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近期,京东、美团隔空喊话,再度引发人们对外卖行业的集体关注。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骑手,骑手阿龙当天在京东平台跑了31单,收入317元。骑手普遍颇为认可京东近期在补贴下的投入,但从长期来看,对于平台选择仍然持观望态度。还有骑手坦言,“我没打算长期跑外卖,所以京东的五险一金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只关心谁更挣钱。” 专家表示,“京东如今采用了一种很聪明的办法,那就是以社会价值角度切入市场,博取消费者好感。”那么作为消费者,你在选择外卖平台时会考虑哪些因素?你觉得这场“大战”,最终赢家会是谁?
进行中
在丰饶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每座省、每座城、每个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特色。从街头美食,山川美景,到方言俚语,习俗奇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帝都、魔都、雾都、瓷都,你的家乡以什么闻名?小笼包、粘豆包、狗不理包子,老家早餐吃什么?西湖醋鱼、铁锅炖大鹅、红油抄手,最想念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东北话、广东话、吴侬软语,哪句方言张嘴就暴露? 不说出地名,如何一句话证明你的家乡?欢迎大家留言,看看能不能一眼猜出你是哪里人~
进行中
“一个内向老实的孩子,千万不能掉进社会底层,会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网红名师张雪峰的这番话,戳中很多人的共鸣。 在中国主流社会,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在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多交朋友,要懂得融入集体,而不是做一个自我封闭的小透明。传统观念认为内向者是沉默笨拙的、不善表达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情关系中,活泼开朗的人拥有更多朋友和交际,而内向者则生性敏感,大多是“社交恐惧症患者”。职场上,“会来事儿”的人更能获得升职加薪,只会埋头干活、不善社交则容易“吃亏”。 “内向的人容易吃亏、被欺负”“内向的人融入不了社会”......你认同吗?喜欢安静独处、性格敏感是缺点吗?我们身处的社会是否对外向者更友好?诸多看法,欢迎一起聊聊!
进行中
2016年,孟晚舟在演讲中曾表示,她建议儿子一定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职业,当他毕业时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根本不是它的对手,“未来10年、20年,很多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承担……择业时要考虑还有什么工作是机器承担不了的。” 你认为人类有哪些行业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哪些工作容易被取代?为什么?一起来聊聊!
进行中
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根据全国家庭户口抽样调查数据,“一人户”的占比约为 16.77%。除了独居老人之外,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选择独居。据《新独居时代报告》,到 2030 年,我国独居人口数量预计将达到 1.5 亿至 2 亿人。其中,20-39 岁的独居青年将从 2010 年的 1800 万增加到 4000-7000 万人,增长约 1-2 倍。 调查显示,独居青年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婚恋观念的转变,使得很多年轻人在婚姻上不愿将就,选择晚婚甚至不婚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一个人生活轻松自在,不需要迁就他人的感受,不少单身青年都相当享受自己的独居生活。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你有何看法?单身不结婚,将来会后悔吗?一起来聊聊吧。
进行中
夏天热浪来袭,演唱会更是热情似火。在今年五一假期演出市场中,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票房收入最高,市场占比为42.53%。人们对演唱会的期待和热情让演唱会一票难求,有人熬夜蹲点抢票,也有人不惜花费高价从黄牛手中买票。僧多肉少下,原价演唱会门票变得异常难买。最近周杰伦演唱会天津站开票,四轮开票都在30秒内售罄。在二手平台上,内场前三排售价高达近2万元,甚至有“黄牛”将两张票面两千元的连座票定价15万元出售。7月21日晚,人气组合TFBOYS的“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官宣不久后,第一排的门票已被“黄牛”标价至20万元一张,第二、第三排也要15万元一张。 有许多人对这种高价看演出的行为表示不解,为了两个小时花这么多钱,是人傻还是钱多?但也有网友认为,演唱会带来的快乐无法用金钱衡量,可以让自己充满能量地面对生活。花一个月工资看场演唱会值吗?如何看待演唱会“抢票大战”?欢迎一起聊聊。
进行中
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火如荼进行中。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最佳影片”。一部好电影是另一个平行时空,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难忘《笑傲江湖》,“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武侠精神;《蝙蝠侠》《疯狂麦克斯》等激烈酣畅的大场面经久不衰,令人感官狂飙分泌多巴胺;《她》神预言了与AI相恋的未来,让人看到科技高速发展下依旧难以消弭的孤独...... 有没有哪一部电影是你的“人生必看”?推荐理由是什么?最近有哪些想看的电影?一起来聊聊自己的私人片单吧!
进行中
书海、人海、大海,一个年轻人该怎么选?近日,罗翔老师在社媒视频中聊及旅游的意义,引发网友共鸣。罗翔老师说:“上大学前我几乎从未出过省,来北京以后才知道,“吃饭”不是仅吃米饭,早上可以不吃米线,居然还有人不吃辣椒。”“我带着集邮式心态去了不少地方,逐渐见多识广。”“但我也发现,真正的美景,往往要付出辛劳才能体会。” 有人说,18岁时,见到山川美景会很新鲜激动,但是28岁的自己,看到山川美景时却只会安静看着,没有快乐,也没有分享的欲望。如果让我给建议,就是能玩就早点玩,越早越好,因为人并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正所谓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年轻时,一场远方的旅游重要,还是存钱更重要?旅游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你曾有过“无价”的旅游体验吗?诸多看法,一起聊聊!
