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互换互认互助 联建联管联动——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一周年侧记

2020-11-10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信息互换、执法互认、监管互助,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信用治理联动”,区域一体化治理格局不断完善,开创了融合发展新局面……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一年来,效果明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1月3日,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回顾了一年来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党建联盟 凝聚安全监管合力

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水域的六圩河口,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密度饱和、事故险情多发,其安全管理涉及镇江海事局、扬州海事局以及地方海事、内河航运管理部门(船闸)等多个单位,一直以来,存在组织上不相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困局。

“一年来,我们积极落实《关于推进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优化海事资源配置,创新海事监管模式,与扬州海事局成立六圩河口联合监管办事处,同时,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联合地方交通部门,凝聚安全监管合力,逐步形成了交汇水域治理新格局。”镇江海事局局长张金宝介绍。

为破解交界水域监管难题,六圩河口联合监管办事处建立“水域共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文明共建”工作新模式,打造了长江上第一个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水上交通“岗亭”。同时,结合辖区实际,在实施“环岛航法”的基础上,多方调研推动江苏海事局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京杭运河与长江干线交汇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并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海事部门还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发挥融合党建辐射带动作用,联合苏北航务管理处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六圩河口全域党建联盟,建立“六联”机制,形成“条块结合、协同联动”的全方位共治格局。

六圩河口全域党建联盟正式成立

今年6月,党建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原来6家单位的基础上,新增加扬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运河水上派出所党支部、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临时党支部两个成员,党建联盟范围进一步扩大。联盟单位密切协作,对进出河口船流联合管控,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汛期监管、台风防抗等,实施涉海运输、“三无船”等整治活动,目前该水域“三无船”实现清零。

为进一步发挥海事信用管理作用,海事部门积极联动长江镇江高资临时过驳区党建联盟、施桥船闸管理所党支部、长江镇江谏壁水域党建联盟,海事、交通、港口等多部门签订了《京杭运河与长江干线交汇水域内河船舶信用奖惩合作备忘录》,并同步开发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失信船舶落实联合惩戒措施。7月3日,苏北航务管理处对镇江海事局认定的“黄名单”船舶进行了诚信分扣除处理,信用联合惩戒发挥出良好效用,进一步保障了六圩河口水上交通安全。

信息化融合 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长江干线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全长2808公里,常年运营的运输船舶达11万余艘,2019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29.3亿吨,同比增长8.9%。在港口航运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船舶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对长江水域造成较严重影响。去年查处船舶水污染防治方面违法行为2947起,比2018年增加116.9%;污染物违法排放187起,同比增加750%。长江船舶违法排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江阴海事局牵头开展江阴市清洁美丽长江党建联盟主题党日活动

为做好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江苏海事局依托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交通运输部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探索建立了覆盖长江干线的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推动实现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联单管理电子化和跨部门联合监管。该系统于7月1日在长江干线港口全面测试运行,进一步提升了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防治能力。

“通过系统,我们能清楚地掌握辖区内码头作业点的分布和存储情况,以及船舶水污染物的接收、转运、处置动态,向未按要求交付污染物的船舶发布预警信息。”江苏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工作人员朱坤说。

据了解,该系统包含船舶预约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接收单位的调度接收、城市转运处置、监管单位的联合监管和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等功能,向长江沿线九省二市的船舶和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单位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交通、海事、港航、住建、生态环境等监管部门通过该系统,可对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的存量、交付转运以及码头污染物存储量、接收单位服务质量进行实时可视化动态监管。

同时,系统对船舶水污染物从接收到最后处置的全过程、全轨迹进行数据采集留痕,可追溯、可查证,依托系统产生的大数据还可对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产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具有服务全智能、监管全覆盖、信息全共享、数据全可视的显著特点。

“以前是‘船在水上跑、垃圾回收自己找’,现在通过这个系统,沿江的污染物接收处置资源一目了然,船员可以事先查找最近的接收点预约申请,既方便又高效。”一家航运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系统支持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残油废油等多种水污染物上岸处置,船员只需使用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即可实现一键申请投放污染物,极大地提高了船员交付水污染物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目前,系统在线注册用户已突破14万,服务船舶近140万艘次、污染物接收作业地点3382个,整体运行良好。

“不停航办证”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9月30日,上海海事局政务中心一次性办结了中远海运集团51艘船舶的船舶证书。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金文表示,换证的同时实现“不停航”,确保了公司能源运输“不停运”,截至目前为企业节约了逾5000万美元的成本,在当前国家能源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之下,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为海事部门创新服务举措点赞!

