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场监管系统助力脱贫攻坚(二) | 贫困村迎来暖心巨变——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

2020-10-26 16: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山星子 消费质量报

一个地标,

带动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

截至2019年6月,四川88个贫困县新增地理标志商标81件,不少特色农产品因此得以“点石成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南江黄羊”就是典型。

2012年7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江黄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南江黄羊”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过去,

南江黄羊都是农户零散养殖,

不成规模,

产业发展效益不高。

作为“中国南江黄羊之乡”,南江县瞄准市场,在南江黄羊产业发展上大做文章,不断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上下功夫,让南江黄羊品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大力发展黄羊产业。

2019年11月底的深秋,天气渐冷,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村民孙虎一家却是暖意洋洋,曾因母亲生病和子女上学等问题成为贫困户,一年收入仅2000元。但孙虎凭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凭着脱贫致富的心和埋头苦干的劲,靠着养殖黄羊实现自主脱贫。

如今的孙虎一家从高半山搬了下来,修起了新楼房,家里添置了净水器、电冰箱和电视机,门口还摆放了一个今年新买的电动车,价值4000元。

“净水器是扶贫工作队送的,现在一年的年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孩子明年也要上大学了,真的太感谢他们了,没有他们,如今我还住在高半山上。”孙虎笑着说。

2018 年底,

桥坝村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退出。

如今,

漫步在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

放眼望去:

幢幢新居拔地而起,

条条道路穿梭山间,

座座水塘滋养着村民们的心田,

金银花苗圃里是大家忙碌的身影,

黄羊养殖场传来咩咩的叫声……

搬下高半山住上新楼房

桥坝村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城西北部32公里处,该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曾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住居环境恶劣。桥坝村辖8个社301户10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538 人,贫困发生率为49%。

“柴草满门、牛粪满地”是村子原来的真实写照。

“曾经部分群众房前堡坎比较高,院坝比较窄,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比较多,多次发生摔伤事件,中心村鱼塘无杆,水深2—3米,附近居住人口较多,并有桥坝小学学生60余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省市场监管局驻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崔涛对记者讲述道,“我们驻村工作队利用省市场监管局帮扶资金28万余元,修建爱心栏杆1650余米,全村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因此受益。”

如今的桥坝村里是整齐的幢幢新居,村民黎维尧家的两层小洋房装修得精致而不失大气,沙发、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具家电样样齐全。

黎维尧难掩喜悦,“房子很漂亮,住着非常舒服。”

一座座漂亮整齐的“巴山新居”依山就势、梯次排列,飞檐翘瓦、雕梁画栋,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散发着浓郁的时代韵味;文化广场和村综合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如今的桥坝村,充满了生机。

地标黄羊助力村民赚“羊”钱

住居环境改善了,如何让群众增收致富,一直困扰着东榆镇党委政府和桥坝村的驻村工作队。

桥坝村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崔涛和驻村工作队经常翻山越岭,冒大雨、顶烈日,走村入户,坚持每月至少走遍一次每户群众,掌握每个家庭的具体详实情况,和村两委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过去,南江黄羊都是农户零散养殖,不成规模,产业发展效益不高,作为“中国南江黄羊之乡”,南江县瞄准市场,在南江黄羊产业发展上大做文章,不断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上下功夫,让南江黄羊品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桥坝村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大力发展黄羊产业。

“村里宣布结对帮扶消息的第二天,工作队员便来到村里,挨家挨户与村民交流,让大家说出最想解决的事情。”

桥坝村村民贾正云回忆起2015年初原省工商局与桥坝村结缘的情景时还是很激动。缺本钱、缺黄羊品牌知名度、愁销路……面对真情帮扶,村民们打开话闸,争先恐后说出对黄羊养殖的期望。

村民孙虎如今就是养殖黄羊的一把好手,但回忆起刚开始养殖黄羊时的情景,孙虎也是一脸惆怅。

孙虎刚开始养殖黄羊时并没有那么顺利,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养殖场配套缺陷等原因,孙虎家的黄羊养殖最初效益并不好。幸而,在扶贫队员聘请的相关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孙虎学会了黄羊的养殖技术,驻村工作队还利用省市场监管局帮扶资金,投资2万元改建羊场,今年黄羊价格大涨,孙虎一家喜笑颜开。

“除此之外,如今的桥坝村还在大力发展金银花和茶叶产业,村里引进企业建立6万株金银花苗圃基地,已发展金银花 350亩,计划使用省市场监管局资金2万元帮助贫困户补苗,丰产期收入可达每亩8000至10000元。”崔涛如是说。

扶贫扶智助山里孩子走出大山

扶贫需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桥坝村老一代的村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村里的孩子从小接受教育,走出大山、摆脱穷困。

近年来,桥坝村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引导社会企业为桥坝小学师生捐赠4万余元的校服和学习用品;精心组织好红盾助学项目,去年以来,共资助18名考上大学的孩子走进大学的校门,为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助力。

“新村好呀新村好,高楼层层平地起,条条公路通四方;家家用上自来水,户户都是电气化;农业产业大发展,全靠党的领导好……”这些真诚的大白话出自桥坝村70岁村民吴贵荣之口。

耳闻目睹了近年来桥坝村着力于新村建设和产业培植协同推进,让群众住上了好房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的点点滴滴,深有感触的吴贵荣老人将自己的大白话谱成曲,形成了这首《歌唱新农村》,唱出了变化,唱响了未来。

“数说”脱贫成果

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辖8个社301户1091人,其中贫困户138户538人,2014年以前,人均年收入2500元。

2014年,桥坝村脱贫7户。

2015年,桥坝村脱贫39户。

2016年,桥坝村脱贫91户。

2018年,桥坝村脱贫1户,桥坝村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退出。

2019年,桥坝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将达1万元。

来源:消费质量报

原标题:《市场监管系统助力脱贫攻坚(二) | 贫困村迎来暖心巨变——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