进行中
关于老年生活,每个人心中都能描摹出一幅理想图景。有人喜欢家好月圆、承欢膝下的热闹,一家人整整齐齐;也有人只愿和老伴相知相守,白头偕老;如今还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思考,一个人过何乐而不为,奉行“我的人生我做主”的人生信条。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呈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未来养老生活正面临着转型。 重阳节将至,一起来聊聊当你老了,最希望过上怎样的养老生活?你更愿意和子女住一起,还是选择社区养老或者养老院?为了实现理想的养老生活,目前你做了哪些努力和规划?
进行中
“好像大家突然不关心谁夺冠了,也不关心奖牌榜了,也没动力熬夜追赛程了。”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认为,人们对奥运会的关注度大不如从前。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正在进行时,本届奥运会,马龙、樊振东、孙颖莎、王楚钦、陈梦、王曼昱等国乒队员,石宇奇陈雨菲、郑思维、黄雅琼等国羽队员、张雨霏、汪順、覃海洋、叶诗文等国家游泳队队员、全红婵、陈芋汐、陈乐乐、宗源等跳水“梦之队”队员……这些中国健儿将逐梦巴黎。 为何有人说奥运关注度下降了?你最期待中国队哪项比赛?看好哪位选手的表现?重要赛事还会熬夜追看吗?一起来聊聊!
进行中
时光匆匆,人到中年,许多人会惊觉自己与昔日同学的联系越来越少。曾经的校园时光,同学间的情谊纯真而深厚,可为何步入中年后,这份联系却渐渐淡去呢? 每日奔波于家庭与事业之间,是忙碌的生活让彼此无暇顾及,还是岁月改变了心境,曾经的共同话题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下逐渐消磨。当中年的我们已饱经沧桑,是否倾向于将情感内敛,不再轻易表露.......你可曾记得昔日的同窗好友以及那些难忘的回忆?又是何种原因使你们联系渐疏?一起来聊聊真实的心声吧!
进行中
2025年春运开启至今,第一轮购票高峰已经过去。1月21日,12306相关负责人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抢票软件”吹嘘的“加速包”,是一个忽悠旅客的噱头,实际上旅客加钱和没加钱最后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同时,“抢票软件”宣传所谓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也是一种营销术。票源全部在12306系统中,“抢票软件”没有任何票源,成功率达到多少没有任何保证。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包括携程、智行、去哪儿网等在内的8家平台仍在推加价加速抢票。有网友称“每年都说平台没用,但总能在平台上抢到票,确实很诡异。”还有人建议打击抢票软件,从法律法规上保障公平。你抢到票了吗?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经验,你觉得付费抢票是否有用?欢迎一起聊聊。
进行中
近日,有市民在人民网留言板上发帖称,深圳小学放学时间过早,不方便职工家长接送及看护,建议延时至18:30放学。对此,宝安区教育局回应: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至18:00,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时放学的由学校予以妥善安排。 小学课业较轻,放学时间早,影响家长接孩子,已是近年来被多次讨论的问题。小学一般在下午3点半、4点左右放学,而双职工家长下班至少也在5点以后,这个尴尬的“时间差”一直是很多家庭的烦心事。 家长建议小学延至六点半放学,你支持吗?如何看待“放学为什么非要接?”此类声音?一起来聊聊!
进行中
十一长假,“预制朋友圈”引起热议。“生日还有一星期,照片已拍好P好”“国庆假期还没到,朋友圈都已经预制好了”…… 尽管近年来“关闭朋友圈”的观点并不少见,但朋友圈仍是无数人表达自我、线上社交的窗口。化一次妆,准备几套衣服,再来一次特种兵式旅游拍照打卡,攒够库存。平时再一地鸡毛,也不妨碍朋友圈里岁月静好、光鲜亮丽,甚至“出去玩一次发好几年”。对此,有人质疑是本末倒置,为了塑造“理想自我”,把分享变成了表演。 你上次发朋友圈是什么时候?如何看待“预制朋友圈”现象?一起来聊聊!
进行中
近日,一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引发关注和讨论。文章指出,两年前,ChatGPT-4刚推出时,世人还是以一种混杂着好奇和逗趣的态度来看待这一新生事物;但现在,随着更强大的DeepSeek出现,生成的文本更能以假乱真。文中写道,“一位大学文科教授向我承认,如果学生用AI来写论文,他会难以甄别,感叹人文理想的黄昏正在到来。” 如今看到一篇规整的文章,你会怀疑是否出自AI吗?如何分辨一篇文章是AI生成,还是真人所写?有了DeepSeek学语文还有用吗?诸多看法,一起聊聊!
