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阅读在上海⑥|上博的“最后展厅”,文物的“永远展厅”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2020-11-13 08:5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艺术阅读在上海”系列,以艺术板块为切口,观察上海不同形态书店、艺术机构的艺术阅读部分。

上海博物馆策划的特展几乎都是文化艺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上博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做一个展览,都要有一本图书,而且在开幕当天一定要拿到手。”这也是当年马承源和汪庆正两位馆长在任时定下的规矩,如今已成惯例,几十年来,但凡有特展开幕,图书与图录从未缺席,即使展览结束了,这些因展而生的图录与众多文博艺术类图书在上海博物馆商店仍然一直受到欢迎,那里也被定位为——上博的“最后一个展厅”。

一些图录因其编印出版的不惜工本与精美更是被业界称为传奇,如2004年配合上博“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出版的《周秦汉唐文明特集》 (综合卷二册、法门寺卷、壁画卷,全四册),“这套图录也早已超越图录价值本身,可作为真正史料留存。比如当年在唐代墓道所摄的《马球图》壁画,出土后由于保存环境的改变大量褪色。如今壁画《马球图》实物与当年已经大相径庭,而图录留存下了《马球图》当年的面貌。”

上博展厅

 

《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

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从上海博物馆展厅出来,往南门出口走,经过两面上博捐赠者和资助者姓名墙,右侧即是上海博物馆商店。商店于1996年对外经营,在筹建上博新馆时就被纳入规划。跟时下新兴的美术馆商店的业态相比,它的陈设略显陈旧。然而放在1996年,开设一个这样的商店,在国内文博界都算走在前列。

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中心产品开发部缪慧玲对澎湃新闻介绍,上博在建造人民广场新馆之时,时任馆长马承源和副馆长汪庆正就考虑到要借鉴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海外博物馆先进的服务理念,依托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和展览资源,打造这样一个艺术品商店,其定位是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在当下,观众早就习以为常,几乎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都会设置这样一个空间,观众从展厅出来,能有一个流连、回味乃至情绪过渡的空间。

“上海博物馆商店在布局时,入口处先设书店,通过‘书香’循序过渡到后面的文创区。别小看这一跨步百来平方米的空间,容纳了3000余种图书。”缪慧玲介绍说,其中约30%为上海博物馆自己的出版物,具有鲜明的博物馆特色,另有70%为从外面精选引进的文物、考古、艺术类书籍。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商店内的艺术书籍

上海博物馆自己的出版物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块为上博出版摄影部主导的学术出版,比如文物精品图册、文物考古研究文集、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和历次特展的配套图录,这部分出版物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性,同时注重文物图版的精美呈现;第二块为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编的教育读物,形式多样,多数选题都是围绕和依托展览所做的导览或大众化解读,以完整观众参观体验,受众为具有一定文化积累的中青年群体。近几年教育部策划了不少风靡的教育读物,如以手绘文物形式呈现的《手绘文物世界史》、博物馆绘本系列之《元青花》、《玉器》等,有对上博特展的一些学术拓展如《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壁上观——细读山西古代壁画》、《大唐宝船——黑石号沉船所见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与艺术》等;第三块是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开发的游戏书、绘本读物等,其定位为儿童与亲子读物,比如拿起来放不下的《文物游戏书》、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系列之《探秘古画国》、《青铜国》、《乐游陶瓷国》等。

上海博物馆策划的教育读物

《大唐宝船——黑石号沉船所见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与艺术》

《大唐宝船——黑石号沉船所见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与艺术》内页

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系列之《青铜国》

博物馆商店在20余年的经营过程中,也曾顺应形势,多次调整其经营策略,留下浓浓的时代印迹。从1996年到2007年,这是书店经营最好的“黄金十年”,这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图书购买方式有限,书店基本以经营艺术和考古类图书为主,此时从文物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更名故宫出版社)和专业美术出版社进的图书都很畅销。同时作为上海的文化地标兼“4A”级旅游景点,大量外宾涌入上海博物馆参观,书店除了经营学术性、艺术类书籍,也担当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的窗口,书店上架很多多语版图书,英文、日文、法文……除了介绍上海博物馆,也宣传上海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形形色色的外文书籍

