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在三亚后海村:冲浪、客栈与流浪者

2020-11-20 08: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辣椒 三明治 收录于话题#三明治 · 每日书39个

文|辣椒

编辑|若冰

得知后海村,是看到人物杂志发表的一篇叫做《在后海,白天冲浪,晚上蹦迪》的公众号文章。

几乎是一瞬间被里面描述的那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景象吸引:蓝天沙滩,四季如春的小小渔村,从全国各地流浪到这里的冲浪人,派对舞会。刚好年假刚开始,在看完文章的48小时后我就决定要去这里,并且火速订好了去后海的机票和住宿。

在后海村冲浪

后海村就在从三亚轮渡前往蜈支洲岛的码头边上。很小的一个村子,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只需要15分钟的时间。

现在虽然被冠以“中国冲浪第一村”的名号,事实上六七年前这里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一些来自成都和北京的冲浪爱好者陆续来到后海村开冲浪俱乐部,建客栈,慢慢形成了一派繁荣的冲浪潮。

客栈门前的小巷

到后海的那天,我拖着行李箱,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潮湿不平的石路上。只记得小路长长窄窄的,一眼望不到头。路两边不是本地居民的小卖部和住房,就是外地人开的客栈和餐厅。村民们对游客态度友好而平和,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园被“入侵”而产生抵触感。这是我对后海的第一印象。

夜晚的后海村特别热闹。村里的一条主干道,因为机动车不让进入,在晚上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夜市大排档。各色霓虹灯映衬着小吃摊的名字,别说,还真的是全国各地特色小吃一应俱全:海南抱罗粉,新疆羊肉串,重庆火锅,东北饺子,成都抄手...

当然了,最不能不谈的是后海的浪。

后海的浪,据说是最适合冲浪新手的,因为浪速缓慢,沙滩清浅。

据我几天的观察,它还有个优势:短短一段海岸能形成大小各异的浪,高手可以到远一点的地方冲大浪,新手就在离岸近的地方冲小浪,各取所需。所以在后海村,高手当教练有收入来源,新手除了上课,还能观摩高手下海实战,两全其美,岂不乐哉?

后海的皇后湾

直到下海练习,我才有机会真正接触后海的浪。

对冲浪者来说,很重要的一项技能是抓浪。所以其实不少在水里的时间都是坐在板上观察海面的起伏,然后找准最佳的时机开始划水、起立。

我在的区域,浪高最多不过肩膀。它从远处过来,我就看着它一点点升起。等它近了,我就开始划水,感到被它温柔地推着,直到可以站起来。

最难的是在板上保持平衡。几次狠狠地跌进海里以后,我在心底鼓励自己:试着相信海浪吧!相信它可以把你稳稳地拖住,放松身体,尽量和它融为一体。

抱着这样的信念再试几次,果然效果好多了,然后越发感到海浪的温柔和坚定。它就在那里,不急不缓,看起来只是浅浅的一道水纹,但蕴含了巨大的能量。

喜欢后海的浪。尤其让我心安的是,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再访,它都一定会在那个浅浅的沙滩温柔迎接我。

住在冲浪客栈

在后海,我住在亼乐冲浪客栈。客栈的门牌不大也不气派,但却是公认的村里最早开业、气氛最好的一间冲浪客栈。

低调的门牌

门前有一间甜品铺,卖超赞的海南本地特色甜品清补凉,好吃不腻。进门是一片沙发休闲区,售卖一些冲浪周边产品,也是平时教练们喜欢扎堆聊天的地方。对面是视频教学区,学员们第一节课会到这里了解冲浪的历史、经典案例,学习基本的冲浪姿势和技巧。

在讲课的神似韩寒的教练

往里走是一个小小的前台,虽然是办理入住为主,但平时挤满了人,倒更像是个吧台。

客栈大厅里有一些桌椅、一个桌球台,沿墙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冲浪板。再往里,就是露天区域了。有一个很小的泳池,周边摆满了长椅和沙发,一面墙装了幕布供投影用。最里面是户外区域的灵魂:面向大海的吧台和开放式厨房。我觉得其实厨房的景色是最棒的,可以360度无死角看海景、观冲浪,非常羡慕这里的厨子。

在厨房忙碌的小哥们

还有一个面向大海搭建的吧台桌椅。我在的几天,最喜欢的时刻之一就是冲完浪上岸,买一碗麻辣牛肉面,坐在这里看着海浪吃面。运动的畅快加上美食的快感,简直是天堂般的享受。

牛肉面加卤鸭腿和煎鸡蛋

天色渐暗,吧台开始放起爵士嘻哈音乐,客栈的户外区域好像换了一个面孔。听海风沙沙穿过,感受着温润的空气,看鹅黄色柔和的灯光,点一杯葡萄酒,和认识不认识的朋友坐在吧台闲聊,大概是我最难忘的后海片段之一了。

客栈吧台义工小卷

小卷是我在来村里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她今年22岁,在我住的客栈做吧台义工。

小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为热情豪放没戒心。虽然刚刚认识,但我们外出吃饭抢着付钱的是她;张罗大家去自己房间打牌看剧玩游戏,全然不怕被打扰的是她;和室友闹别扭,向周围人声情并茂地大吐苦水的也是她。

