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治建设 | 酒泉:党建引领促发展 法治乡村谱新篇

2020-11-04 1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法治乡村建设

正当时

酒泉市在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真正让基层群众享受普惠法治,切实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突出政治统领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酒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坚持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法治乡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各级法治建设总体规划来统筹谋划部署,确定重点任务,层层压实压紧责任,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具体落实、村自治共建的法治乡村责任体系。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各类群团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志愿服务团队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乡村治理体系,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社会组织,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治乡村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突出组织核心

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大力弘扬“铁人精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群众共享法治乡村建设成果。

优化村党组织班子配备。率先在全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试点,把法律知识测试纳入选拔内容,公开选拔招聘11名事业编制专职村党组织书记和100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积极推进书记、主任“一肩挑”,全市435个村实现了100%全覆盖。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审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两委”成员256名,并全部补齐配强,为依法治村夯实基础。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紧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趋势,在运行良好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电子商务机构、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

优化依法治理体系。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民主”落到实处,对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进行实施,积极探索“事务大家评、管理大家议、决策大家定”的乡村自治格局。

优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推行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乡村治理网格上,注重从2.1万名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中发展党员,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基础、法治建设为支柱、各类资源联动的运行机制。

突出法治为本

坚持筑牢法治乡村基础

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健全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提升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建成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9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03个,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达到全覆盖。配备384名法律顾问,建成697个“法律顾问佑万家”微信群,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最基层,有力推动了村务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认真落实酒泉市《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宣传的实施意见》,发挥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指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宪法、党纪党规、生态环保、金融投资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以案普法,以案释法,着力破解肃北县、阿克塞县边远牧区普法难题,常态化、多样化、精准化送法律知识到乡村,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用法治护农、用法治强农、用法治兴农。

重点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以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农民党员、农村经营大户、农户户长为对象的“法律明白人”培训,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服务大局普法行”“百名律师百场讲座万众受益”等特色普法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法治讲座554场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78场次,印发宣传资料25.7万份,受教育干部群众达70多万人次。

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按照“保证质量、发挥实效、示范引领、动态管理”的原则,依据“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指导标准,对已创建的8个国家级、78个省级、25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检查督导和复查复核,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人民调解网格化,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与活力网格无缝对接。推行“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实现了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服务管理到位。今年以来,全市共调处矛盾纠纷10056件,调处成功9700件,成功率为96.5%。受理法律援助956件,受援群众1015人。平安乡镇、平安村和平安家庭覆盖率分别达97%、90%和85%。

突出文化浸润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原则,倡导新风真、善、美,提振村民精、气、神。

加强法治文化渗透。注重法治文化与精神文明、日常工作、民俗乡土文化相结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乡村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法治公园、广场、长廊、家训馆等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为广大农民群众搭建实体学法平台。

加强道德文化熏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固定党日”、冬季集中教育活动、农民文化艺术节、“法治扶贫”十项行动等为活动载体,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有效推动德孝文化进村入户。

加强村规民约修订。由基层党组织主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指导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团,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自觉抵制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传播正能量,切实让健康现代的文明在乡村蔚然成风。

突出“党建+”融合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的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聚焦乡村振兴新形势,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农民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以党建品牌打响产业品牌,示范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党建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打开新局面。截至目前,累计建立产业带动型、能人引领型党组织1022个,培树先锋富民示范户1万多户,建成先锋富民产业基地500多个。

坚持法治思维导航“产业兴旺”,在谋求产业发展振兴过程中,完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提前介入机制,当好法律顾问和法治导航员,发挥预警性纠错作用,将违法性涉农产业拒之门外,护航合法性优质产业在乡村大地开花结果。今年以来,乡村法律顾问提供产业合同(协议)审核把关、提出法律建议509条(件),为群众维护经济权益、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戈壁生态农业、优质林果业、制种产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坚持法治手段保障“生态宜居”,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组织乡村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督导乡村开发严守生态环保红线,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新环境提供法治化保障。

来源|酒泉市司法局

编辑|甘肃省司法厅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法治建设 | 酒泉:党建引领促发展 法治乡村谱新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