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鬼叔中的客家田野观察 | 井的故事

2020-11-10 1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鬼叔中——井的故事

作者:鬼叔中

井(1922年明信片,林灼芳提供)
高岭村

01

近年我在客家地域开展的散慢的田野观察,像恋物癖一样,收集包括乡村文书、景观以及口传之类影像,其实纪录片作品只是我的副产品之一。这次“海上影展暨论坛”海报上把我称作人类学纪录片导演,深感惭愧,的确我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与人类学有什么关联。

鬼叔中在海上影展暨论坛发言

02

我且讲一个井的小故事。因为曾经和郑振满老师聊天时也提过这个故事,郑老师现任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作为历史学界华南派代表学者,他听完之后,说,这就是人类学的故事。

鬼叔中与郑振满老师的田野研究

03

高岭村原来温姓所居,宋咸淳六年,邱姓入住后,温姓渐渐没落,后来迁往海拔更高的大洋村的温家,高岭被邱姓占居,温姓走光了,一户未留。但是,至今高岭还有一口水井,仍然叫温家井,井里养着一群红鱼。以前,温家人下来水茜赶墟,走小路要经过高岭,传说他们每次赶墟回去,就要装一粪箕狗屎倒进这口井里。高岭是他们故土,也是他们伤心的地方,几百年了,温姓人心里还咽不下这口怨气。

高岭村

我理解原住民的意思是原来居住在这个村子的姓氏,比如高岭村,温姓先来,应该是骄傲的先住民,邱姓后入,也就是当地人习惯说的客家,客家的意思就是后来者。

温家井

先住民为了抑制后来者,可以不让他们使用原来的井水,后来者就必须去更远的山下挑水饮用,只有当后来者花钱,或通过一定契约形式,甚至通过建立姻亲关系,才能取得井的使用权。

温家、高岭、水茜方位示意图

04

我觉得,井和社,其实也是一个村子主权的象征符号。

每个村子里不同姓氏之间的博弈、较劲的故事都很微妙,传统社会关于姓氏家族的兴衰,他们给自己编的一个个合理解释基本归到风水的原因,而郑振满老师观点:其实背后的原因是乡村经济。观察乡村社会应该打开更广阔的多元视野,有兴趣的话,建议读读郑振满教授的《乡族与国家》一书。

口传历史,以及族谱是以前的乡村士大夫在编故事,我们现在拍纪录片也是或多或少夹带私人观念在编故事。

虽然族谱并不完全可靠,但是如果进到一个村子不去读他们的族谱、碑记、契约等乡村文书,你就凭着自己的知道或所谓的知识,对眼前的村子感概一番,冒然下一通定论,这跟那些文学爱好者们组织的下乡采风有什么两样。

所以,我到每个村子会想方设法拍到他们族谱资料,从族谱上首先梳理清楚每个村子的姓氏源流和传承之后,再来消化这个村子其它信息,心里方可踏实一点。

鬼叔中与郑振满老师

05

比如前面说到的井的故事。我从高岭《邱氏族谱》发现:高岭的邱氏开基祖邱廿郞,从宋咸淳六年徙居高岭村之后,已历740多年,目前已发27代。从邱廿郎1世算起,到第10世邱文富和第11世邱志黑才开始与温姓联姻,第13世邱仲冬,他娶了一位厉害的毛氏夫人,旧谱载:毛氏见乡间艰于井水,乃捐钞买温宅古井一口。

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邱姓才真正在高岭村取得立足的主权地位,这是明朝隆庆皇帝年间的事(1566-1572)
高岭梯田
这也是我的田野观察中,通过族谱印证口述的例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学的观察方法?

鬼叔中导演在海上纪录片论坛的发言图文稿

鬼叔中

本名甯元乖,1967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诗人、中国内地纪录片导演。代表作长诗《闰年》,纪录片《玉扣纸》《砻谷纪》《罗盘经》《春社谣》《七圣庙》等。

作者 | 鬼叔中

排版 | 彭格非

原标题:《鬼叔中的客家田野观察 | 井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