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亩矿山变青山!滇池流域矿山生态修复获自然资源部点赞

2020-11-25 13: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从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到向全国推广典型做法,昆明近日又“火”了一把。

矿山开采前地质环境情况

矿山生态修复后开采边坡平台间道路情况

今年10月15日,昆明官渡区大板桥生态修复矿山的成功模式,获得自然资源部点赞,并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印发的《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向全国推广生态修复经验。

提速开展修复

从2007年开始,昆明市持续开展矿山植被生态修复,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从2018年起,昆明市不断加码、加速开展滇池流域“五采区”生态修复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72个矿山、1万余亩生态修复任务。记者从云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截至目前,2017年关停的滇池流域范围内72个矿山,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超过8000亩。到今年底,将全面完成10034.71亩的修复任务。

2007年,昆明启动了滇池流域“五采区”生态修复工作。至2011年,有99个“五采区(点)”实施了生态修复。在工作推进中,滇池流域面山范围内344个采区(点)经过全面盘点后,按照植被生态修复项目连片规划管理的原则,整合为33个采区(点),实施植被生态修复及郊野森林公园建设,进行重点督查督办。

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五采区”生态修复难度很大、成本高,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为此,从2009年开始,结合当时的生态修复状况和条件,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和部署,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将33个“五采区”植被生态修复片区分为片区开发、捆绑开发、纯植被修复和不再采用植被修复4种类型。

2017年,“五采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一步升级,形成了“1+8”关停和治理工作方案体系,确定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范围内应关停矿山87个。2018年,昆明市明确,通过转变传统植树种草的单一方法,探索多样化再利用途径,将生态修复与城市旅游功能进行结合,在改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城市形象与旅游品质。根据“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耕则耕”的修复方案,滇池流域“五采区”完成生态修复后,有的将作为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利用,有的进行植被修复,有的则作为耕地复耕复绿。

助推生态平衡

据了解,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了2800多亩林地后,生态产品价值逐步显现。通过规划引领综合开发,整理建设用地9000多亩,目前宝能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项目已进驻,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7000个。此外,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还建设了“对歌山生态公园”等城市绿地3000多亩,设计保留“对歌台”等当地民族记忆,片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上周,记者走进官渡区大板桥矿山,到处是红叶石楠、樱花、桂花、雪松……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看不出这是曾经的采矿区。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栽种植物130多万株。

大板桥石灰岩矿山矿区面积18049平方千米,生产规模88万吨/年,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矿山经过30多年的露天开采,其间又几易其主,加上一直沿袭“重开发轻治理”的传统开发方式,导致对矿山开采过度而保护不够,矿区地形地貌被严重破坏。从2008年开始,官渡区引入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治理,由企业完成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并负责治理资金及技术。云南钢力建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先后建设了防洪排水系统、预埋灌溉管网,打井、加固扩容水库、架设供电线路、修建道路,并不断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对矿山生产剥离的表土集中堆存用作绿化覆土,部分土石用于生产水泥配料,实现了矿山固体废弃物100%利用。

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是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见效”的案例,通过政府主导,优化调整修复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把千疮百孔的矿区修复为生态良好的区域。

案例

经开区

采石场已成生态公园

对歌山生态绿地(图自:彩龙社区@芳菲暖阳)

记者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对歌山矿区看到,成片的绿树、草坡、鲜花,围绕着一块嶙峋怪石,这是对歌山生态绿地项目中一处别样的景致。“这块孤立的巨石原本是山体的一部分,是以前采石场挖山采石留下的遗迹。在进行全面的生态治理后,我们几乎已看不到以前荒芜破碎的山体,但是历史不能被遗忘,保留它是为了警示后人,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谋求发展不可取。”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个当年的昆明主要砂石料供应基地成为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如今,昔日的矿山已绿树成荫,废弃的矿坑被打造成观景池塘,亭子、步行栈道、水生植物点缀四周,处处透着绿色生态的气息。“过去对歌山一带因为采石场多,拉石头的车跑不停,路被压烂灰尘四起,居民的生活环境很恶劣。矿山停采后,这里安静了很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工作加速,新公路修通了,绿色植被一点点开始恢复,往日矿山呈现出了清秀的模样。”阿拉街道办事处清水社区主任王明德说。

对歌山生态绿地项目属于滇池东岸关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治理面积657.2亩。过去,为了城市建设需要,最多时这里共有采石场90余家、砖瓦厂20余家,矿区总面积10.53平方公里。由于长期开采和爆破,矿区内形成不稳定边坡、潜在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达300余处,严重威胁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矿山过度开采还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扬尘污染及地下含水层结构破坏,对辖区内果林水库、马料河等入滇河道水质造成影响。

