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爱情应有的模样《呼啸山庄》,流传两百年的虐恋之爱不简单

2020-11-30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兰友

一、《呼啸山庄》的写作背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所著的浪漫主义小说,这本外国文学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和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两小无猜舍生忘死的恋情,歌颂了爱情的美好,也展现出人性在社会现实下不可自控的改变,以及描写出社会对一个人的偏见是怎么毁掉一个人的。

这段虐恋最终以女主人公去世收场,男主人公也在实行一系列“复仇”计划后,最终放弃复仇,精神错乱,最终病逝。

艾米丽·勃朗特仅仅以这一部小说,就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据了不可删除的一页。她三岁丧母,被独居的父亲和终身未嫁的姨妈养大,家住在英国苦寒之地。

艾米丽零星受过一些教会学校教育,十九岁在女子学校当然老师,二十四岁赴比利时求学八个月,二十七八岁创作《呼啸山庄》。她终身未嫁,三十岁辞世。

《呼啸山庄》不似艾米丽姐姐妹勃朗特所创作的《简·爱》以自身教师经历为蓝本,这部小说主要情节偏于幻想,更似一部带血腥的复仇故事。

确实《简·爱》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生活爱情的励志故事,但《呼啸山庄》不代表适合青年人读,只是以青年人的心智未必能完全读得明白其中的深意。更让人不敢去读第一个原因就是《呼啸山庄》采用的一种迷狂的混乱的叙述方式。

但是大家不妨,将这本小书当做一本特殊的爱情小说来阅读,它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人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后,对待爱情也变得虚伪,同时也给出了爱情应有的模样。

二、《呼啸山庄》的故事

书里的凯瑟琳独立、豁达、纯真、热情、刚毅,充满着力量,她的性格奠定了整部《呼啸山庄》的格调。凯瑟琳是农场庄主老肖恩的女儿,是个从小不被赞扬的孩子,她脾气古怪,又野又淘气,可是在教区里,“她的眼睛是最漂亮的,她的微笑最甜蜜,她的脚步最轻盈”。

希斯克利夫出身低微,是老恩肖先生从利物浦大街上捡来的一个穿得破破烂烂、肮脏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来到恩肖家后,一直受到肖恩的长子辛德雷迫害。面对这一切不公正、粗暴的待遇,希斯克利夫一直隐忍。

凯瑟琳不会歧视父亲的养子希斯克利夫,她向所有人敞开最真挚的心。希斯克利夫十分幸运,拥有了凯瑟琳的爱,两个人因为天性走到了一起。天地之间只有他们两个,他们的心灵可以完全不受外界的束缚而自由地驰骋。

可故事发生了转折。

凯瑟琳和林顿

凯瑟琳误入邻居画眉田庄后,现代文明侵染了她,让凯瑟琳的头脑里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于是她违背自己的内心,说出了一句伤人的话:“嫁给希斯克利夫会降低我的身份”。

恰好,希斯克利夫在门外听到凯瑟琳说这句话,在暴风雨之夜他离开了。

他根本不知道凯瑟琳有着跟自己一样深沉的爱。

凯瑟琳后面的这些话他没有听到,

“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

“即使别的一切都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 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有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他的一部分了”。

希斯克利夫心痛之下,离开了呼啸山庄,到外面打拼,为了凯瑟琳他赚到了很多钱,他扭头一变,成为了一个上等人,可当他回到呼啸山庄的时候,凯瑟琳已经嫁为人妇。

可婚后,凯瑟琳并不快乐,她渐渐失去活力,生了孩子后,身体越来越不好,像一朵玫瑰渐渐枯萎。可在死之前,她也没有走出画眉田庄,和希斯克利夫在一起。

凯瑟琳是象征着被世俗文明侵染的我们。

希斯克利夫则是代表着许许多多被社会等级制度所压迫的人们。

我是如此喜欢这两个角色。

记得小时候我在乡村外婆家的田野上奔跑,那时候自己内心是纯粹的,没有杂质的。我清晰记得五岁秋天夕阳下的金黄色的稻田,一层层风吹着稻田在涌动。

正如周杰伦《稻香》的歌所唱的那样“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名利的概念,没有等级的概念,也不存在社会身份。

我们就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感受着每天的清风,呼吸着每日的空气。

这种感觉,你还记得吗?

