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仁化:让美丽乡村“颜值”永驻

2020-10-27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党员干部定期入村收集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党员干部携手村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村民自愿加入村级管护队维护环境,各自然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仁化县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效,从长远考虑、细处着手,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让美丽乡村“颜值”永驻。

整治后的夏富村广场。朱家强 摄

夯实基础 温暖村民心

日前,笔者走访丹霞街道最偏远的高联村,看到新铺好的硬底化道路连接高联村道直通八担丘村小组,村民喜滋滋的用运输车拉着自种的毛竹、稻谷、蔬菜出去卖。“修了路好!修了路拉货物都方便!”满载一车毛竹准备运去毛竹厂的老张说道。

谁曾想到,4个月前,这里还是狭窄、坑洼的沙土路,天晴扬尘、雨天泥泞,给附近群众出行带来不便。丹霞街道的领导干部到八担丘村等村小组开展“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活动中,倾听到村民的心声:“希望早日实现硬底化道路”。

农户门前平坦的道路。张仕明 摄

群众有呼声,干部有响应。丹霞街道、县爱卫办、团县委的驻村工作队及高联村“两委”集中商议,并组织召开村党员、村小组长及户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街道党工委统筹混凝土搅拌料,村党组织出一点、帮扶单位出一点的方式,铺建八担丘村小组、寨下村小组的硬底化道路。这个方案得到了村民的共同支持,村里的乡贤积极捐钱,施工时村民每家投工投劳,涉及路过地块的农户家主动让地。在村民的全心全力支持下,5月下旬,八担丘村小组的入村道、村内巷道完成建设,寨下村小组完成第一期道路硬底化建设。

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中,仁化县充分发挥“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活动载体及挂点帮扶单位作用,为各自然村修建村道、巷道以及开展绿化美化、路灯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出行条件整体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常态化清洁 乡村靓起来

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工作中,尤其注重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从县机关单位到镇(街)、村(社区)的党组织,结合开展“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活动,常态化组织村庄清洁行动。

挂点丹霞街道夏富村的帮扶单位县司法局,到村里开展清洁行动已持续2年多时间。“由局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每周到村里参与长效清洁行动,向村民宣传卫生习惯养成……干部们的行动感染了群众,有些村民拿来扫帚、锄头等工具,自觉参与到环境清洁行动中。”该县司法局驻夏富村干部陈如福说。

干部志愿者在夏富村开展清洁行动。彭静 摄

让陈如福啧啧称赞的,还有新修订上墙的《夏富村村规民约》。去年,县司法局请律师与村“两委”干部、村党员反复研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融入乡村振兴、法治自治德治精神等,新修订包含遵守村的有关决议和规定、居家整洁、圈养家禽、爱护环境、建房等九条要求的村规民约,并在村显眼位置设立了徽派特色的村规民约墙。如今,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规范整理好柴火、农具,圈养好鸡鸭……“约”出了好风气。

夏富村村规民约墙。陈如福 摄

据悉,截至今年6月,该县1043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为引导广大村民执行村规民约,各村在各镇(街)以及县文明办、县妇联、县总工会等单位支持下,还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美丽家园”评选、“最美保洁员”评比等活动,共评选出省级文明家庭示范点、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先进典型3150户,10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文明村创建标准。

建长效机制 乡村美丽更长久

每天早上,在夏富村,都有一批村民在扫垃圾,给花草苗木浇水,对村民乱堆乱放行为进行劝阻……样样在行!“有的是公司聘请、有的是公益性岗位,一个月有1400至2300元不等的收入!”村民李叔和6位贫困户劳动力是村里的管护组人员。

美丽夏富村一角。朱家强 摄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效,仁化县在村一级设立管护队伍,并出台《仁化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工作方案(试行)》、《仁化县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工作制度》等一系列长效管护机制,明确村庄卫生保洁机制、长效机制考评、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等方面的长效举措,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乡村治理工作,结合扶贫设立村级公益性岗位,用一定的酬劳让贫困户劳动力做绿化、卫生、道路、路灯、建房、文化室、“三线”、自来水及污水等“八大”管护员,打造了村一级永不走的管护队伍。

如今,仁化县村庄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的卫生意识随之提升了,鸡鸭满地跑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房前屋后变整洁漂亮了,一户户美丽庭院、靓丽居室应景而生,一个个乡村风景画。

原标题:《仁化:让美丽乡村“颜值”永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