年,14岁的李仲揆简单拾掇拾掇就告别了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并改名为李四光。

聪明好学的李四光如鱼得水,不但在学业上很快崭露头角,思想上也进步飞速。

1904年5月,李四光官费赴日本留学, 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人和人是真的不同!同样是官费留学生,同样把长辫子盘在头顶,鲁迅笔下那些头上油光可鉴的大清留学生们只顾着白天去富士山看樱花,晚上在宿舍舞跳得咚咚响,哪有心思学习?更遑论学成报效国家了。

到日本不久,李四光偶然结识了当时在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的宋教仁,经宋教仁介绍又认识在东京京西大学学习工艺化学的马君武。接受了更多民主革命思想的他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完成繁重的学业之余,他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经常出入留学生会馆,赴集会,听演讲,积极投身革命政党的组建活动。为了表明革命的决心,他毅然将盘在头上的长辫子剪掉,成为了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者,孙中山赞其“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1年,学成归国后的李四光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开始了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人生。

可别以为李四光就是一个只懂学习工作的理工男。

李四光兴趣广泛,小提琴拉得贼溜。这个本领是在英国读硕士期间,他在旧货摊上买了一把旧提琴,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得来的。

作为一个爱国青年,他时刻关注国内的形势。看到国内军阀混战,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悲愤难当,提笔写下了小提琴曲《行路难》,并于1920年把手稿交给留德学生、音乐家萧友梅,请他指正。在他看来,这只是自己一时情不能自已的抒发,根本没想到,这首曲子竟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

手稿现存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落款“李仲揆”

他醉心学术、无暇考虑个人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解风情。

1921年,32岁的他李四光顺利完成了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硕士学业,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尽管李四光长得挺胸直背、高大英俊,曾赢得国内外许多姑娘的青睐,但此时的他却依然是光棍一个。这样的男子,在现今的小城镇,也是妥妥的大龄青年啊。

俗话说,姻缘天定。说来也真是神奇,他钟爱的小提琴竟然成了他和妻子的红娘。

1921年,在一次赈灾义演上,一位年轻女子在台上娴熟地弹奏着钢琴。不知是姑娘的高雅气质还是行云流水的表演吸引了他的目光,忍不住向身边的化学系教授丁绪贤询问。巧就巧在丁教授的夫人刚好是那位女子的同学,热心的教授夫人于是帮李四光穿针引线。

姑娘芳名许淑彬,江苏无锡才女,芳龄23。其父许士熊曾在驻英大使馆任过职,后来回国任教育部秘书。许姑娘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英语、法语、音乐都学得很好,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英语教师。

李四光呢,对许姑娘的确动了情。可毕竟是朋友介绍的,互不了解得二人怎么才能让感情迅速升温呢?这可是需要智商和情商都在线的。

不过这难不倒李四光。一天,他走到许淑彬跟前说:“我在英国读书时,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就买了个小提琴找人教我。我拉得不怎么好,回国后没人愿意给我伴奏,你愿不愿意给我伴奏?”

善良热情的许淑彬很爽快地答应了。自此,两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伴奏,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这还不够,李四光还经常邀许淑彬一起作曲、唱歌、散步,与她谈人生和理想,感情日益升华。

可好事总是多磨,不久许父许士熊突然因病去世。因为李四光家庭贫寒,许淑彬的哥哥不同意他们相好。无奈之下,许姑娘求助母亲。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此话果真不假。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许妈妈觉得李四光为人朴实厚道、柔中有刚,正好与生性好强、刚中有柔的女儿互补。

许哥哥见妹妹铁了心要跟这个穷教授,母亲又一再夸奖这个小伙子,便不再反对。

1923年1月14日,李四光与许淑彬在北京吉祥胡同的住所结婚。婚礼上,名流云集,学界泰斗蔡元培特地到场为他们证婚。

心怀大志的李四光是要干出一番大成就的。这注定了他不可能整日与妻子卿卿我我,陶醉于小家的温馨。

婚后不久,他们迎来了爱情结晶——爱女李林出生了。可当时的中国,地质学尚属起步阶段,责任性极强的李四光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上,自然忽略了对妻女的关心。

女儿刚出生时,李四光虽然每天下课以后就赶到医院,但问完“你今天好不好、昨晚睡得好不好”这些后就会掏出一块小木板,搁在膝盖上开始写文章。

许淑彬当然不开心,有时便抱怨他:“你这人怎么一点情趣也没有?”李四光便安慰她:“你自己选择一下,你想要一个每天卿卿我我的人,还是要一个比较有本事、努力工作的人呢?”

