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师德码”初衷是好的,长效机制更好

澎湃特约评论员 方圆
2020-11-20 15:0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日前,浙江温州市上线“瓯越师德码”,用绿色、黄色、红色对教师师德给予认定,其数据将应用于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推优评先等方面。“师德码”可以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在线了解师德师风情况,并可为每位教师出具师德健康报告。

确实,教师队伍主流和总体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不时也会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比如,此前的“家长退群”“学生作业家长批改”,近日有江西南昌一位单亲妈妈,因无法给孩子批改作业,需要向老师提交一份手写证明,最终她“不堪其扰”,选择向媒体爆料。类似受到家长垢病的问题,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涉及到师德师风这个话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不断深化和细化。温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托智能技术建立“师德码”,其目的就在于促使教师能够尽德敬业。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为什么学校教师中发生的事,尽管是个别的,甚至具有偶然性,或者说一个教师的师德有错误并代表整个教师队伍有错误,但是依然会引起较大的反响?

师德之所以敏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肩负着育人使命,做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师德师风既关乎受教育者一个人的命运、一代人的前途,还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人们对于教师品行的要求严格于一般的职业,社会对师德师风问题的一些焦虑,在情理之中。

诚然,这种“焦虑”无形之中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带来一种压力。近年来,少数教师各类违反师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件,深深刺痛人心,引发了民众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强烈担忧。于是,一些地方纷纷制定了相应措施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据此,虽然也不能认定“师德码”完全是焦虑压力使然,但对于加强师德方面的新办法、新措施,关键还是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应是权宜之计,甚至“赶时髦”的应付。

一些地方在几年前就有规定“禁止学生作业让家长批改”,但有的地方还是屡禁不止;性侵、辱骂、体罚学生、有偿补课、体罚学生……这些早有规定不允许发生的事,还是让人们有所耳闻。事实说明,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建立或者运作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师德建设不是简单制定若干行为规范和办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长效机制激发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和负责,对自我的约束和反省。这属于“道”而非“器”或“技”,要在春风化雨中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这种长效机制,还应体现在通过正面宣传和鼓励去感召教师积极向上,守住师德;同时对教师的培养不仅注重能力培养,更注重道德修养等。

去年底,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旨在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的力量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各个地区、各个学校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并落地落实落到位。唯有如此,师德师风才会更加好起来。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