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真实到故事:布鲁范德和“都市传说”三部曲

2020-11-06 14: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0年10月31日晚7点,在这个万圣节的前夜,位于郎园Vintage的荟读空间举行了一场符合节日气氛的活动——从真实到故事:布鲁范德和“都市传说”三部曲。

“魔宙·都市传说文库”由三联·生活书店和魔宙联手打造。第一本《消失的搭车客》于2018年一出版即收获了大批读者的喜爱;今年8月,第二本《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问市,这本民俗学经典以全新面貌推出,引起民俗学界和民俗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酝酿中的第三本《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订版)是该系列中最重量级的一本,首次引进中文版,预计于今年年底出版。

本次活动既是回顾前两本书的精彩内容,也是向读者介绍即将到来的“大部头”。嘉宾是《都市传说百科全书》的译者张建军,以及自由撰稿人灰土豆,由魔宙的编辑王大宝担任主持。

“都市传说先生”布鲁范德

与中国的缘分

荟读空间集阅读、休闲、社交于一体,活动场地的座位为半环形的木质阶梯,读者错落地坐在阶梯上,有种围在篝火旁听故事的奇妙感。在主持王大宝简单活跃现场之后,译者张建军率先打开了话匣,聊起了他与布鲁范德——这位“都市传说”三部曲“背后的男人”——的相识历程。

哈罗德·扬·布鲁范德是美国民俗学界将都市传研究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被称为“都市传说先生”“民间侦探”,而张建军的导师李扬,则是最早将都市传说概念和布鲁范德引进中国的民俗学学者。张建军回忆,他在读研究生时,当时国内关于都市传说的研究还很少,他读了李扬译介的《消失的搭车客》(2006年版)之后觉得很有趣,便提出将硕士论文题目定为布鲁范德的都市传说研究,并在论文中翻译了“故事类型索引”。今年张建军还发表了一篇关于布鲁范德的论文,他从研究生三年级直到今年博士毕业,一直都在做《都市传说百科全书》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本书是他和导师以及师弟师妹共同努力的成果。

这三本书中,《白头鹰的隐形羽毛》在美国最早出版(原著题为《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接着是《消失的搭车客》,这本书原本面向的是民俗学专业的学生,但因为内容有趣,在普通读者中也流行起来;此后布鲁范德又撰写了若干关于都市传说的著作,《都市传说百科全书》是最新的一部。如果说《消失的搭车客》是布鲁范德在都市传说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那么《都市传说百科全书》便是他的收官之作。

中国有都市传说吗?

“传说”作为民俗学术语存在已久,而布鲁范德把“传说”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传说不仅是古代的故事,在当代社会中,那些跟日常事务相关的、看似不可信而人们却愿意相信的离奇故事,也是传说的一种,即“都市传说”(Urban Legend)。都市传说不仅在美国广为流传,在中国、欧洲、南美等世界各地都十分常见,很多故事虽然在时间、地点、人物及其他细节上会有变化,但其内核和叙事的模式是相似的。

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盗肾”,该故事是一则某人昏迷后醒来发现肾脏被偷走的假新闻,最早起源于美国,但后来这个都市传说流传到了中国等其他国家。张建军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时空错置”例子:他曾经一度以为香港明星“肥猫”(郑则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去世了,然而现实是“肥猫”一直活跃在影坛。其实,这个看似非常本土化的都市传说,在《都市传说百科词条》中能找到对应的词条,即“名人之死”。王大宝提到自己听说过的一个都市传说:朋友去东南亚旅游,在畸形秀中发现了失踪已久的亲人。而这个传说在书中亦有对应的词条。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游戏、电影、文学等各类流行文化中也能见到都市传说的身影。谈到都市传说无处不在的原因,灰土豆从创作者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都市传说作为易于传播的故事,有其固有的元素、结构和叙事技巧,如能拆解并加以运用,则能更迅速有效地吸引住观众,因此非常受创作者的欢迎。比如经典的恐怖电影《贞子》,其中两个元素——公寓中闪现的鬼影,半夜电视短暂花屏后出现恐怖画面——在都市传说中都不是新鲜元素。灾难片也有惯用的都市传说元素,比如世界末日的特定时间(如《2012》的设定就是玛雅人历法中的世界末日),政府为保护富人区而牺牲穷人区的阴谋论,等等。

人们为什么喜欢讲述

都市传说?

都市传说往往情节离奇,可信度不高,那么为什么人们会选择相信并热衷传播呢?张建军提到了几个原因。首先,当代社会中充满不安全因素,都市传说反映了人们因此产生的担忧和恐惧。这些大概率不会发生的骇人故事,一旦发生就是致命的,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也是为什么都市传说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本地、身边,由认识或间接认识的人来讲述。而人们之所以喜欢讲述神秘力量导致的死亡,潜意识中是想解构对未知和权威的恐惧。

其次,都市传说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它有一定发生的可能性。有的都市传说是源于真实事件,有的甚至会演变成真实事件。澳大利亚就曾经发生过商场的草莓里藏针的恶性事件,而此类事件在都市传说中已经被反复叙述过了,比如万圣节糖果里被放置了刀片、公交车坐垫上插针的新闻。很多时候,都市传说的讲述者是为了提醒听者,让他们注意安全。

都市传说的类型非常丰富,恐怖惊悚只是其中一部分。都市传说作为聊天的填充剂、茶余饭后的谈资,反映了人们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变化的微妙感受,解释了现代人在城市中生活的麻烦和困境,具有鲜明的现代元素。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奶奶想找地方把刚死的宠物狗埋了,她将狗的尸体装进手提袋,在过地铁闸机口时有一个小伙子主动帮忙,结果他是个小偷,拎起包就跑。张建军认为这个故事反映了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曾经简单的事变得棘手、纯朴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的普遍状态。

都市传说的研究价值

布鲁范德自己曾说过,他研究都市传说的目的,不是揭露故事的虚假性,而是思考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讲述这些故事,试图摸清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社会现实。

张建军认为,布鲁范德开启了美国民俗学研究的新局面,经过他的拓展,美国民俗学的研究发生了两个方面的转变:从关注过去到关注当下,从关注“人民”到关注“人”。以前美国的民俗学研究是指向过去的,探究的是民族意识和国家政治层面的叙事;而布鲁范德更倾向于关注当下,研究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民是集体性、政治性的名词,人民是有力量的、无所畏惧的;而人有七情六欲,有现实的烦恼,有人性的弱点。新时期的民俗学与当代民众之间的对话更为深入了,更贴近真实的“人”。

张建军还提到,布鲁范德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创新,跟他新闻系出身是分不开的。布鲁范德早年看了很多报纸,时间一久便发现报纸上有许多雷同的故事。后来布鲁范德师从多尔逊,开始搜集流传在当代生活中的都市传说。布鲁范德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特点和社会痛点,加上文笔流畅通俗,因此他的著作不仅在民俗学界影响很大,而且广受大众读者欢迎。可以说,布鲁范德为民俗学如何走进当代生活、保持活力,提供了一个指引。

对于搜集、讲述、研究都市传说是否有意义的问题,王大宝身为魔宙的编辑也有很深的感受。魔宙作为一个产出都市传说、半虚构社会新闻的平台,曾收到很多质疑他们传播“谣言”的留言。但王大宝认为,都市传说不仅有虚假的一面,其背后是有一定的道理和规律的;而魔宙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讲述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揭示人们内心的焦虑、恐惧和隐秘之处,且起到一定的现实警示作用。

图书介绍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

即将出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