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的画作,记录了20世纪整个美国社会的变迁史

2020-10-28 17: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有这么一个人,说起他的名字,绝大部分人都会感到非常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但他的作品却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插画艺术大师——诺曼·诺克威尔。

他有多火呢?

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社会意见调查项目叫做“盖洛普民意测验”,这个测验每年都会举行很多次,主要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方面进行民意调查。是各大新闻记者获得社会统计数字的重要来源。

在1973年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谁是当代最卓越的画家?”

诺曼·洛克威尔的得票率竟然高达82%。

可见诺曼·洛克威尔在当年美国民众心目中的艺术地位之高。

不止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有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故事会》,就经常用他的作品作封面。
——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1937年7月7日星期六晚》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眺望》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傀儡手》

其实诺曼·洛克威尔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和他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是分不开的。

1894年的2月3日,诺曼·洛克威尔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虽然家境颇为殷实,但童年时期的他却十分瘦弱,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他经常是行动最笨拙的那一个。

再加上内八字脚和近视眼,洛克威尔在和同龄人的体力竞争中几乎不占任何优势。

尽管身体外形方面的条件不如人,但是心存奋进的洛克威尔从来不甘落后于人。

他决定在身体条件之外寻求一个一技之长来弥补体能方面的不足。

或许是受到外祖父做了一辈子画家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的影响,洛克威尔对绘画方面表现出极强的欲望,12岁那年,洛克威尔便立志要终身当画家。

——诺曼·洛克威尔自画像

就这样,洛克威尔开始踏上实现志向的漫长路程。

在忙于学业的同时,洛克威尔开始想尽办法发展自己的绘画事业,从14岁时起,他就开始每周去综合美术学校参加训练和学习。16岁的时候,洛克威尔正式进入国家艺术学院就读。洛克威尔在那里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

没有人生活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洛克威尔也不例外,洛克威尔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父亲虽然在纺织公司做经理,但由于性格原因,他和父母的交流并不多,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独立的家庭环境,洛克威尔从小就没有过多的依赖家里。

在那些耐心学习绘画课程的时间之外,洛克威尔接手了好几份兼职来赚外快,他帮别人做邮童、做招待员、甚至帮别人搬画箱跑龙套来挣钱。

他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直到16岁时,第一次接到4张圣诞年历的定稿。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汤米的鼓》

或许正是这次机会给了洛克威尔在艺术领域暂露头角的机会,洛克威尔的绘画事业一路攀升,一年之后,他已经可以开始给书籍画整套的插图。两年之后,他可以靠绘画这一份事业的收入来养活自己。三年之后,他一跃成为了儿童杂志的艺术指导。而那一年,他只有19岁。

22岁的时候,洛克威尔成为了当时流行杂志《星期六晚报》的首席画家。

在接下来的47年里,他为《星期六晚报》创造了成百上千幅经典的封面作品。

在这些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上个世纪初期美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

或许是一次热闹的讨论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返乡海洋》

或许是一次严肃的课堂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老师的生日》

或许是一次温馨的相处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感恩节:剥土豆的母子》

或许是一个温暖的黄昏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留在家里》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物都是洛克威尔插画作品的核心。

他的绘画自成风格,笔下的人物或喜怒哀乐,或夸张自然,但都能明显让人一眼看出是出自他的手笔。

因为他的作品非常注重写实,虽然偶有夸张,但大部分都是根据现实情况创作。

这也是洛克威尔能一直成为社会新闻杂志首席画师的主要原因。

人们能从他的作品里,看到自己日常生活的缩影。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校长办公室外》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注射前》
有人用四个词来评价他的作品:“诙谐、幽默、生动、温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洛克威尔的作品经常会以孩童为主角。

或许是受到自己童年时期敏锐观察力的影响,洛克威尔笔下的孩童大都天真烂漫,治愈温情。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看月亮的男孩女孩》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惩罚》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照镜子的男孩》

甚至有一张还受到美国前总统夫人罗莎琳·卡特的特别喜爱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镜子里的女孩》

总统夫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就是洛克威尔的《镜子里的女孩》。

“画面上的姑娘深深地感动了我。孩子们有时向往自己成年,就像我们的艾米一样。”