许淑彬是明理的,可即使这样,她也是渴望丈夫能抽出一点时间陪陪自己啊。一次,俩人约好星期天一起到颐和园去散心,可那天李四光却因急着修改一篇文稿又留在了学校。许淑彬委屈极了,一气之下独自抱着刚满一岁的女儿去了颐和园。

所幸李四光最后还是想起了妻子的约会,连忙骑着自行车,在颐和园门口赶上了她,一再向道歉。为这事,夫妻俩一整天都闷闷不乐。

李四光呢,也的确太痴迷于科研。只要一工作,什么妻子孩子的统统都忘了。一次,李四光发现一块石头特别像冰川标本,就搬回了家中。许淑彬不明真相,就把石头拿去压了腌菜。李四光知道后让她不要随便动他的东西,说:“以后我的石头你要动的话,最好先问我一下,别给我扔了。”性格刚烈的许淑彬当然不满,便顶了几句,两口子一连几天不说话。

其实,许淑彬业并不是完全为了要让丈夫陪自己,她是担心李四光不分昼夜工作把身体累垮了。

怎样才能让丈夫作息规律呢?许淑彬想到了一个妙招。一天,李四光照样晚归,许淑彬就抱着孩子偷偷回了娘家。深夜回到家的李四光和往常一样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谁知一摸吓坏了——躺在被子里的是一块长石头。

李四光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他冷静思考后,明白了妻子生气的根源:自己一心扑在“石头”的研究上,忘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他知道,其实家庭和事业并不矛盾,身边就有家庭和谐、事业有成的例子。只要处理好,家庭就会称为事业的推进剂,否则就要拖事业的后腿。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赶到许淑彬娘家,一再解释后把妻子和女儿接回了家。自此,李四光把一部分时间分给了家庭,对妻子渐渐体贴、关心了。工作之余,他有时还会拉几首好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妻子重温恋爱时的感觉。

面对这样优秀且深情的丈夫,许淑彬感到无比幸福,对李四光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

1944年6月,为躲避日寇,李四光率领地质研究所匆忙离开桂林向西跋涉。恶劣的环境和极差的卫生条件,再加上饥饿缺水,李四光患上了痢疾。为了照顾身体虚弱的丈夫,衣不解带精心护理。李四光为减少妻子的压力,总是强打精神宽慰妻子。

年底,地质研究所流落到重庆后,许淑彬也病倒了。女儿李林在成都,科研工作繁忙的李四光不放心别人,坚持自己照顾妻子。每天一大早他就去买菜、烧水、做饭、洗衣服,帮许淑彬服药,事无巨细。

许淑彬的病不能过于兴奋和激动。为此,他甚至不让许淑彬和客人直接见面,每次客人来了,都必须由他在门口迎接或出面接待,然后转告妻子再见面。

由于长期劳累过度,李四光心脏病发作了,幸得许淑彬的弟弟许保均照应,俩人才渡过了难关。

病中的夫妇深刻体会到身体健康是事业和家庭的幸福之本。于是,他们相互鼓励,相互照顾,甚至还创造了精神疗法。

李四光认为钟情某一件事也是一种较好的精神疗法。病中的二人一起唱歌弹琴,有时他还会拄着拐杖,带着罗盘出外散步。碰上值得测量、研究的裂隙、地层露头,他就蹲在地上仔细察看、分析。这样做常常让他们忘记了病痛,加上药物治疗,他们的病很快就有了好转。

李四光还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非常关心女儿李林德成长,尽力给她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教育她要读好书,长大要有所作为。即使在女儿成年后,每到星期六下午,他也要走很远的一段路,去公园静静地等候女儿回家。

如果李林偶尔耽误时间没有准时出现,他就会忐忑不安,生怕女儿在途中发生意外。直到李林安全下车,他才松了一口气。那些年,一年四季,每周六的下午,在紫竹院的公园路上,总会有一对父女边走边谈,其乐无穷。

女儿李林的言行、思想也深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了物理学家、“学部委员”,他的丈夫邹承鲁是著名是生物化学家和岳父、妻子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四光和女儿女婿李林、邹承鲁(两代三院士)

原标题:《李四光:他凭什么成为极品好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