她小小年纪,却好像和谁都能聊得来,和任何人都能迅速打成一片。连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住客,没过半天就恍惚觉得跟她是多年的旧相识。

有天晚上,我们几个坐在客栈的吧台喝酒。得知她另一个身份是直播歌手,一个月能有几万到十多万不等的收入。她还同时作酒吧驻唱、婚礼主持、画画老师。“你干嘛做这么多份工啊?”有人问。“光做直播不稳定啊。我没有安全感。钱是唯一给我安全感的东西。”

慢慢聊着,好像看到这个年轻女孩爽朗笑容后面的另一个轮廓。

她说自己一天再累也一定要做两小时直播,哪怕表演结束已经是深夜一两点,不能让那些每月为自己消费至少几千块的粉丝们失望。她说自己被中年男顾客塞钱进口袋,被请喝酒和聊天;说她如何照顾弟弟,承担了一切监督和教育他的职责,对他的管教甚至多于母亲;说令她心碎的前男友,自己多年的无限退让和付出换来的只是他的冷酷拒绝。

我渐渐意识到,她豪爽不羁的外表好像只是一层厚厚的壳,包裹着一颗敏感细腻、无处安放的心。

我难忘和小卷的相遇,期待有一天在什么场合遇到唱着歌的她,可以离她的另一面更近一点。

后海村冲浪第一人DW

后海村最不缺的就是冲浪大神,而DW是公认的村里冲浪第一人。

还没见到他,就已经听到他的各种故事。

有说他一天到晚都醉醺醺的,外号”醉鬼“,留一头长发,简直像个乞丐;有说他以前是国家队教练,刚来后海的时候人极瘦;还有说他是用生命在冲浪,别人不敢冲的浪他敢,而这也是他冲得一手好浪的根本原因。

一天在客栈吧台喝饮料,朋友激动地在我耳边低声说:“快看,他就是DW。”

猛一看,DW好像跟大多数后海土著浪人并没什么差别。他这时候应该是刚冲完浪回来,头发湿漉漉的,阳光下黝黑的皮肤发着光。但是和大多数身形精瘦、不苟言笑的浪人们又有点不一样,他的脸有些婴儿肥,隐约还有那么点微微隆起的小肚子,摇头晃脑的,给人莫名的亲切感。很难想象这样的他在海里拼了命和浪搏击的样子。

后面的几天,我总不经意四下搜寻他的身影。我发现他习惯每天一大早就下海。在岸上大多数时候,他喜欢面向大海坐着。他的话不多,似乎跟客栈里的谁都没什么特别深的交集。

他知道大家在背后对他的好奇和议论吗?

他当初是因为什么退了役,又是怎么决定来到后海的呢?

他享受人们的注目,还是常常感到孤独呢?

直到离开,我也没有和DW说上话。可我又有那么一点窃喜和兴奋,好像是发现了一个未解的谜团,激发了脑海中无限的想象。

希望下一次来后海还能见到DW。我想,那时我会鼓起勇气跟他喝一杯酒,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浪漫的流浪女孩姜姜

姜姜是我见过最浪漫的流浪女孩。

一天晚上,和朋友坐在客栈的吧台喝酒。猛然间几个英文单词飘进我的耳朵,抬眼一看,是坐在我左手边一个模样清秀的女孩在和调酒师聊天。

“你好,我叫姜姜。”

姜姜今年23岁,用她自己很诗意的话说,从大学开始她就在到处流浪。这次来后海,她在隔壁客栈做义工,计划做满三个月,就去墨西哥教小朋友中文。业余时间她冲浪,看书,练尤克里里。

姜姜的英文好,是因为有过几段和外国男生的短暂恋情。从没想过会在后海陷入爱情的她,刚来不久居然在派对上遇到一见倾心的意大利男生。旅行结束,男生回到北京继续生活。我问姜姜会不会想去找他,她说不知道啊,看缘分吧,他前几天还有给我发消息呢。眼里是藏不住的温柔。

第二天,我们约在她工作的客栈见面。我穿过客栈的大堂和餐厅,快走到露台的时候,远远看到她正面朝大海安静地坐着,穿一件很短的黑色吊带,专心致志地弹尤克里里,全然没有被身后嘈杂的游客打扰的样子。

怎么能有人这么厉害,可以做到心无旁骛、不受拘束呢?

“也是有烦恼的啊。不知道未来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她说。

又有谁知道未来的人生会怎样呢?我想。

我希望梦幻般的、自由自在的姜姜能像这样按照自己想要的路径继续流浪。

作者后记

在后海村的几天,想来人像是浮在湿润的空气中,又像是总被海浪推着走,被大自然宠爱的感觉太美妙了。更难忘的是那些印到脑海里的一张张面孔,他们会和这片海一起,成为我这个秋天最动人的回忆。

原标题:《我在三亚后海村:冲浪、客栈与流浪者|三明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