“那时法语版的图书比英语版的畅销,因为法国人热爱艺术和读书,美国人则喜欢购物,我们商店最早销售的文创——‘复刻’文物,美国人是整车整车往回运,有时候人还在外面旅游,买的文创已经运到家了。”“那种比A4纸略小,定价在10美元的‘旅游手掌书’和定价2美元的精美文物明信片是那个时代不折不扣的‘网红爆款’。”缪慧玲说。

1990年代末很受国外观众欢迎的精美文物明信片

2008年以后,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外观众的购买力下降,图书和文创商品的销量都出现下滑;2010年以来,包括博物馆书店在内的实体书店又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博物馆书店受限于规模和书籍价格等因素,销量下滑更厉害。“这时我们的商店做出策略调整,我们认为上海博物馆书店的特色在于博物馆自己的内容和文化资源,必须要有博物馆‘自产’的图书,于是更加重视跟博物馆的衔接,基于博物馆的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开发图书和文创,做真正意义上‘最后一个展厅’,通过这种方式达成多角度、完整博物馆的参观体验。”缪慧玲说。

上海博物馆商店文创区

25年来,上海博物馆商店就像一扇微缩的窗口,对外见证世界经济、文化、时局的变迁,对内则跟随和反映了上海博物馆和文博界发展的每一个步履。

从未缺席的特展图录

在上博书店的图书陈列架上,一字排开的特展图录更像一部时光机器,勾勒着这20余年间上博办展的轨迹,它们也是展览在纸上的延续。

上海博物馆各种特种图录

上海博物馆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做一个展览,都要有一本图录,而且在开幕当天一定要拿到手。”这也是当年马承源和汪庆正两位馆长在任时定下的规矩,如今已形成惯例,几十年来,但凡有特展开幕,图录没有缺席过。

特展图录内页

从学术性、时效性和图录的质量而言,上博的特展图录在业界都是有口皆碑的,甚至开创了不少先例,这跟上博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将编辑工作做在前头有关。2002年,上博联合故宫和辽博举办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古代书画展“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出版特四开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305*420mm)为开创版本,定价6000元;2003年配合“《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出版了《淳化阁帖最善本》(全四册)原大影印版,印数1000,定价6000元,如今已“奇货可居”,在旧书交易平台上溢价数倍出售。

《淳化阁帖最善本》(全四册)原大影印版

《淳化阁帖最善本》(全四册)原大影印版内页

2004年配合上博“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出版的《周秦汉唐文明特集》 (综合卷二册、法门寺卷、壁画卷,全四册)定价15000元,一套四册图录就重达35公斤,为方便购书者搬运,买书赠拉杆箱的举措也算史无前例的了。据时任上海博物馆出版摄影部主任王运天介绍,当时做这套图录是不惜成本的,图录出来后,文物借展方陕西方面非常高兴,给他们运去500套图录后免去了展览的借展费,这几乎也是前所未有的。

《周秦汉唐文明特集》内页 秦 一号铜车马

《周秦汉唐文明特集》内页 秦 二号铜车马

“他们高兴呀,从来没有人这么系统地拍过它们的文物。我们带了一个10人的专业摄影团队到西安拍摄文物,整整两个月,每天拍摄十几个小时,拍他们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何家村窖藏金器、法门寺地宫文物、各朝墓葬壁画。”王运天对澎湃新闻说,一般的图录就一张文物正面或侧面照,很呆板,我们运用灯光,从不同角度,各个局部放大拍摄文物,最大限度得还原文物。”

 《周秦汉唐文明特集》内页 唐 伎乐纹八棱金杯

《周秦汉唐文明特集》内页 西周晚期 四十三年 逨鼎 

事实上这套图录也早已超越图录价值本身,可作为真正史料留存。比如当年他们在墓道所摄的《马球图》壁画,因后来褪色,图册因此就留存下了《马球图》当年的面貌。

收录于《周秦汉唐文明特集》中的《马球图》

王运天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看《周秦汉唐文明特集》,需要申请,并由导师陪同,工作人员戴手套帮助翻阅,足见他们对此图录的重视,他们认为这套书是中国自1949年以后,出得最好的文物图录之一。”

