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位驻村帮扶队长的“酸甜苦辣”

2020-10-28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赵书记不怕苦不怕累,每天为群众的事四处奔波。”“赵书记对人热情,没架子,我们有啥事都找她说。” 在陇南市西和县石峡镇坛土村,提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赵亚琴,群众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2018年8月,作为陇南市卫健委的一名干部,赵亚琴被组织选派到西和县石峡镇坛土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她顾不上家人和孩子,毅然背起行囊一头扎进小山村。两年多来,赵亚琴扎根农村,用一颗真诚地为民之心,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酸,对赵亚琴来说,是心酸和酸楚,也是对年幼儿子深深的不舍和亏欠之情。

见到赵亚琴时,她正忙着在电脑前整理贫困户的资料。坛土村村委会二楼的一间房,既是她的办公室也是宿舍。小小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洗漱用品外,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扶贫材料。

回忆起当初要来驻村时的心情,赵亚琴说,最放心不下的是3岁多的儿子杜润哲。赵亚琴的丈夫在陇南康县一中担任班主任和化学老师,赵亚琴带着小润哲在武都区工作,接到单位安排到坛土村驻村的任务时,谁来照顾孩子的问题让她犹豫了很久。经过与丈夫多次沟通后,她毅然把小润哲从武都转学到康县,交给了爱人后,全身心投入到坛土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

对于一个3岁多的孩子来说,突然间离开母亲,让他极不适应。每次赵亚琴回家,孩子总会紧紧地抱着赵亚琴。

“妈妈,天一亮你是不是又要走啊?”“妈妈不走。”

“那好,我们拉钩。”躺在赵亚琴的怀中,小润哲才安然睡着,在睡梦里,依然紧紧地拉着赵亚琴的手。

“妈妈,老师说一家人要在一起,我是你的宝宝,可是你为什么总是不在家?总是去西和?”“妈妈,为什么放学都是爸爸接我,别的孩子都是妈妈接?”“妈妈,你就不能再多陪我一天吗?”

回想起孩子当时对自己的一个个“质问”,赵亚琴眼中含泪。

因为丈夫是高三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忙碌,特别是晚上还要上课,小润哲常常被一个人锁在家里。在和儿子视频通话时,赵亚琴看到孩子孤零零在家里,作为母亲的她心如刀绞。

(接一版)

今年2月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赵亚琴在村上连续呆了20多天。当她回到家,小润哲拉着她的手,哭着非要跟她一起去西和。看着眼巴巴“乞求”自己的小润哲,赵亚琴心软了。“一起去可以,但没有零食,我入户你必须跟着我,而且不能影响我的工作。”赵亚琴向小润哲提出了要求。

“可以,妈妈你在哪我就在哪。”小润哲抹掉眼泪高兴地跳了起来。

“驻村一年半时间,我一直没有尽好当母亲的责任,亏欠孩子太多了。”赵亚琴说。跟爱人商量后,今年4月,赵亚琴将小润哲转到了坛土村幼儿园上学,自此“赵书记”身边就多了一名新“队员”。

甜,是蜂蜜的味道。对赵亚琴来说,坛土村群众脱贫后的一张张笑脸比蜂蜜更甜。

坛土村位于西和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全村共有5个社,常住人口159户680人,地形相对落差较大,山大沟深,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核桃和中药材等。2013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人口85户34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8.91%。

如何利用气候特征和便利的交通改变坛土村落后面貌,这是赵亚琴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她组织召开的第一次村社干部座谈会上,大家讨论认为,应立足本村气候高寒湿润、河谷温暖、高差悬殊的实际情况,坚持“长期靠核桃,中期靠花椒、短期靠药材、常年种油菜、外带搞养殖”的产业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坛土村三年产业扶贫规划》《驻村帮扶年度计划》。为了鼓励群众发展产业,她积极与派出单位协商,争取资金2万元,为全村165户村民购置花椒专用肥6.7吨。

赵亚琴还紧盯民生实事,在一件件“小事”上彰显责任担当。她为村里协调落实了价值5万元的健身器材,让孩子们在放学后有了健身锻炼的去处。从前村民们为了复印一张身份证要花半天时间,还要搭上10元路费去镇上拍照,对此,她在为民承诺事项中加入了“免费为全村群众复印、打印证件”一项,使大家免去了奔波之苦。为了保证夜间活动的安全,她与派出单位沟通,争取资金1.6万元,购置了太阳能庭院灯330盏……