书中,凯瑟琳在对林顿允婚后说过一句话:“我爱他(指希斯克利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

确实如此,希斯克利夫没有父母,被好心的凯瑟琳的父亲收养,他自然从小也不懂得这些等级之分。他脏兮兮的,野性十足。

希斯克利夫对待凯瑟琳有着最为真挚的情感,会因为凯瑟琳去慢慢改变自己,她笑他则笑,她哭他则哭。他把自己的爱全都给了凯瑟琳,除了拥有凯瑟琳的爱, 他什么都没有,甚至是人格尊严。

凯瑟琳就是他的命,是他唯一活着的希望。

凯瑟琳也看见了希斯克利夫的灵魂,“他严峻的外表下面隐藏着深厚的仁慈和情义!他骨子里是值得尊敬的,是真诚的。”

为什么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爱着谁,却做不到跟他在一起。原因就是世俗的观念,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控制的。

世俗观念是虚伪的,可我们还是会去秉承这些观念做事,历史的车轮从来没有停下过,能走出世俗观念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人类最为一个群体的无奈,世俗是我们所有个体无法逃出的黑洞。

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挖开她的坟墓,抱着她冰冷的尸体哭泣。为了报复,希斯克利夫对两个相爱的孩子,一个是凯瑟琳和林顿的孩子小林顿,一个他和林顿妹妹生的孩子,展开了报复,让他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希斯克利夫逐渐变得乖戾,不可捉摸。最后,他放弃了报复,自己也逐渐精神错乱,病逝之后交代小林顿,将他和凯瑟琳埋在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就如同荒原上盛开紫花的石楠,浑然天成。

最后,这对灵魂本为一体的伴侣,死后肉体同归于泥土,灵魂共遨游于荒原,天人合一。

三、希斯克利夫的复仇

希斯克利夫从小被养父的儿子欺负,过着残酷的生活,又经历了凯瑟琳的爱情背叛,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转化为无比的恨,仇恨引导他走上了复仇之路。

离开三年后,他以富绅的身份返回呼啸山庄,开始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他先是从老肖恩长子辛德雷的手里,夺下了呼啸山庄,再是骗取林顿妹妹伊莎贝拉的爱情,并生下儿子,最后儿子死去,他拿下了画眉田庄。

希斯克利夫成为了呼啸山庄、画眉田庄两个庄的主人后,他没有高兴、没有悲伤,“有的只是一项艰巨工作完成后的一种冷峻的快意”。

最后,希斯克利夫放下了仇恨,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在一起了。他带着微笑死去,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希斯克利夫停止了呼吸,他的灵魂和凯瑟琳的灵魂终于重聚。

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凯瑟琳有向希斯克林请求原谅。她想让希斯克利夫放下仇恨。她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做错了,我会因此而死,你也离开过我,但我宽恕了你,你也宽恕我吧! ”

但希斯克利夫答却不肯原谅凯瑟琳,他说: “这是难以办到的,但我饶恕你对我做的事。我可以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我又怎么能够饶恕他呢?”

哲学家培根在《论复仇》一书中曾经说过:“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人之天性越是爱讨这种公道,法律就越是应该将其铲除:因为首先是犯罪者只是触犯了法律,而对该罪犯以牙还牙则使法律失去了效用。”

希斯克利夫正是因为他的仇恨是法律所管束不了的,才自己实施复仇计划。如果生活一开始对他就公平一些,如果老爷肖恩能为他做主,如果法律能规定富人穷人都是平等的,那可能就不会有这出悲剧。

可是没有如果。社会就是会有这种不公,我们的一生中肯定会碰到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不公对我们心灵所造成的伤害?

从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活在仇恨中的人只是在折磨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聪明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对过去耿耿于怀者无非是捉弄自己罢了。”

四、总结

这段书里的爱情用生死做赌注,我们或许一辈子也无法经历这样的爱情,但却代表着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可能性。

爱让人变得有力量,人的一生中,我们还是得有点自己的坚守,不用极端到面对生死抉择,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不顾世俗的眼光,去选择爱。

而对于复仇,放下即是成就未来的自己。谁的心不曾受过伤,谁又没有尝过委屈的味道,放下复仇,再爱一次。

参考文献:

[1] 《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著,2017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 《从复仇到觉醒:《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师良,2016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