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源抗美援朝老兵欧运林:17岁上战场,用生命传递情报

2020-10-26 20: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0月19日,记者在源城区龙尾坝见到了87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欧运林。回忆起7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岁月,他的内心依然澎湃,仿佛战争的画面就在身边。

87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欧运林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时年只有17岁的欧运林走上战场,成为了一名通讯兵,他的职责是及时传达作战指令及摸排周围地形与敌情。在执行任务时,他无数次躲避敌人的轰炸,将生命置之度外,只为将一线情报传达至上级,守卫阵地,为战争胜利创造先决条件。

革命热土孕育爱国情怀

1933年5月10日,欧运林出生于原河源县船塘镇老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欧阳海是中共党员,欧运林自幼便受到红色文化熏陶。欧运林所在的船塘镇老围村,素有革命斗争传统,自辛亥革命时期起,便涌现出大批爱国革命志士,先后为老围村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欧运林深受熏陶,立志为革命事业尽一份力。

1950年6月25日,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得知消息的欧运林无比愤慨,生怕中国人民经过长久斗争取得的胜利果实,再次被帝国主义摧毁。1950年12月,国家发出“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的号召,为了保卫祖国,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年仅17岁、一腔热血的欧运林毅然决然扔下农具,撇下安稳的生活,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不畏艰苦建立敌情联络网

1951年,欧运林所在的八团三营九连奔赴辽宁省丹东市集合,接到上级命令后,他与同一批志愿军步行13天进入朝鲜。刚入朝的志愿军因对地形极不熟悉,对敌情亦不了解,作战一时间难以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摸清敌情与地形,及时向前方队伍下达作战指令,援朝志愿军制定了周全的作战计划,欧运林等110名志愿兵被任为通讯兵。

“当时我们通讯兵是一个班驻守一个山头,主要任务是传达作战指令,摸排周围地形与敌情,成为人民志愿军作战的‘眼睛’。”欧运林回忆道。被任为通讯兵后,欧运林一头扎进山里驻守。此时朝鲜正值冬天,天气极为寒冷,坚守在阵地的欧运林,每天住在山洞里或躲藏在茂密的草丛中收集敌情。坚守在阵地的欧运林不适应朝鲜冬天的气候,其手脚长满了冻疮,每日忍受痛痒,难以入眠。

欧运林回忆道,作战时期食物也极度匮乏,每天只能用一块压缩饼干充饥,山间饮用水常被美军下毒,不敢随意饮用,只能靠植物里的水分解渴。点火取暖是禁忌,点火很有可能让通讯站遭受灭顶之灾,如被敌人发现,便需立即更换地点躲避敌人的飞机轰炸。

在欧运林及其他志愿兵的坚守下,志愿军的通讯系统及敌情网络逐步建立起来。志愿军有了“眼睛”后,美军接连遭受挫败。美军深知志愿军通讯网是志愿军作战的命脉,于是派出飞机轰炸每座山头,以摧毁志愿军的通信网,许多通讯兵都牺牲在美军的炮火之下。但欧运林不畏牺牲,坚决执行驻守命令。他在一次山头驻扎时接到上级命令,要去打探美军一支小队的敌情。由于美军拥有先进的照明系统,加上欧运林他们隐蔽不到位,他的亲密战友欧阳湖被敌人发现行踪,遭到敌军炮火的轰炸,欧运林看着自己的战友牺牲在眼前,自己也险些被子弹击中。他忍着悲痛,连夜带着情报奔向联络站汇报,他非常遗憾没能把战友的遗骸一并带回。

欧运林在一个山头一驻就是几个月,给前线作战的志愿军提供了数不清的情报,建立起志愿军至关重要的作战通讯系统及敌情网络,为志愿军躲避敌人猛攻的锋芒,取得一场又一场奇袭作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发扬革命精神投身家乡建设

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欧运林获得国家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三等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欧运林在朝鲜从事了3年的战后复产工作;1956年3月,欧运林退伍,组织根据其资历,将其安排在河源县水电站工作;1960年,心系家乡的欧运林决定回到船塘镇老围村生活。回到老围村后,欧运林被上级任命为老围村大队民兵营营长。其间,他多次组织和带领民兵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执勤、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并多次带领民兵到县里参加射击比赛等活动。

正是在众多像欧运林一样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志愿军的共同努力下,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守住了朝鲜,守住了新中国的安全。

退伍后的欧运林一心向党,深藏功名,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为家乡建设作贡献,支援农业第一线。此外,欧运林还教育后代,要发扬爱国精神,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其养育的两个儿子先后应征入伍,成为保家卫国的一分子。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欧阳瓒 通讯员:马义、李宇辉、吴金鸿

原标题:《河源抗美援朝老兵欧运林:17岁上战场,用生命传递情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