赵亚琴的工作,坛土村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淳朴的村民不知如何表达感谢,便时不时把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瓜果提到赵亚琴家里。她不收,大家伙儿就说:“你给我们帮的是‘大忙’,这点儿东西是一份心意,留着给孩子解馋吧。”无论是萝卜还是酸菜,无论是蜂蜜还是香椿,它们都代表着群众对赵亚琴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苦,是黄连的味道。对赵亚琴来说,坛土村贫困程度深、自然条件差和群众内生动力不强就是苦,却也让她在驻村过程中苦中作乐、在“苦”中成长。

“我出生于农村,也在基层工作过。尽管如此,刚到坛土村时仍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赵亚琴回想起刚这里的情景,面对2018年29.4%的贫困发生率、面对占比可怜的产业收入、面对群众期盼的眼神,她感到非常无助,心里想到,我给村里带不来什么大项目,就算把工资全部搭进去又能干什么?可我已经来了,就有责任把这份工作干好,如果提前走,只能算是一名逃兵。

坛土村二、四、五社分布在五个山头,每次上山入户对体力都是考验。今年6月,刚刚入户完回到村委会,由于过于劳累,赵亚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等她爬起来一摸头才发现手上全是血。赵亚琴被紧急送到医院后缝了十余针,住院治疗了一周多,她又赶回了村里继续开展工作。

受到疫情影响,村民孟根房家里的蜂蜜销售并不理想。赵亚琴得知情况后,拍摄蜂蜜采收短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和朋友圈进行宣传,并联系亲朋好友购买,帮助孟根房解决了销售难题。孟根房说:“赵书记给我们坛土村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幸福,创造了很多致富条件。她这个人特别好,没一点架子,对老百姓体贴得很。”

为了提高村支部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她从“支部引领,合作社牵头”抓起,指导村党支部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为模式发展产业,鼓励村党支部领办的西和县玉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非建档立卡户2户,统一购置冬花种苗1500公斤,投入资金1.5万元,在全村种植冬花75亩,为保障脱贫攻坚“一稳收”打好了基础。

赵亚琴来自农村,深知农民群众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尤为关键。于是,她以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为目标,用贴近农村群众生活的语言,从“家风家规家训”“党员的权利义务”“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等方面讲党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宁争一口气,不争一口馍”的骨气和“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志气,逐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辣,是辣椒的味道,对赵亚琴来说,群众的不理解和面对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就是辣。

到村任职的第二天,赵亚琴带着笔记本开始入户走访。然而,村民们却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由于过去坛土村干群关系不紧密,很多村民对村里干部颇有微词,见到村干部上门,不少群众连门都不开,甚至还私下里编排嘲讽。

听到村民们传来的闲言碎语,赵亚琴心里有点委屈,但她又想:“组织派我来工作,我必须要进到群众家里。”

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拜访终于打动了村民的心。当她敲开村民孟转怀的家门,听着老阿婆述说自己的病痛和困难时,她一边流眼泪,一边替老阿婆擦眼泪,临出门时,还留了些钱;在孟田力家,看着他冻裂的双手,赵亚琴找出包里的凡士林,帮他涂上;在石珍子家,听说他前一个月被摩托车碰倒,伤了肩胛骨,忙问伤口恢复情况,是否需要帮忙办理医疗报销手续……一个月的时间,她走完了全部6个自然村的每一条路,走遍了未脱贫的52户建档立卡户,也了解了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状况,为有效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打牢了根基。

赵亚琴细致入微的工作,如同一缕缕阳光照进群众心里。她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她当亲人。平日里,赵亚琴入户开展工作繁忙,有时候误了接送孩子的时间,大家伙儿就会帮忙照顾孩子,等到她忙完赶过去,孩子都在村民家里吃过饭了。“这说明只有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对待,扶贫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赵亚琴说。

不久前,坛土村通过了陇南市市级验收,达到了退出贫困验收标准。这让赵亚琴感到很欣慰,她说:“脱贫攻坚工作是扎根于群众中的,只要心中装着百姓,用真情温暖群众的心、点燃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火焰,工作就一定能干好。”

来源:协商报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一位驻村帮扶队长的“酸甜苦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