原来,根据国家整合能源运输资源战略部署要求,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对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油品运输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油品运输有限公司进行整体吸收合并,涉及现有“桃林湾”轮等51艘船舶需进行资产转移并办理相关船舶证书,每艘船舶均需办理船舶注销登记、船名核准、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国籍证书核发、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核发等共计3个大项、23个小项的海事业务。

“按常规业务办理流程,每艘船舶办结上述业务需74个工作日,船舶若在这段时间内停航,公司将面临难以估量的损失。”政务中心副主任梅燕介绍,“对此,我们高度重视、提前介入,指派专人提供咨询服务,并加强与相关职能处室的协调沟通,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梳理办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公司人员商讨制定办证方案,尽可能避免因船舶停航带来的巨大损失。”最终,该政务中心以《承诺书》的形式,暂不要求申请人交回原船舶证书,且办理注销和新办登记时采用“无缝衔接”的方式,实现停航时间减少甚至不停航。

日前,“不停航办证”服务在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经营的中日国际航线客货班轮——“苏州号”轮船舶证书办理中再一次得到成功实践,1个工作日内办结船舶光租登记、船舶国籍证书换发、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换发、残骸清除责任保险证书、油污损害责任保险证书核发等业务。船舶进港当日就顺利取得证书,按原计划开航,成功为公司挽回了因违约可能造成的1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大事记

●7月1日,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

●成员单位合作完成了长三角区域海事规费征稽数据汇聚,共汇聚数据3.86亿条,实现长三角征稽数据互联互通和深度共享。

●浙沪海事部门共同起草《浙沪两地船舶登记并联办理工作机制》。

●11月1日,浙江海事局发布《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暂行办法》,研发了“船舶交通组织服务管理平台”。

●连云港海事局与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签署《东海海区航海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合作备忘录》。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制定《东海海区专用航标技术审查和技术测定工作指南》;推动浙江、江苏等区域性智能航保数据服务中心挂牌运作。

●浙江地方海事部门修订完善船舶水污染物转移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浙江省“五水共治”考核。

●安徽地方海事部门推动皖江船检局与芜湖海事局、中国船级社芜湖分社签署合作备忘录,强化船舶检验和安全监管。

□展望

加大内河船舶涉海运输治理力度,深化逃避海事监管船舶专项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LNG加注站布点建设和岸电推广使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对接长三角船员培训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长三角区域评估员异地评估交流、多元化内河船员考试等工作,推进船员队伍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程跃辉

进一步便利海事许可办理和现场查验,切实推广海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做好内河船舶“多证合一”在长三角地区的推广应用,开展区域内现场“亮证”“扫码”核验;推进长三角“船E行”平台项目建设,重点完成项目所涉及数据共享交换、归集处理、搭建“一码通航”政务服务功能及安全、污染防治协同服务主要功能。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中心主任胡旭铭

助力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搭建长三角海上海事安全预警系统,建设“一网统管”,形成安全高效的区域水上大通道;强化污染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制度修订工作,引领航运绿色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交通运输新业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上海海事局局长肖跃华

通过制度创新,着力解决船舶进出港一次报告、进出口岸一次申报、跨区域“一船一引”、港作船“一港通行”等重点事项,扩大宁波舟山港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适用地域范围;扩大政务结果电子化及互认范围,力争实现长三角地区政务跨省“就近跑一次”;建设信息互通、资源调用、协同执法、联合监管的海事“智能管控”平台,积极在长三角“陆海空天”一体化监管体系方面先行探索。

——浙江海事局局长何易培

建立长三角区域船舶污染风险预警和应急协同处置机制,实现区域内船舶污染风险和污染事件的联防联控;推行北斗终端注册入网制,通过进入北斗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建立长三角区域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协同机制,率先实现长三角区域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一体化发展。

——长江海事局局长阮瑞文

推进北斗在内河水网区域的应用,无人测量船在内河湖泊等浅水域航道水深测量,推动内河电子海图和沿海电子海图对接,加快构建与智能航运相适应的航保数据服务中心,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谢群威

来源:中国交通报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互换互认互助 联建联管联动——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一周年侧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