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0年前的中国长什么样?英国画家用近9年给出答案

2020-11-30 18: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
繁华或落后?

摄影机来不及记录的旧中国

被英国画家的画笔珍藏

旧北京

紫禁城外,古树蜿蜒

三三两两笑语欢颜

雍和宫的秋色

枯枝无叶

少了分优雅,多了分肃穆

零星的僧人不知商许何事

这是你我不曾见过的北京

“记录人”

苏格兰的Elizabeth Keith

自学成才的画家

擅长素描和水彩画

日本版画也小有成就

▲Elizabeth Keith

跨越半个地球

她为什么要来遥远的中国?

Keith一直向往神秘的东方

姐姐嫁到东京后

借着探望姐姐的名义

1915年

她只身启程前往东京

▲Keith(左)和姐姐

第一站,日本

和姐姐一起生活的9年

学会了日本木刻版画技术

第一次深切地了解东方文化

第二站,韩国

1924年,Keith回到英国

学习彩色蚀刻

学完不久

开启第三站,中国

北京、上海、苏州、杭州...

都留下了她的痕迹

每当灵感迸发的时候

Keith说着一口别扭的中文

请求街边店里的老板

“老板,借张椅子好吗?”

一个下午过去

她仍然画得如痴如醉

▲北京小亭子

▲杭州灵隐寺

“我一直竭尽全力

把这些木版画,哪怕是最小的细节

也尽可能地画出我对中国的情感。”

她的笔下有旧中国的热闹

▲北京前门

▲香港花街

旧中国的朴素

▲上海豫园

▲苏州十梓街,望星桥

旧中国的朝气

▲苏州定慧寺巷,双塔

▲苏州大学,文星阁

旧中国的静谧

▲香港

▲苏州

不夸张、不溢美

真实细腻地记录下

真实生活的千姿百态

她笔下的人物

或摩登,或守旧

或质朴,或儒雅

或天真,或和蔼

好景不长

1939年,“二战”爆发

Keith参展筹集资金帮助了

一批被日军伤害的中国妇女

或许

她的笔法不够高超、深刻

但,饱含温暖

留下了逝去的旧时光

- END -

原标题:《100年前的中国长什么样?英国画家用近9年给出答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