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五邑记忆 | 这一个骨肉分离的故事,真的让人刻骨铭心!

2020-10-29 15: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信江门 ,作者网信江门

网信江门

聚焦江门网信工作,发布政务信息、传递行业资讯、弘扬先进文化,传播江门好声音。

编者按:为深入挖掘老物件背后蕴藏的华侨故事,进一步通过互联网传播、弘扬五邑华侨文化,在江门市委网信办指导下,江门新闻网、江门市网络文化协会精心挑选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代表性馆藏物件,通过短视频的传播、表现方式,让老物件“活起来”。

抗战时期,

海外华侨共有近800万人,

他们也为支援祖国抗战

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南洋,一位靠卖瓜子为生的

新会籍小商贩郑潮炯

为了给抗战募捐,

做出一件令人震惊的义举,

轰动了当时整个华侨界。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

“有国才有家”!

本期,我们联合

江门市博物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重现

“五邑记忆”

《新会籍华侨郑潮炯的爱国故事》

这是一个祖籍新会的华侨的抗日故事:一个在社会底层谋生的卖瓜子小贩,和妻子漂泊异国他乡,他们却做出令世人钦佩的义举——义卖瓜子,劝人捐款抗日救亡,仅5年时间,他就筹得义款18万多元!在吃一顿饭只要几毛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额资金,他却毫不犹豫把钱捐给南洋华侨筹赈总会。

然而,他后来做的又一个义举之事,更是轰动了整个华侨界,也激励了无数人的抗日救国之心!

郑潮炯,1904年出生于江门新会大泽莲塘的一户贫苦人家。17岁那年,他到香港谋生,后转到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在一间木板厂门前摆卖食品,勉强维持生计。

1938年,郑潮炯家乡新会沦陷,日军到处烧杀抢掠,郑潮炯父亲郑钜见日军要放火烧自己的家,便奋不顾身去扑火,敌兵兽性大发,开枪把郑钜打死在小巷里。

△日军进入江门城区的照片(1939年),资料图。

这个噩耗到了1940年才传到了马来西亚,当时郑潮炯万分悲伤。国恨家仇激发了郑潮炯支持抗日救国的决心,他化悲愤为力量,以自己的全部力量支持抗战救亡。

△江门市博物馆展厅一角,重现郑潮炯卖瓜子筹救国款的瞬间。

△义卖瓜子包装纸上的宣言:请同胞买建国瓜子,得款系救济祖国孤儿寡妇。同胞同胞莫忘国耻,予决定义卖到胜利为止。

义卖瓜子 筹款18万元

一家人却生活艰难

山打根是马来西亚沙巴州的第二大城市,从1937年开始,郑潮炯义卖瓜子的足迹遍及这里的每个角落,戏院、茶楼、商场、街市、码头、车站……从1937年到1942年,郑潮炯通过义卖瓜子,共筹集义款18万元,并毫不犹豫的交到南洋华侨筹赈总会。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饰演郑潮炯义卖瓜子的场景。

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十分支持丈夫的义举,她背着年幼的孩子,毫无怨言地卖水果养家。郑潮炯二儿子郑社心回忆,当时母亲在板厂那里卖面包、卖黄梨,切黄梨切到她手都烂了,那时候生活的甜酸苦辣都体验过。那时没钱买东西,只能到菜场挑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回家煮着吃。

郑潮炯当时不到十岁的大女儿郑月香也每天都和父亲一起到处义卖瓜子。郑月香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在山打根卖瓜子时是怎么吆喝的,“朋友啊,我做善事啊,救济(中国)打日本啊,多少钱你放进去(箱子)。有钱给多一点,没有钱给少一点。”

忍痛送走亲身骨肉 只为救国

震惊华侨界

1940年,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怀上了第5个孩子,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了3男1女4个孩子。在五子出生前,因为要奔波卖瓜子筹款,加上家里能捐的钱都捐出去了,无力抚养,郑潮炯怀着沉痛的心情决定把亲儿转送给别人。

那会钟彩合并没有当真,只当丈夫说笑。直到第五子生下3个月后,郑潮炯当真拿出一纸送养契约,钟彩合才明白过来,丈夫为了救国,真的连亲生儿子都送给别人了!

