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脱贫攻坚的“毕节篇章”,精彩!

毕节发布
2020-10-27 23: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连日来,“纳雍、威宁、赫章拟退出贫困县市级初审”的消息,持续在毕节广大干部群众的“朋友圈”刷屏,虽然距离脱贫摘帽还有一段时间,但这样的喜讯对于毕节人来说,已然足够惊喜!

这标志着经过多年来脱贫攻坚的深入实施,经过收官阶段持续推进多轮“大遍访、大筛查、大整改”,有效补齐“3+1”保障短板后,纳雍、威宁、赫章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条件,毕节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指日可待。

这是乌蒙山人彻底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胜利信号!

这是毕节各族儿女“千年梦想今朝圆”的重要时刻!

千年圆梦的故事,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苦干实干、全力攻坚,始终一鼓作气、一战到底,不断在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中闯关夺隘、在同步小康的宏伟目标中凯歌而行的最好注脚,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即将撕掉,全面小康梦想触手可及!

站在决胜脱贫攻坚即将全面收官的关口,作为贵州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回顾“十三五”以来的圆梦征程,毕节有太多的精彩篇章值得书写。

壮大产业拔穷根

毕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让广大农民长期面对“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的广种薄收尴尬局面。

有人说:毕节之贫,贫在产业滞后。

如何拔掉穷根,是脱贫攻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素。

穷则思变。近年来,毕节充分利用特殊的气候条件、海拔落差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有利条件,按照“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紧扣产业“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聚焦关键少数、聚焦经营主体、聚焦主导产业、聚焦技术指导的思路,突出规模示范、产业示范、管理示范、效益示范,强力推动产业扶贫,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大批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乌蒙大地不断涌现。

威宁自治县牛棚镇冰心苹果压弯枝头

近段时间,在威宁自治县牛棚镇三河社区,成片的冰心苹果压弯枝头,到处是群众丰收的场景。

“我种了40多亩苹果,按目前市场价算,收入十五、六万元没有问题。”正在采摘苹果的果农范荣成高兴地说。

入秋以来,在乌蒙大地的山山水水间,这样的丰收景象随处可见。

这是“十三五”以来毕节千方百计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出的丰硕成果。

赫章县六曲河镇天葡庄园的葡萄

今年以来,毕节按照“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优化产能”的要求,以坝区农业为主攻方向,聚焦全市12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在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秋冬季农作物种植、造林绿化、畜禽补栏等工作,突出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黔货出山”等为重点,着力补足农业产业发展短板,持续推动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毕节全面落实“八要素”要求,累计调减低效作物434万亩,深入实施农业产业“55441111”工程,其中,全市发展500万亩马铃薯、500万头牛、400万亩特色经果林、400万亩蔬菜、10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茶叶、100万亩皂角、100万亩刺梨,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纳雍县骔岭镇雾翠茗香茶园

为更好联结广大群众利益,毕节通过抓实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出台专门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召开现场推进会进一步调度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推动贫困户和村集体“两个联结”一起抓、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两个效益”一起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两个基金”一起建,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培育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4254个,带动41.3万户贫困户入社、实现增收2.4亿元,村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到12.2亿元。

在抓实农产品销售上,今年以来,毕节多次组队到广州、深圳、重庆、泸州、宜宾等地广泛开展农产品推介和消费扶贫协作工作,推动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来自乌蒙大山深处的农特产品纷纷走出大山,走向国内外市场,为实现“卖得好”注入了动力。

易地搬迁挪穷窝

巍巍乌蒙山,壁立千仞,山石遍布。

在广大深山区、石山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勤劳、顽强,但“先天不足”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付出极大的艰辛后,仍然没能摆脱贫困的生活窘境。

2015年,作为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破题良方”,“五个一批”措施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而在“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中,易地扶贫搬迁被视为“挪穷窝”的重要一环。

“搬”,既是国家政策的“规定动作”,也是毕节脱贫所需的“自选动作”,更是32万深山区、石山区贫困人口的共同愿望。

“十三五”以来,乌蒙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动人心弦的史诗般大迁徙,32万各族群众挪出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穷窝。

大方县奢香古镇

10月21日,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大方县奢香古镇,广大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漫步花海梯田、闲逛商业步行街,感受久违的秋高气爽。

谁曾想,这个2016年启动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今不仅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学院、医院、福利院、敬老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成功打造成了一个集观光、旅游、体验、娱乐、餐饮、服务、购物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大方各地搬迁而来的2880户1.2万余人,正享受着“人在景中住”的惬意时光,成为多少人艳羡不已的生活。

这是毕节“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生动注脚。

2015年11月起,根据中央和省的统一安排,毕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政策导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千方百计培植后续产业,按规划、有计划、分年度实施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搬迁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推动易地搬迁工作中,毕节以大党建强化领导、以大服务推进融入、以大产业落实增收、以大宣传营造氛围,推动大企业倾力帮扶,在乌蒙大地上打响了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

恒大幸福新村配套蔬菜产业基地

为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毕节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趟出了一条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新路子——

赫章县探索“党建+积分”模式,按积分实行奖励扶助,激发了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加快了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的步伐;

金沙县实施“单位包栋,干部包户”政策,通过分析台账,进行“靶向治疗”,提高搬迁劳动力的就业精准度。

织金县探索创新分类组织、分类讲习、分类就业、分类服务、分类治理的“五分”工作法,强化安置点管理服务,切实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贴心服务。

......

如今,在毕节的版图上,1591个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自然村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139个现代化的集中安置点,32.48万各族群众已从各地大山搬出,开启了各自崭新的人生。

改善民生暖民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

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通过持续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毕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围绕打赢“113攻坚战”目标,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定“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决心,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国庆假期,坚守在岗位的驻村干部

为抓实收官冲刺阶段工作,今年国庆假期,纳雍县3400多名驻村干部坚守岗位,只争朝夕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心谈心,话党恩、算收入、谋发展,全面开展再走访、再排查、再巩固、再提升,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足准备。

毕节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全力补齐短板,通过开发“十大员”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和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实现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村通组公路近3万公里;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成6.1万户28.5万人搬迁入住任务;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73处,解决了149.7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住房整治,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09万户、老旧住房整治2.27万户;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政策,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赫章县野马川初级中学校园风貌

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毕节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入户访谈、集中宣讲等形式,开展各类政策宣讲,有效激发了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为确保到2020年,毕节所有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注入了“动力源”。

为坚决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毕节通过落实好“联县帮乡驻村入户”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一户一工作清单、一村一脱贫方案,完善产业扶贫清单、就业扶贫清单,确保产业或就业全覆盖。

海雀大道

为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毕节坚持“四个不摘”,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减,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撤,保持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的结对关系;开展已脱贫摘帽县“回头看”。建立健全返贫监测机制,及时开展补短板和回头帮;深入贯彻落实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精神,大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结合产业、教育、医疗、市场协作等需求,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帮扶协作落地见效。

斩穷根,撕掉贫困标签,千年梦想触手可及;摘穷帽,贴上靓丽名片,全面小康近在眼前。

阅读推荐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作者:孟性荣 图片为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资料图

原标题:《脱贫攻坚的“毕节篇章”,精彩!》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