进行中
“AI比真人更体贴、更懂你”“Ta完全符合我对恋人的所有想象”“人是假的,但陪伴是真的”……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分享与AI虚拟伴侣的恋爱体验。近年来,随着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科技公司陆续推出AI伴侣产品和服务,比如国内的星野、筑梦岛、X Eva,国外的Replika、Character.AI等。 AI技术日新月异,“人机之恋”引发热议。不少人表示与AI恋爱是出于好奇和消遣,还有人看中其提供的情绪价值。“情感支持”“稳定陪伴”“无条件的爱”是受访使用者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AI伴侣走热,如何看待人机之恋?算法之下,爱上“虚拟男友”究竟是否爱情?诸多看法,一起聊聊!
进行中
智商(简称IQ),主要反映一个人在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情商(简称EQ),主要指人在情绪管理、情绪觉察、社交技能、情绪驱动、情绪理解等方面的品质,是我们与自己、与世界和谐相处的重要能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智商占成功因素的20%,剩下80%靠情商。如果说智商决定成绩,那么情商决定命运。你认同吗?AI腾飞的时代,一个人的情商和智商哪个更重要?一起来聊聊!
进行中
近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发布后引发全球关注。五百多年前,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笔下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再次搅动风云。 中国古典文学有“四大名著”,即《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时至今日,红楼的情,水浒的义,三国的争,西游的悟,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根基,在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的改编中焕发生机。 四大名著你偏爱哪一部?哪个人物角色对你有所影响?用一句话证明你读过四大名著吧。
进行中
古今中外,涌现了无数经典小说。当我们阅读小说,坠入作者笔下的平行世界时,你是否也曾被某些角色深深吸引?作为读者,以书中人物为索引,只需花几小时、几天,便可抵达那些不曾经历过的人生,再多活”一遍。 世人皆爱英雄举,有人独欣赏枭雄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物角色,但一定有一个,在你心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评论区来聊聊你推荐的一本小说!让你念念不忘的小说人物是谁?TA的什么品质、精神、性格曾触动影响了你?
进行中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犬与宠物猫的数量分别达到5258万只和7153万只,消费市场规模已高达3002亿元。然而猫狗的寿命大多只有十几年,作为宠物经济的最后一环,“毛孩子”的临终关怀以及“身后事”的打理逐渐衍生成了一种特殊的宠物服务行业。 据凤凰卫视,一名宠物殡葬师讲述他遇到的故事,一位山东大汉远赴北京为狗治病,小狗离世后还为其办了一场葬礼,但他十分紧张,“他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花这么多钱跑到北京给狗看病,还为它办葬礼,他很怕回去后被人说有病。” 你觉得宠物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当陪伴多年的宠物去世,为它们办葬礼是“有病”吗?送毛孩子们离开,是否也是一次死亡教育呢?欢迎一起聊聊!
进行中
今天当我们在谈论妇女节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庆祝节日设立一百多年以来的成就,也不仅仅是看见仍然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并且寄希望于他人的努力与改变,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年过七旬的上野千鹤子,曾在东京大学入学典礼上告诉那群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女权主义绝不是让女性像男性一样行动,也不是让弱者变身为强者的思想。女权主义追求的是一种身为弱者也能受到应有尊重的思想。” 无论你是“强者”或是“弱者”,无论你是名家或是普通人,无论你是否拥有可以侃侃而谈的漫长故事和人生经验……在这个妇女节,澎湃问吧发起征集,邀请你写下对她最想说的一些话,或许是一句简单问候、一段真挚告白、一个人生道理,是任何你想传递给其他女性的坚韧力量。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聆听。期待你的分享!
进行中
旅行总是会带给我们一些新奇难忘的体验。大西北的荒漠戈壁,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香港的林立高楼、风情街道,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购物爱好者的心愿;还有北京的幽深胡同,苏州的典雅园林,抑或是异国他乡的别样风土人情……你去过的最难忘的地方是哪里?最向往的旅行目的地是哪个城市?十一假期将至,你安排好出游计划了吗?一起来聊聊吧!
进行中
近日,有一篇文章流传甚广,标题就非常引人注意,是《沉溺多巴胺:短视频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脑》。在文章中用来论证标题的,是一篇来自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Neuro Image的论文。文中是这么说的:当算法不断为我们送上爱看的短视频时,我们会从大脑到身心都充满了舒爽,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有评论指出,现在对短视频的恐惧,其实有些类似于过去几十年对电子游戏的担忧。 部分人认为,短视频确实给自己或身边的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即使措辞夸张了些,呼吁正视短视频的影响依然很有必要;也有反对者认为,一方面不能只谈行为而不谈程度,家长对沉迷的判断很随意,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电子产品的正面影响。 你爱刷短视频吗?你觉得短视频对自己或身边的孩子影响大吗?短视频在“吃孩子的大脑”有道理吗?欢迎一起聊聊。
进行中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有机会,把你过往的人生经历写成一本书,你会取什么书名呢?是《活着》《平凡的世界》《追忆似水流年》,还是《人生海海》《痛并快乐着》《沉默的大多数》?期待你的分享!
进行中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