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唐晶:摄影适合反复观看

2020-11-18 16: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春熙 春熙照相馆 收录于话题#摄影师访谈10个

唐晶,200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专业,2006年赴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唐晶一直以来深入思考当下人的生存环境,关注物与现实中“美学的不确定性”,他的作品曾入展平遥国际摄影年展、柏林欧洲摄影之月、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参与策展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卡塞尔:记忆与重构”等。自2012年11月起,唐晶在《中国摄影》杂志主持个人专栏《德国当代摄影大师系列访谈》,至今以每两个月一期的频率发表了多篇文章与访谈,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举办了多场摄影艺术讲座。

春熙:你本科是学习雕塑的,是怎样的契机促使你前往德国学习摄影?摄影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让你一直坚持至今?

唐晶: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就喜欢平面的东西,那时候做了很多摄影作品。毕业时,我还办了自己的首个个展,在这之后,我决定去国外更专业、系统地学习摄影。对我来说,摄影语言更加直接,在那个新闻纪实摄影还相对强大的年代接触摄影,让我提早了解到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性问题。后来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除图片具体叙事性,增加其抽象性和多重阐释含义以及更多公共性的一个过程。

武汉-《生长》系列©唐晶
北京-《生长》系列©唐晶
北京-《生长》系列©唐晶
《美丽新世界》系列 ©唐晶
《美丽新世界》系列 ©唐晶
《美丽新世界》系列 ©唐晶
《美丽新世界》系列 ©唐晶

春熙:你认为摄影和雕塑有没有什么联系?你的作品《生长》、《美丽新世界》中都出现了大量建筑,你如何看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式建筑?

唐晶:我通过在雕塑系的学习,掌握了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其实,雕塑、绘画和一些纯艺术门类与摄影、新媒介材料都是相通的,关键还是看创作者想要传达的观念是什么。

《生长》这个系列源于我震惊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建筑样式的单一性。当时我在德国读书,每年往返于德国和中国之间,视觉上的冲撞使我不断地将两地进行对比和思考。我把北京和我的家乡武汉作为我观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样本,想用摄影的方法去涉及城市景观。我读到过一些建筑设计师的资料,在中国的新型超大型社区,要在短暂时间内满足30万人居住需求的设计,趋同性不可避免。所以在《美丽新世界》这个系列作品中,我就希望把美学与公共空间这一议题单独拿出来进行探讨,艺术与美到底对我们的社会是否有作用,它如果不是这个样子又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些都很值得探讨。

汉口德润社区民区《过渡》系列 ©唐晶
颜值路歌厅II《过渡》系列 ©唐晶
巴公房子《过渡》系列 ©唐晶
长江大桥桥头堡《过渡》系列 ©唐晶
洪山体育馆《过渡》系列 ©唐晶
昙华林II《过渡》系列 ©唐晶

春熙:你的作品《过渡》开始关注建筑内部的空间,而且有纪录短片,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唐晶:这个作品一开始是武汉美术馆的一个驻地项目,由我和德国摄影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共同拍摄武汉。我提出一个方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作为外国摄影师拍摄城市的外部景观,这也符合他作品的一贯创作线索。而我则尝试从城市和建筑空间的内部,寻找城市化发展的痕迹,这是在我以前创作的基础上增加的另一个视角。同时,我也受到了坎迪达·霍弗和德国摄影师爱娃·莱特奥夫拍摄的室内空间的启发,当时武汉美术馆觉得这种视角的对比很有意思,还专门安排了一个纪录片团队,为我们拍摄了一个纪录短片。

春熙:你的作品中似乎有“冷面”的影子,创作中受到过哪些理念的影响?另外,谈到德国,谈到德国摄影,就不得不提著名的贝歇夫妇和杜塞尔多夫学派,你如何理解贝歇夫妇及其学生的摄影?

唐晶:“冷面”可能是大家对德国摄影的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但随着我们对西方摄影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就会发现,“冷面”不过是大家最初认知这些作品的一个表象罢了。在这种客观冷静的表象下,我们会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中去。

我觉得贝歇夫妇及其学生的作品极大地拓展了“摄影”这一概念的边界,无论是人们观看摄影作品的方式、尺度,还是在探索这一媒介的材料与边界属性上。另外,可能有人觉得他们有一些“保守”或被讨论得过多了,而我认为要把他们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中去理解,并认真地去分析每一个人的不同。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继承贝歇夫妇工作方式的同时,对视觉语言进行了各自探索,而且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美丽新世界》盒子 ©唐晶

春熙: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光芒似乎遮挡了人们对更加丰富多元的摄影实践的关注。您也对德国摄影进行过介绍和访谈,您如何看待杜塞尔多夫学派之外的德国摄影?

唐晶:这只是国内观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少而造成的误解。目前阶段,我们常从市场这一个渠道去关注摄影作品,而市场往往只推出那些卖得好的“销售明星”。其实还有由众多的美术馆、基金会、非营利机构、艺术学院所构成的多维评价机制,但是目前国内缺乏与这些拥有自己独立评价体系机构的对接,所以我们也没有相应的渠道去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在德国并没有这些问题,同时期的沃尔夫冈·提尔曼斯和于尔根·泰勒被认为是贝歇夫妇类型学摄影之外同样重要的一条德国当代摄影的线索,托马斯·迪曼德也是早已确认自己位置的重要艺术家,但是我们接触到这些信息、了解其重要性可能是2010年以后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开始和《中国摄影》杂志合作,发表了《德国当代摄影大师系列访谈》,希望更加全面地把当代重要的德国摄影师的作品介绍到中国。后来,我也受到了摄影家冯建国,以及连州、丽水、厦门集美阿尔勒等摄影节展和武汉美术馆等多方面的支持,得以策划和参与一些项目,邀请这些德国摄影师来中国进行展览交流。

彼城:里外的视角--中德摄影师眼中的武汉(完整篇)

春熙:介绍一下您最新的创作吧。另外,年初的疫情有没有影响到你?作为武汉的艺术家,你有没有想通过作品来“回应”这一突发公共事件?

唐晶:今年,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上半年积压的一些展览实施完,并参与了杨达的影像博览会。明年,我希望继续创作《年轻人》这个系列的作品,这个系列在国内展出的不多,主要还是因为丰富度有待加强,人与城市空间这两个主题和相互间的关系会是我作品的主要线索。

疫情期间,我没有创作。那段时间整个武汉都很压抑,我觉得别人都在忙于拯救生命,我们并不适合借题做艺术创作。疫情是个比较抽象和社会性的议题,摄影能表现和反映的还是稍显浅显,我也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方向来表达这个主题,不过我相信肯定有人会在某些时候拍摄了相关的精彩作品。

春熙:最后,介绍一本你喜欢的摄影书吧。

唐晶: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特里·巴雷特的《看照片看什么》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该书由摄影评论家顾铮和海杰作序。摄影是一个做减法的媒介,和电影做加法正好相反。摄影适合反复观看,正是因为信息都被压缩或被排除了,所以将照片理解为象征和隐喻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本书会向我们详细地说明如何阐释照片的多个方法和维度。

唐晶作品《美丽新世界》展览现场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唐晶:摄影适合反复观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