△郑潮炯送养儿子的合同,江门市博物馆馆藏。

当时的钟彩合难以接受,但是郑潮炯不断对妻子说:“没有国,哪有家?救国要紧呀!自己养孩子和别人养孩子都一样,都是中国人!”

其夫人钟彩合虽痛心,却也深明大义,也就忍痛点头答应。

△被送走的孩子郑社义

就这样,夫妻两人强忍住悲痛,把起名郑社义的这个孩子交给了赵家,刚满三个月的小社义就被养父抱走了,后改名赵超余。对方给的80元乳银没有经过郑潮炯和钟彩合的手,也直接捐给了筹赈会!

△捐款证明书,江门市博物馆馆藏。

随后,郑潮炯为救国骨肉分离的义举很快轰动了整个南洋华侨界,各地华人媒体争相报道。很多茶楼、商店、饭庄、药店都来支持他的募捐活动,郑潮炯从山打根出来后,到了西马,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激励了更多的华人华侨参与支援救国的行动。

△当时,当地媒体发布了很多关于郑潮炯义举的报道

29年后迟来的重逢

儿子:理解父亲

1945年8月,郑潮炯终于等来了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此时,被送走的儿子郑社义也已经差不多五岁了,他成了家人唯一的牵挂,他们从没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孩子。

1965年,在新中国侨务部门的帮助下,郑潮炯终于在广东肇庆有了郑社义的消息,几番书信往来之后,1969年,一场特殊的见面被安排在他们的新会老家。已改名为赵超余的郑社义对父母当初把自己送走的事一直耿耿于怀。

在了解真正原因后,郑社义多年的心结才慢慢地解开,一家人的走动也多了起来。赵超余(社义后来的名字)说:“没有国,哪有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我早就谅解了父亲的做法。”

△郑潮炯妻子钟彩合与儿子们的合影。后排左二为郑社义。

1984年,郑潮炯辞世,弥留之际仍不忘嘱咐妻子多回国看看社义。而钟彩合也不忘嘱托,先后7次回国探望社义。1987年,钟彩合80岁大寿的时候,郑社义前往新加坡为母亲祝寿时,拍下了这张难得的全家福。

△迟来的合影

后记

郑潮炯老人对当年的壮举一直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他的儿女们询问他为何卖掉幼子换钱援助祖国抗战?

老人总是回答:日本仔打来了,你们的爷爷在新会老家给日本仔杀害了,中国很危险,有国才有家,国家如果都没有了,我们只会成亡国奴!

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也总是不断纠正众人说法:“我们不是‘卖子救国’,我们是送子救国。社义是送给别人,换回来80元。”

两人的儿女说,老人心里其实一直很悲痛,多年来无法释怀。

2013年,郑潮炯妻子钟彩合生前接受采访时说,“无所谓了,给别人也是中国人,哪家养大都是一样,把儿子送回去,以后还可以打日本,有国才有家。”

△郑社心向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捐赠先父郑潮炯在抗日战争时期救国的文物及史料。(图中老妇人为郑潮炯妻子钟彩合)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送子救国”的年代已远去,但“有国才有家”却作为这个普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

△“有国才有家”是晚年杜义对那段痛苦经历的理解

(滑动查看)

展览活动预告

看完郑潮炯的抗日故事,是否还觉得意犹未尽?10月27日开始至11月,江门市博物馆将展出《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爱国故事绘本专题展》,并于展览期间推出一系列独具时代气息、形式丰富新颖的爱国主义主题系列社教活动,参与者更有机会得到精美的展览文创,请各位收下这份诚意满满的邀请函吧!

活动一 10月27日

郑潮炯主题社教活动之话剧欣赏《有国才有家》。

活动二 11月1日

冯如主题社教活动之飞机模型DIY制作体验。

活动三 11月7日

陈宜禧主题社教活动之皮影戏制作。

活动四 11月15日

举办陈少白主题社教活动暨衍纸体验制作活动

活动五 11月22日

司徒美堂主题社教活动之火漆印章制作。

活动六 11月28日

梁启超主题社教活动之话剧欣赏《少年梁启超》。

以上各项社教活动举办前,江门市博物馆将另发活动报名帖,欢迎市民前往【江门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报名,我们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等着你!

来源:综合江门日报全媒体(文/徐蓓蓓 视频/徐蓓蓓 龚静 演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网信江门

原标题:《五邑记忆 | 这一个骨肉分离的故事,真的让人刻骨铭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