包括当年原大影印版《淳化阁帖最善本》(全四册),采用的是与淳化阁帖厚度相仿的日本艺术纸印刷,在装订上采用传统的册页装订,成书以后还在切口的毛边做旧。图录出来的整体效果很好,定价6000元依然大受欢迎,如今只能在图书二级市场高价求购了。

 《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集》

《法书至尊——中日古代书法珍品特集》

从2002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适逢上博50周年和60周年馆庆,重磅展览接踵而至,那些高码洋、大开本的特展图录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出版,相继出版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周秦汉唐文明特集》《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集》《法书至尊——中日古代书法珍品特集》《淳化阁帖最善本》原大影印等。之后又陆续出版《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2012)、《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2015)、《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特集》(2019)等,这类特四开或正八开的图录包含文物多个局部放大照,主要为了满足研究者需求;在大开本之外通常还会出再出一个普通版,售价两三百元上下,价格相对较低,携带方便,主要满足普通观众需求。比如当时也出版了普通版《淳化阁帖最善本》图录,售价150元,更受大众欢迎,陆续加印好几版;去年举办的董其昌书画大展也出了大开本和普通版,俗称“大董”和“小董”,分别面向不同受众。

上海博物馆出版摄影部主任陈凌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上博的图录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图片的质量,用到的图版是等级最高的,此外虽然是配合展览内容,但每次图录前都会配之以一些论述性的学术文章,兼顾普及性和专业性。

《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

2012年,随着上博60周年馆庆大展出版《翰墨荟萃》后,就较少再出那种大开本、高码洋的图录了。“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大开本的图录虽然很有收藏价值,但是它定价高,而且很重,不是很方便阅读,现在特展图录走比较亲民的路线,基本上返璞归真回归小开本。”陈凌说。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

除了特展图录,自1960年代以来上海博物馆出版了不少有学术含量的著作,如《上海博物馆藏画集》、《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等。

陈凌介绍,上海博物馆的学术出版物还包括藏品研究大系、典藏丛刊系列、学人文丛系列等。藏品研究大系是上博在2002年50周年馆庆之际策划推出的一个系列,旨在以图文并茂形式形象地揭示各类文物的内涵,研究者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出一卷,因而该系列推进完全急不得,目前为止出版有《中国古代封泥》、《中国古代纸钞》、《中国古代玉器》、《明代官窑瓷器》、《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中国古砚》、《明清竹刻》7本。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之《明清竹刻》内页

典藏丛刊是基于上博馆藏的梳理,主要以公布上博馆藏、打造传播中国文物的优质资源库,比如新近出版的上博研究馆员刘一闻编撰的《上海博物馆藏楹联》;《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亦属于典藏丛刊系列,采取上博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新模式,是近年来金石碑贴出版领域的一项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皇甫诞碑》

 《上海博物馆藏楹联》

《董美人墓志》

学人文丛系列是博物馆专家研究成果的集大成,更像专家的自选集,比如已经出版的有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陈佩芬主编《中国青铜器纹饰》(中西书局),上博研究馆员孙慰祖的《玺印封泥与篆刻研究文选》等。

 《孙慰祖玺印封泥与篆刻研究文选》

各种研究文集

“相较特展图录,学术文丛系列的印数更少,主要针对博物馆从业者,相关专业的学生,比较专精的爱好者,更多是承担一种学术公布或者为学术服务的作用。”陈凌说。

上海博物馆东馆效果图

未来,上海博物馆商店和艺术书籍将走向何种定位?

有着25年经营历史的上海博物馆商店也面临着转型和开拓。上博方面告诉澎湃新闻,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后,博物馆商店包括艺术书店也会以更崭新的面目示人。未来上海博物馆商店很可能会是一个文化综合体,融文创产品体验空间、艺术书店、图书阅览、互动活动甚至是茶歇、主题咖啡厅等空间等为一体,所呈现的方式是开放式的,或者空间中有分有合……以此盘活博物馆文化生态。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