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凡尔赛文学”让你酸中带笑?谈谈逃不掉的社会比较

2020-11-12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宗士尧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

王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社会比较,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会被拿来和父母比较,看看我们长得更像谁;长大一些后,又出现了“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中他们总是那样优秀;终于成年了,微博、朋友圈的存在又让我们不自觉地拿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近日登上热搜的“凡尔赛文学”,也不外乎是短暂活在社交媒体里的“富贵瞬间”。

图/ 网络

尽管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长得也还行”,但网上冲浪一番后,还是会觉得自己有被深深“酸”到。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会觉得更“酸”,让我们感到更“酸”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几个情景,进一步分析。

情景1:理想事件发生前与发生后

眼看着假期将至,你准备去家附近的万达好好放松一下,美食、电影、购物一样都不能少。但当你兴致勃勃地翻看朋友圈想找找影评时,却看到朋友晒了一张明天飞往云南的机票,和一些云南的美景照片,而云南正是你最想去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好了,现在请对自己的羡慕程度做1至7的打分,1代表完全不羡慕,7代表非常羡慕。

我们接着来做一个对比。眼看假期即将结束,当你打开朋友圈时,又看到朋友晒了一张昨天从云南返回的机票,和一些云南的美景照片。现在请再次对自己的羡慕指数打分。

图/ VCG

在得到两个分数之后,我们来看看研究得出的结论。

研究者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某年2月份的每一天,都招募一批志愿者,让他们想象在情人节这一天,他们的朋友将会进行或者已经进行一场浪漫的约会,而自己将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地度过。从2月1日开始直至月末,研究者记录志愿者每天的“羡慕指数”。结果如下图所示,与情人节过后相比,情人节这天之前志愿者们的“羡慕指数”会更高。特别是在越临近情人节时,“羡慕指数”会更为高涨。而从情人节这天开始,分数明显下降。

图/ 情人节“羡慕指数”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过去的事情对人们来讲是已知的“完成时”,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对人们来讲则是不确定的“将来时”,一来一回,人们自然会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对未来的事情更为重视。

情景2:比较对象的“远”与“近”

这里所说的远近,并不是单纯指空间意义上的远近,而是心理上的距离,即你主观感受到的远近。它除了前述的空间距离之外,还包括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等。研究证据显示,人们倾向于选择距离近的比较对象,并且受到近距离对象的影响大于远距离对象。当邻居、亲戚、室友、同事这些“近距离”的比较对象表现强于我们时,我们心里会感到格外不舒服,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此外,心理距离的不同会影响人们决策或评价的方式:当心理距离较远时,人们会用更为一般、抽象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即高解释水平;反之,人们会用更为特殊、具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即低解释水平。

假定你正在参加一个公益抽奖活动,你捐了一笔钱后抽得了一张“周四限定”的海底捞礼品券。随后,研究者会告诉你比较对象的情况:一位很久之前参与抽奖的捐赠者(时间距离远)或一位与你同时参与抽奖的捐赠者(时间距离近)。而他们得到的礼品券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时段通用的麦当劳礼品券;一种是每月15号才能使用的米其林三星饭店的礼品券。

图/ VCG

请你猜想一下,四种条件下,哪种让人们对自己抽奖结果的不满意程度最高?

实际上,三种类型的奖品对应了不同的“吸引力”(desirab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吸引力反映了目标状态的价值,属于目标的高水平特征。可行性反映了达成目标状态的容易或困难程度,属于目标的低水平特征。你所获得的海底捞周四券在这两个维度上都属于中等水平,麦当劳券的可行性高但吸引力低,三星米其林券的吸引力高但可行性低。

图/ 网络

当比较对象与我们的心理距离远时,我们更关注事物的抽象特征,即奖品的吸引力;因而,当比较对象获得三星米其林券时,我们对自己获得的周四海底捞券更不满意。当比较对象与我们的心理距离近时,我们更关注事物的具体特征,即奖品的可行性;因而,当比较对象获得全时段麦当劳券时,我们对自己获得的周四海底捞券更不满意。

情景3:工作中的收入与地位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而我们的工作,恰恰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的一个必要手段。

图/ 网络

首先,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得收入,从而能够更好地生存。但随着时间积累,我们的物质基础足以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安全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后,我们会追求更高层的需要,如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挤破头想当领导:因为当领导除了能赚到更多钱以外,还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而收入与地位,正是我们社会比较的“重灾区”。

