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扁担”挑来幸福生活

2020-11-05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秋收季,稻菽香。

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玉米大田一片金黄。“顶住了伏旱、三场台风和降雨,玉米没有倒伏,表现跟去年一样好。”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表示,今年还是丰收年。

田间生长的是希望,粮仓充盈的是喜悦。辽沈大地,万顷良田,农耕文明福祚绵延,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

一组数据为佐证。“十三五”以来,我省第一产业产值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对标《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所制定的发展目标,我省努力提升包括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等各项约束性指标。去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177.8亿元,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108元,同比增长9.9%,远高于GDP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九位。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十三五”期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年均5233.3万亩,比“十二五”期间年均播种面积增加95.3万亩。全省粮食总产量年均2317.2万吨,比“十二五”期间年均总产量增加178.8万吨。全省粮食单产年均443公斤,比“十二五”期间年均单产增加26公斤。201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2430万吨,粮食单产为464公斤,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十二位,单产水平居全国第二位,超额实现规划目标。

稳粮、优经,农业结构持续优化。

朝阳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因发展设施农业,成为东北最大的甜椒生产基地。

这种蝶变,并非孤例。“十三五”期间,全省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371.1万亩,用于发展优质水稻、专用大豆、特色杂粮等粮食作物和花生、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促进棚室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提质增效。去年,全省设施农业产量达到1192万吨。畜禽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升,成为“肉盘子”保供给主力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55∶25∶20,变为2019年的49∶25∶26。

有量,更有质。我省用绿色绘就农业发展底色。近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连年实现负增长,化肥施用总量和亩均施用量均连年递减,已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

农业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眼下,“镐锄镰犁”逐渐退场,智能化的“金戈铁马”走进农田,农业生产越来越有“科技范儿”。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遴选推介了农业主推技术139项,示范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10项以上,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持续提升。到2019年,全省机耕面积已达3974.5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353万千瓦,完成了“十三五”设定目标。

今年初,疫情下,一场“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在线峰会”让葫芦岛市南票区农民陈喜义一次性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确保农技服务随时“在线”,5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9191人次。培育壮大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5年来,我省农民合作社数量从4.8万个预计发展到6.92万个。录入农业农村部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数量已由4216家增加到超过5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数量由947家增加到2390家,实现“翻番”。

春华秋实,岁月更替。“十四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继续以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记者 李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