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银龄关怀③ | 银发网红、老年学霸,他们选择这样从容老去

2020-11-26 07: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

生育政策、延迟退休,一个个社会热点将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再次推向前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我们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春晖堂心理”团队联合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特别策划“银龄关怀”系列文章,从智能生活、人际交往、积极老龄化三方面,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策划/ 沈瑶瑶

文/ 苏煜

10月下旬,民政部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两个指标翻番(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的时候,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社会,也可以说是“中度老龄化”社会。

图/ CFP

关于老年人的发展,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传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认为,老年期的各项心理机能均不断衰退和老化;而毕生发展观则由德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保尔·巴尔特斯提出,首先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并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也在发展。

因此,进入老年期不意味着一个人单纯成为了社会的负担。中国俗语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凭借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往往能够给年轻人带来许多人生启迪。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年人传播经验的范围也不再拘泥于家人和邻里,他们也会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方式将传播范围向外拓展。比如,济公扮演者、老艺术家游本昌自拍短视频为他的“娃娃们”带去了很多正能量,“网红教授”戴建业则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解向年轻人传递知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图/ 网络

 

图/ 网络

其次,毕生发展观还认为,人的发展的形式是多样的,发展方向也因心理和行为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结合组成。

近年来,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停留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上,而是更多地会通过引进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元的兴趣爱好班;许多老年人也会把考证作为职业的延续,规划起人生的下半场。

图/ CFP

再次,心理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可塑性,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发展可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是三种影响系统(年龄、历史和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

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老漂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这些为了支持儿女、照顾孙辈而来到大城市的老年人,面对陌生的环境,感到迷茫和无措。在这样的困境下,老年人更应该调整心态、走出家门,积极地融入社区环境,派遣不良情绪,从而实现“随遇而安,乐在当下”。

图/ CFP

最后,毕生心理发展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探讨,将毕生发展与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其它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学科结合起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参与、保障的最佳机遇”。我国近些年来也在逐渐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不仅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关注老年人心理上的幸福与满足。

未来,希望通过大数据、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不断交融,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参考资料

中老年考证:叔叔阿姨都来跟我抢工作了

https://mp.weixin.qq.com/s/M-pEjr-h6QsAMr8j-EpBeQ

民生智库 | 千万数量级的“老漂族”如何不再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836502

老年网红图鉴:被短视频改变的晚年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87797

王琪. (2020). 探析自媒体老年短视频火爆现象——以抖音为例. 新闻前哨(9).

重新诠释“积极老龄化”的科学内涵

https://www.sohu.com/a/233533842_464403

《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呼吁:全社会共同建立积极老龄观

http://shh.sinoins.com/2018-10/31/content_274994.htm

“春晖堂心理”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学生十余年的养老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形成,该项目致力于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支持专家,目前已经开发出主老年人心理支持系列课程、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课程以及老年人多维心理测评体系等产品,通过与社区、老年大学、养老地产等为老服务机构合作,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课程及服务需求,助力打造健康和谐特色邻里的社区与机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