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文兵卖菜记

2020-10-27 17: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张文兵卖菜记》

谷子科

“老张,今天手握这么多人民币,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想法?说不出来,就感到浑身有劲了,心情畅快多了!”老张用粗糙的大手抹了一把黑黝黝的脸,喜滋滋地说着。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陶赖高勒村蔬菜种植合作社里,果蔬销售经纪人正在哗哗地数钱,每停一次手,就将一沓百元大钞递给一位菜农,并要求其在花名册上签字摁手印。大红的手印,映衬出村民大红的生活。

老张今年50多岁,大名张文兵。当别人问起,以前想过种蔬菜能发家致富吗?他果断回答说:“绝对想不到!”再问他,咋能把蔬菜和反季节桃子种得这么好?他挠了挠头,有几分腼腆地说:“一靠设施、二靠科学种植、三靠打拼。但科学选种才是关键。”

老张是地道的陶赖高勒村人,一家四口人,总共五亩蔬菜地。过去种菜收益低,为了多挣点,这个身材结实、头脑灵活的杭锦汉子选择了外出打拼,经过商,搞过运输,打过零工。一年忙下来,挣得钱也只是刚够全家人开销。

转眼到了2012年,村里因土地征用,引进的一家企业修建了蔬菜大棚,并按户分配给村民们。听说老家正在干现代农业,老张思索良久,决定回村创业。在鄂尔多斯市科协的帮助下,老张克服了创业之初的困难,很快尝到了返乡创业的甜头。

时间在日出日落中流淌,种菜卖菜,重复着简单的生意,老张原以为能一直干下去。哪想到,好日子只维持了几年,原本热销的本地蔬菜被南方的大宗低价菜占领了市场。

这时,鄂尔多斯市科协党组书记赵峰提醒了老张:“必须要种别人没有的品种,而且是品质高的。这样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老张自己也意识到转型的时刻到了。

不知如何转型,不知如何下手。老张和一部分菜农将这个疑惑告诉了市科协驻村工作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与其坐下说教,不如带到蔬菜种植、营销先进地区观摩学习。在市科协的组织下,老张随队参观了山东、河北、陕西等省的蔬菜基地,又自费观摩了包头、呼市、银川等周边地区的蔬菜基地、营销市场,参加了许多关于蔬菜的农资展览,成品展销。学到些啥呢?老张沉思后一总结,就是八个字:稀有、应时、绿色、高效。

围绕着自己总结出的“药方”,老张盯上了市科协驻村工作队聘请来的设施农业专家组,请求他们为自己的大棚土壤进行测土配方,全面体检;开展病虫害生物技术防治,积极配合推广专家组引进的高产丰产新品种。几年下来,老张自己也掌握了许多技术,成为了当地的“土专家”。

在对大棚进行改造后,老张开始种植高效益的大棚水果。在市科协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市、自治区的农业专家经常来指导老张的生产,专家还与老张成了“微友”,通过网络微信指导生产,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他还计划承接现代设施农业综合集成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物联网实现一部手机操控,老张的蔬菜种植正在走上科技化、高效化的轨道。

老张卖菜记,其实就是无数个脱贫致富故事的缩影,他们铆足了劲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打开一片局面,在科技的助力下,沿着小康之路阔步前行。

来源: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原标题:《张文兵卖菜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