洛克威尔的一生以孩童为主题的画作很多,连他自己都说: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画了多少个孩子……我猜,大概有几千个吧!可我依然乐此不疲。”

或许是因为绘画作品中的孩童元素过多,洛克威尔的艺术风格反而遭到一部分严肃派艺术家的质疑。

他们认为他的画作过于通俗,对社会和人物的描写过于甜美和理想化,缺乏艺术作品该有的批判精神。

他们更倾向于用“画版画的”来形容洛克威尔,甚至不愿承认他是一名真正的画家。

这样褒贬不一的情况直到1943年才开始有所好转。

1941年全世界都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美国虽然还没开始参战,但仍然时刻受到外部战争的威胁,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国会根据租借法案,把必要的武器装备提供给那些总统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国家。

为了号召民众一起反对法西斯独裁,捍卫国家的民主和发展,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大厦前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

演讲中提到了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人们将拥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在这次演讲中,罗斯福总统将很多原本政治化的概念内容明确成“四大自由”这一人类社会共同奋斗的基本目标,一下子鼓舞了很多原本认为外界战争形势与本国无关的美国青年。大家纷纷表示要凝聚起来为了国家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共同对抗法西斯反对独裁统治。

在这之后的第二年,洛克威尔经过七个月时间的酝酿之后,根据这次演讲的主题,创作了一组名为“四大自由”的作品。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信仰自由》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言论自由》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免于贫困的自由》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免于恐惧的自由》

在这组作品中,洛克威尔秉承着他一贯以来的艺术风格,用细腻而温柔的笔触将总统提出的政治概念描绘得仿佛民众伸手便可触碰一般真实而自然。

他这组图可以说是延续罗斯福的演讲,为美国社会的发展绘制出新蓝图。

这四幅图后来也成为洛克威尔的代表作之一。

其实,洛克威尔的画作除了反映美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主题之外,也有一些主题比较严肃的作品。比如同样非常出名的《我们共视的难题》,就是为了反对种族歧视创作的作品。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我们共视的难题》

明明是自由平等的人类,黑人小女孩却要靠警察的护送下才能躲开别人扔过来的烂番茄,去获得平等学习的权利。

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被画作中深刻的主题打动了,他向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提出请求,希望将这幅作品借回白宫展览一段时间。

这幅画后来也一度成为象征公民权利的重要标志。

洛克威尔一生非常高产,绘制出的作品也涉及到美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路边的流浪汉、送信的邮差、休憩的农民、热恋的情侣.....都可以成为他绘画的对象。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流浪汉和狗》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看手掌的女孩》

有人说他的作品记录的是20世纪整个美国社会的变迁史。

洛克威尔本人也曾经这样说过:“对我而言,美国人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都是艺术性丰富的题材,男孩子在空地上扑打苍蝇,女孩子在房前的台阶上玩牌,老人在黄昏里漫步回家,这些景象都能撩起我的情感。”

“我所能做的只是描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你放进作品中多少东西,观众就取走多少东西,你对笔下人物有兴趣,理解并热爱他们,那观众一定会产生同样的共鸣。”

虽然洛克威尔画作很多,但其实他对待每一幅作品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不管是服装、道具、模特、结构、光影、还是人物角色的造型和面部表情,洛克威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

洛克威尔晚年曾经创作过一幅以他邻居为原型,表现那些七嘴八舌喜欢到处说别人闲话的邻里关系。当然,为了严肃起见,表明自己描述的是这一种现象而不是针对哪一位邻居,洛克威尔还将自己和妻子的形象也加进了画作里。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流言蜚语》

1977年,已是83岁高龄的洛克威尔获得了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

在他去世后,美国著名权威杂志《纽约时报》更是高度赞誉他为“本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

虽然在那些严肃派艺术家眼里,洛克威尔甚至算不上是一位真正的画家,但是当人们在谈论艺术的本质时总会提到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的这样一句话: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艺术没有本质,它对你所处时代的人类的意义才是它的价值”。

这大概就是对诺曼·洛克威尔的艺术风格最好的诠释。

原标题:《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一定看过他的画作,他的神作,连奥巴马都忍不住借到白宫收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