正如在情景2中提到的,我们比较收入,一般都是和熟悉的同部门同事或同期入职的小伙伴进行比较。而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和群体内成员比较时,并不会仅与某一个体进行比较,而是会基于群体的特征而进行比较。

试想和你一组的小伙伴一共有10人,大家同一年入职,然后今年你们组的年终奖最高的一位发了5万,最低的一位只发了2.8万,而你们组的年终奖平均是4万元。那么,若你的年终奖是4.5万,请你对自己的收入进行1-7的打分,1为很不满意,7为很满意。若其他条件不变,最高的年终奖变为了6万呢?你对4.5万的满意度又是如何呢?

图/ VCG

在公布结果之前,想先和大家介绍一个概念——整体表征。它是指人们在回忆一系列相似事物时,会倾向于简化它们的特征,只保留平均值、全距这些有代表性的特征。这种加工信息的方式一方面能帮助我们保留对事物轮廓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节省认知资源。因而它对于我们在信息纷杂的生活中提取信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以这个概念为基础,对上述一系列的变量进行操纵后发现,人们在比较时并不会单纯地与自己相似的人去比较,而是会去关注所在群体的极端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当人们的收入高于平均值时,人们会倾向于和最高值进行比较,与最高值差得越多,人们也就感觉越“酸”;反之,当人们的收入低于平均值时,人们会倾向于和最低值进行比较,与最低值越接近,人们会感觉越“酸”。

收入上的比较可能更多的只是让人们心里感觉不爽,但如果将收入看作绩效,从而上升到地位上的比较,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就可能会付诸行动从而做出社会破坏行为(如,宫斗剧中妃子间的争宠)。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只是目前的地位受到威胁会引发社会破坏行为,对于处在竞争激烈坏境下的个体来说,当察觉到他人可能在未来对自己产生威胁时,个体也会采取某些社会破坏行为,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地位。

图/ 网络

为了证明这一点,研究人员先是召集一批志愿者们做一个字谜游戏,告知他们完成最后一轮游戏后会有1美元的奖励,并且有其他同伴也在完成这些任务。在最后一轮游戏开始前,研究人员提供了两位同伴(编造的)的答题情况,并让他们回答愿意与其组队的程度。两位同伴的评级都是85(志愿者是90),其中一位同伴A是之前轮次的成绩是稳定在85左右但略有下滑;而另一位B则是从第一轮的60分冲到了现在的85分。随后,研究人员在两种条件下分别让志愿者选择对“不推荐同伴参加后续实验”这句话的同意程度:1代表很不同意,7代表很同意。两种条件如下:

(1) 高竞争环境:你表现得比另一位同伴(A或B)优秀可以获得额外1美元奖励。

(2) 低竞争环境:你的分数超过某个阈值就可以获得额外1美元奖励。

结果我想大家也能猜到,在高竞争环境下,与A相比,人们会更倾向于不让同伴B继续参加实验。因为这样,自己后续就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而在低竞争环境下,人们对是否让他们继续参加实验其实是无所谓的。由此可见,仅仅1美元就足以让人们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若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真正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做出什么样的社会破坏行为也都不会奇怪了。

图/ unsplash

最后,我们之所以进行比较是因为我们无法单独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只能通过与他人比较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和他人。恰当地使用比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而不恰当地使用比较,则可能会让我们迷失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沼。找准对象,摆正心态,希望我们都能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Chou, H. T. G., & Edge, N. (2012). They are happier and having better lives   than I am: The impact of using Facebook on perceptions of others’ liv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 117–121.

[2]Kristal, A. C., O'Brien, E., & Caruso, E. M. (2019). Yesterday's news: A temporal discontinuity in the sting of inferior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5), 643–656.

[3]Yudkin, D. A., Liberman, N., Wakslak, C., & Trope, Y. (2020). Better off and far away: Reactions to others' outcomes depends on their dist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56, 13–23.

[4]Reh, S. (2018). Keeping (future) rivals down: temporal social comparison predicts coworker social undermining via future status threat and env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3(4), 399–415. 

[5]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140.

[6]Putnam-Farr, E., & Morewedge, C. K. (2020). Which social comparisons influence happiness with unequal pa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doi:10.1037/xge0000965

[7]李雁晨, 周庭锐, 周琇. (2009). 解释水平理论: 从时间距离到心理距离. 心理科学进展, 17(4), 667–677.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