2008年开始,昆明经开区坚决关停辖区内所有矿山。2012年,昆明市滇池东岸关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正式获得立项批复。矿山关停后,于2010年开始加速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工作。滇池东岸关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总预算投资19亿元。2018年12月,该示范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共治理3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林地及城市绿地9200多亩,整理建设用地6594亩,矿区范围内建成市政道路21.4公里,开挖土石方2100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1028万立方米,种植乔木、灌木等树木726万株,植草82万平方米。最终,项目实际投资26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自筹资金23亿元。

如今,矿区周边的清水社区、黄土坡社区村民及集体收入大幅提高,并吸引了碧桂园、保利、金科等一批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入驻该片区开发建设。预计该片区未来将新增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新增经济规模2000亿元。

西山区

生态修复超额完成

如今,路过西山区墨雨采石场、冷山神石英砂厂、谷律砂管站砂场等采石场,早已不见曾经的黄土满天飞、一片光秃秃的山头景象了。这些在2018年关闭的采石场,经过3年生态修复后,生态环境逐步变好了。

为全面治理、生态修复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关停矿山的生态环境,从2007年开始,西山区严守生态红线,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力推进“五采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2017年,西山区对18家矿山下发了《关于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的通知》《关于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的通知》,并细化措施,建立健全“1+X”监管工作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矿山关停后的巡查队伍,落实矿长制,确保关停到位,杜绝关停后私挖乱采现象的发生。2017年,西山区共完成“五采区”及零星采点治理修复2301.8亩,2018年,西山区实施墨雨采石场、冷山神石英砂厂、谷律砂管站砂场、大乐居砂场、团结第三砂厂及团结第四砂厂等6个关停矿山治理修复工作任务,修复面积905.7亩,占修复总任务的32.4%。

近年来,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西山区已经超额完成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记者从西山区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西山区完成矿山治理修复1213.79亩,完成2020年度任务1045.47亩的116.1%。

今年10月,西山区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采石、采砂、采矿点关停和五采区治理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召集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务局、区环境生态分局等10余家成员单位,对西山区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五采区”治理修复工作进行年度验收,并同意西山区2020年度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五采区”治理修复工作通过验收,同时要求各点位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继续按照验收提出的建议完善后续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晋宁区

矿山变成花果山

近年来,晋宁通过实施滇池流域“廊道面山绿化造林、车桑子点播、低效林改造、桉树替换”等,不断修复滇池流域面山生态植被,现已完成1800亩造林工程,有效改善了滇池南岸的生态环境。

晋宁区上蒜镇普德贵砂石场的改变,是昆明生态修复滇池流域“五采区”的一个成功例子。来到这个有着11年开采史的矿区可以看到,经过地表整理等系列工程,重新恢复平整,种上了一排排苹果树,还规划建设500亩鲜切花种植示范区。这个曾经“灰头土脸”的矿区变身为一座美丽的花果山。云南精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海立波介绍,这个砂石场建于2005年,在经过11年开采后,形成约70度近80米高差的不稳定陡坡和大大小小的矿坑。矿区及其周边随处可见随意倾倒的垃圾等杂物。关停砂石场后,公司与矿山业主沟通,把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纳入云南精垦古滇生态农庄的整体规划范围。但要进行生态修复难度很大,施工单位采取了边整理地表、边复耕的方式,对这个关停的砂石场进行生态修复。在原来矿山修复的基础上,又整合了400多亩农户的土地以及两个村委会的集体土地共计1914亩来进行农业开发。采用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模式,种植生态苹果500亩,并且计划采用自动控制技术,种植鲜切花500亩,其余土地进行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如今,这里变成了一块生机盎然的发展热土。

生态修复滇池南岸矿区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晋宁区林业与草原局牵头,已完成800亩廊道面山绿化造林、500亩车桑子点播和500亩低效林改造桉树替换。今年7月,又进行了车桑子的补植补造。

近日,晋宁区海绵办实地踏勘检查了解到,滇池流域面山植被生态修复中苗木成活率较高、长势良好,恢复和发展了滇池流域周边的森林资源,发挥了综合防治滇池水污染的作用。晋宁区海绵办要求责任单位继续加强日常巡查、管护,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搞好苗木的补植工作,确保绿化保存率达到市级验收标准。

晋宁区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能有效促进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净化地表地下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有力支持滇池水体置换。当前,晋宁正在努力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与滇池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晋宁、大美晋宁,项目为实现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提供了绿色支撑。

来源:昆明日报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万亩矿山变青山!滇池流域矿山生态修复获自然资源部点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