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衙内到军阀,你不知道的袁术的青年时代

2020-11-16 12: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三国18#中国古代史48

三国人物中,我们一谈到袁术,就会想到:废柴官二代、自大傲娇鬼等一系列不客气的词语。历史上的袁术真的是这样的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青年袁术。

袁术

一、有背景的少年

袁术字公路。有人打趣说,袁术现在是不是该字铁路了。其实“公路”在古代指的是掌管王公宾祀车驾的官吏,《诗经·魏风·汾沮洳》有语:“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称四世五公。东汉三公就是皇帝手下地位最高的三位重臣:司徒、司空、太尉。汝南袁氏四代人中有五位贵及三公。所以讲,袁术那可不是官二代,明明是官五代。

既然是官宦子弟,那就得称呼一声:袁衙内。衙内这个词最早指的是宫禁之内的宿卫,袁术当过宫廷宿卫首领:虎贲中郎将,所以叫声袁衙内,一点也不冤。

袁术年轻时以侠气闻名,听起来好像很豪气仗义,实际上却是“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这和曹操任侠“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如出一辙。既然袁曹的游侠是这般模样,《世说新语》中曹操、袁绍偷新娘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了。

曹操:新娘~~~~~~美~~~

二、袁术的仕途

据《后汉书》记载,袁术“后颇折节”,即有所转变。毕竟要进入仕途了,袁衙内还是得收敛一下。不过据《北堂书钞》:“路中捍鬼袁长水”的记载,长水校尉袁衙内好像风采依旧啊!

袁术进入仕途,自然走的是快车道。“举孝廉,除郎中”,经地方推荐进入中央作后备干部,这是东汉最正最快的出仕之路。随后袁衙内历职内外,折冲校尉、长水校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从禁军统领到首都市长再到中央警备局,这一路走来要实权有实权要地位有地位。

如果一切太平顺利的话,袁术最后一定也能位及三公。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汉灵帝的大舅哥:大将军何进在朝廷上呼风唤雨。古代士人有骨气,常常反对外戚专权。汝南袁氏可是政坛常青树,交好外戚那是必要手段,比如袁绍之父袁成就和大将军梁冀交好。袁术袁绍效法父辈,自然就与何进交好。何进一怒,天下大乱,袁术也走上了衙内变军阀之路。

大将军何进

三、军阀之路

汉灵帝有俩儿子,一个是何后之子刘辩,另一个是王氏之子刘协。何后毒死王氏,刘协由太后董氏抚养长大。灵帝青睐刘协,就提拔外戚董氏和宦官蹇硕以抗衡何大将军。但灵帝去世匆忙,何进迅速解决了董氏和蹇硕,大外甥刘辩登基,即汉少帝。

何进大获全胜,但蹇硕在宫中的施压给何进留下了心理影响。士大夫由于“党锢之祸”和宦官结了梁子,便借此给何进吹风,何大将军一怒:“自家宦官也不可信,全都给我扫地出门!”亲何派宦官张让一怒,在宫里把何大将军给斩了,从此天下大乱。

东汉洛阳平面图

古代皇宫分宫省,或称宫禁。虎贲羽林是宫中宿卫,而禁是皇帝妃嫔内宫,只有宫女宦官。何进入禁内,袁术只能在禁门外干瞪眼。当何进的脑袋被抛出来的时候,愤怒的袁术开始放火诛宦官,没胡子的一律不放过。

宦官带着皇帝只好往外跑,结果被董卓捡了回来。董卓进城把何进手下招揽过来,又离间吕布接收了丁原的力量,这就要废皇帝。袁绍袁术哪里会同意,董卓大骂:“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董卓:“是你袁家飘了,还是我老得提不动刀了?!”

董卓也不是傻子,外粗内细,精明得很!袁术掌握着宫廷虎贲军,董卓入宫随时有成为下一个何进的风险。董卓把控朝政后,一声令下:虎贲中郎将袁术升任后将军。一招明升暗降,袁术要么是抗旨,要么是放弃兵权,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袁衙内也很聪明,跑就是了!袁术诛宦官时烧的就是南宫嘉德殿、青琐门,这片儿最熟儿。一开南门,袁术带着虎贲军就跑出了京师洛阳。洛阳向南就是南阳,两郡交接有座鲁山,袁术在这里安营扎寨,时刻准备反攻洛阳。

占山为王,易守难攻,北接洛阳,时刻威胁,东邻汝南,乡党相助,凭借着虎贲精锐,袁衙内从此走上了军阀之路。

袁术起兵处

(作者:浩然文史·史阿师博士)

原标题:《从衙内到军阀,你不知道的袁术的青年时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