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说:改变你的言语,就能改变你的世界?

2020-11-19 10: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陈琳 工业心理学硕士

段锦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一位路过的女士,将一位乞讨老人写的话“我是盲人,请帮帮我(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成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但是我看不见(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更多路过的人伸出了援手,把零钱放进乞讨老人的碗里……

这是2016年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段广告。短短一分多钟的视频给人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来自于画面本身的渲染,而是来自强大的语言力量。一句话的改变,使乞讨老人博得了人们更多的同情,唤起了路人的爱心,让人们从习惯地漠然变为友善地帮助。

图/ unsplash

事实上,言语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如此“温柔”地推动事情的发生。一句话的改变,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 

1、‘四两拨千斤’:言语助推态度改变

通过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助推(nudge)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比如,“吸烟有害健康”与“吸烟有害您家人的健康”相比,后者更能加深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从而推动戒烟行为。

又比如,“为了您的安全,请戴头盔”与“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带安全头盔,否则会被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相比,后者幽默的表达方式也许更能吸引大众眼球,加强人们对骑车要戴头盔这件事的印象。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换一种表述方式,也许就能收获意外的、却更让人满意的结果。

1)建构选项,助推态度改变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案例:有两家相邻的卖粥小店,左边这家店总是会比右边那家店的日营业额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究其原因,其中细微的差别竟在于,顾客点完粥后,右边那家店的服务员会问顾客:“加不加鸡蛋?”;而左边那家服务员则问的是:“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对于这两个问题,人们心中的默认选项就是:“加或不加”vs“加一个或加两个”,久而久之,左边这家店自然比右边那家店多出很多营业额。

图/ unsplash

2)正负框架,改变选择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由于对事物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引起决策者偏好反转的现象。

以经典的“亚洲疾病问题”为例:

美国正在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种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正面框架(gain):

A方案,200人将生还;

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

此时,人们更多的选择A方案,倾向于风险规避,寻求一个稳定的结果。

但,在负面框架(lose)下:

C方案,400人将死去;

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

此时,人们更多的选择D方案,即损失框架下,人们倾向于风险寻求,宁愿冒更大的风险追求一个可能的好结果,也不会为保全一部分而选择失去另一部分。然而,事实上A=C, B=D。 

不仅在风险决策中存在框架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存在这种现象。比如,“我卖的牛肉80%是瘦的”vs“我卖的牛肉20%是肥的”,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购买“80%是瘦”的牛肉,虽然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又比如,下列AB两个同价格的航班,当以上边的形式呈现时,人们更会选择A;而以下边的形式呈现时,人们更会选择B’。然而,很明显,A=A’,B=B’。

 

这就好比如下一幅图,人们会以为上面的线条比下面的长;但事实上,两条一样长。

因此,语言可以像隐形的背景,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2、语调改变意图

语言的强大不仅仅表现在文字表达方式上,有时候仅仅只是改变语调,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沟通中的非言语信息,如语调、表情、动作等,都是捕捉他人意图以及情绪的重要情境线索。

举个例子,一句“这不完全是我的错”

将重音放在“我”上,“这不完全是我的错”,表达的是“我没有错,该怪罪的是别人”;将重音放在“完全”上,“这不完全是我的错”,表达的则是“只有部分是我的错”;当重音放在“这”上,“这不完全是我的错”,表达的则可能是“可能有其它的事是我的错”。

我们通常会根据语调来捕捉他人的意图、态度及情绪等,语调是我们探寻一个人的情绪和内心真实想法的有效方式之一。

图/ unsplash

一个女孩总是跟我抱怨与异地的男友一聊天就吵架,我告诉她:谈恋爱的时候,要减少跟他文字聊天的时间,增加电话沟通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你们之间的矛盾。因为文字聊天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我们不知道对方的语调,此时我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来猜测他的语气,显然这就容易导致误会。

3、另一种“温柔”:指令(prescriptive)与平述(descriptive)

指令,表达说话人对对方的一种叮嘱、劝告、或命令等,是一种从上往下的表达方式;平述,则更多描述事实,表现出平等和真诚,而非指令,它是一种平视甚或从下往上的方式。

从指令到平述的改变,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沟通对象或受众,从“少知/无知”变为“有知/理性”,这是正在发生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工作中,作为老板的你平时给员工布置工作时,可将“你必须在今天下班之前给我做好”这种命令的口吻转变成,“你如果能在今天下班之前做好这项工作,明天我们的工作就能更顺利”。这种平述式的表达更能令员工接受,尤其当员工是知识型或新生代们的时候。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如,在我们请求别人相助时,可以将“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改为“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您的支持”。

即使是别人征求你的意见时,我们也可以减少“你应该......”的表达句式,而改为“如果是我,我会……”,这样的表达更能让人体会到你的尊重。

图/ unsplash

又比如,将“我觉得第一季度的期限定得太幼稚了”改为“我们过去按这个期限做过四个项目,最后在相同时间里只完成了两个,而且都是在特殊情况下。”

哪怕是微小的改变,如从“谢谢”改为“谢谢您/你”,从“哈”改为“哈哈”,都让人觉得你更加体贴而可爱。

有人说,70后员工离职原因主要是工资,90后员工离职原因主要是我不开心了。90后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情绪,他们渴望被平等对待,渴望开心地工作和学习。显然,平述的表达方式更能让他们舒心,更能推动行为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不过,如果谈话的双方是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则又没有必要严格遵守上述“清规戒律”了。

4、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不容忽视

中国人一贯被称作“差不多”先生,我们在表述一个事物的时候偏向于抽象表达,对事情的描述也是似是而非。比如,我国对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报道一般只精确到万——“201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达到940万”,而西方可会具体到个位数,如9405321人。

此外,中国人喜欢场面话,比较含蓄,很多时候体现出温情,另一方面又常常带有明显的家长式指令色彩。而西方描述事物时更习惯具体、实事求是。西方人讲话直接、有时甚至显得冷漠,但又喜欢幽默。总体来看,他们更多采用平述的方式,权力等级对沟通的阻碍也更小。

图/ unsplash

结语

语言是很神奇美妙的,一句话不是你说出来就结束了,而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才能发挥出语言神奇的力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起来,争取成为语言巨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让自己更具魅力,从而使自己的世界更加精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