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微世界| 明月铺满枝头的时候,他把富民兴陇的丰收果捧回了蒲岔村部的第二个家

2020-10-29 15: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明月铺满枝头的时候

他把富民兴陇的丰收果捧回了蒲岔村部的第二个家

——记静宁县李店镇蒲岔村

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邹力学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许多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党员、老干部主动请缨,以老当益壮的品格精神活跃在驻村帮扶的一线上。为人和善,平时乐呵呵,遇事不打退堂鼓的邹力学就是其中的一个。

邹力学,男,汉族,生于1964年3月,现年56岁。1989年6月参加工作,1987年8月入党,2009年12月调入平凉市静宁县司法局,任静宁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7年10月,受组织委托,担任李店镇蒲岔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成了蒲岔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

驻村工作以来,邹力学带领县司法局工会主席樊跟船、李店镇三名干部为工作队员的帮扶工作队一起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按照驻村帮扶的政策要求,他们吃住在村上,走遍了村上的山梁沟峁,田间地头,贫困家庭,摸清了蒲岔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现状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了三年帮扶的详细计划,逐年减少贫困人口,于2020年彻底实现了蒲岔村整村脱贫攻坚计划。

在老百姓眼中

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勤快人

2017年10月,邹力学同志接到县帮扶办通知,召集村支书王守泰、村文书王积玉、 7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对蒲岔村的整体情况、7个村小组的贫困现状认真调研摸排,逐一走访了全村197户村民,认真倾听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重点走访、多次走访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挖致贫根源,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制定帮扶计划,谋划产业布局,逐一掌握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因户因人制定脱贫计划。3年时间里,邹力学、樊跟船、李店镇三名帮扶队员吃住在村上,蒲岔村的村部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说起静宁南部偏远乡镇西南部的蒲岔村,不知道的人一听,就是一个村名,其实不然:从镇上出发,车行十几里,才到村口的第一个村小组:总门,既是这个村的总出口,也是7个村民小组的大门。其实,蒲岔的每个村小组都隔着几道梁,走起来很远,如果有事,一个号子喊不起来,各村小组的炊烟互不相望,像是一山连着一山的好几个村。蒲岔村部所在的位置,紧挨着小学,杜大湾一组、杜大湾二组、油伏上组、油伏下组、大湾组、蒲岔组、总门组7个村小组的小学生都在这里读书。每天天不亮,家长们送自己的孩子到校上学,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村民们总能见到邹力学和他的工作队员的身影,学生娃们亲切的喊他邹爷爷。几年来的走村入户,出谋划策、出资帮扶,村上的群众对于邹力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乡里乡亲的家长里短,矛盾问题,也都愿意请他来做中间人,调解调解,气顺了,纠纷也就自然解决了。他在走村入户的同时,把党的富民政策宣传到妇孺皆知,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家庭中,让帮扶对象富起来的同时,也成了群众心目中的贴心人,勤快人。

在贫困户眼中

他是一个明察秋毫的细心人

邹力学认为,要搞好脱贫攻坚,必须要精心调研,首先要靠村上的主导产业,其次是把不同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找出来,对症下药。在调查村上扶贫状况的时候,他手里总拿着一个小本本,谁家的苹果种植多少亩,挂果的多少,幼园多少,片红多少,条红多少,用的什么肥料,都一一记录下来。并认真查看村上的自来水,照明用电、硬化路、沙化路,通信网络,仔细拍照。

蒲岔村全村村民1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2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是缺资金、缺技术、因病、因学、五保、残疾;其中因学致贫6户30人,因病致贫7户32人,因资金致贫9户42人,缺技术致贫10户38人,缺劳力致贫5户6人,因残致贫4户13人。其中,部分群众栽植果园较迟,经济收入较少也是重要的致贫原因。这些统计数据的背后,是邹力学带领他的帮扶队员一遍又一遍入户调查的结果,要消除乡亲们的顾虑,避免因精准识别不到位导致遗漏,引起部分村民的不满,必须一遍一遍的过。找到致贫原因后,邹力学积极衔接县、乡两级政府,通过解决惠农资金,落实教育扶贫、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政策,帮助因缺资金、因学、因病致贫的农户走出贫困,指导新栽植苹果幼园套种蔬菜、瓜果、油料作物紫苏,解决了苹果幼园收入少,无法脱贫的问题。

在村“两委”班子眼中

他是一个善于谋划的精明人

在蒲岔村的这几年,村支书王守泰和“两委”班子感觉最明显的是,以前种苹果,搞主导产业,一窝蜂,别的村干什么,他们就跟着干。驻村帮扶工作队一来,他们的思路就变了。邹力学认为:虽然,蒲岔村的大多数农户以多年种植苹果为主导产业,确实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

经过充分的调研,邹力学这么做,在基础设施方面,他协调县司法局拨付专门资金打通了田间地头的断头路,让苹果运出来,农资运到田间地头。在产业发展方面,他提倡在幼园套种紫苏、瓜果的同时,做好幼树的整形修剪,弥补短期损失;把秸秆、树叶深埋还田,提高果品有机质,作为将来发展的长远计划,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还协调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每月组织果园培训,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在果品销售方面,邹力学衔接静宁县融媒体中心建立了蒲岔村“易佳果”销售网店,通过顺丰包邮的方式,将蒲岔的苹果从枝头,直接发货到消费者手中,既提高了静宁苹果的知名度,又增加了果农收入。

三年的驻村工作,让邹力学同志在蒲岔村扎下了为民富民的根,为蒲岔的长远发展,良性发展找对了路子,和他的帮扶对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成为让他难以忘怀人生的宝贵财富。

著名诗人汪国真在他的《山高路远》里这样写:“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条帮扶的路,让多少踌躇满志的共产党员找到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新征程,实现了人生的新境界,作为一名知天命,年近花甲的老党员,邹力学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着实又拼了一把。

来源|平凉市司法局

编辑|甘肃省司法厅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微世界| 明月铺满枝头的时候,他把富民兴陇的丰收果捧回了蒲岔村部的第二个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