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体冷冻靠不靠谱?待我3020年醒来就告诉你

2020-12-11 16: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水母 时光派 收录于话题#续命黑科技24个

@水母

营养学助力抗衰老

吃得好一点,老得慢一点

“今日一别,恐再无相见那天,我将独自踏入寒冷的黑暗,忘记呼吸,停止心跳。再见了朋友,不必悲伤,因为我会在五百年后醒来,享受共产主义胜利的果实。如果还有什么话要说,那就让你的曾曾曾曾曾孙来向我问候吧……”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抗衰再好,也不能保你长生不老;延寿再久,也不能撑到千百年后。

兄弟姐妹们,实在是拿你们当亲人才会说这些:你吃再多NMN也看不到3020年的太阳不是吗?倒不如试试这人体冷冻的黑科技,笔者亲测(可能/也许/大概)好用!等你从冷冻室里走出来的那一刻,千百岁的你还是一副年轻貌美之态,岂不美哉!

手动狗头保命:我只是来抢生意的,不是故意要砸饭碗的

01

生命真的可以暂停再开始?究竟是科幻还是科学?

1

液氮活鱼/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暴露年龄系列),各位的初中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给你展示过这样一段表演:将一条弱小可怜无助的金鱼放进极低温的液氮(大概零下196度)中,鱼儿瞬间冰封,然而将其拿出来再放入温水中,又能神奇的“活过来”自由游动。

鱼,似乎还是那条鱼...

可是复苏后一般也只能存活一周左右。

因为低温会使细胞中的水形成冰晶,体积会增大对细胞结构和机体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而且极有可能是不可逆性的损伤)。“液氮鱼”之所以还能“复活”是因为放入液氮后,温度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降至冰点以下,形成的冰晶体积非常小,但这个过程仍然会对鱼的体内组织造成损伤。

2

冷冻胚胎/

冷冻胚胎技术成功的跨越了科学与科幻这道鸿沟,从1972年首例哺乳动物冻融胚胎成功妊娠至今,这40余年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试管培育技术得到的胚胎进行冷冻保存,在你准备好迎接新生的时候,宝宝就顺利的到来咯。

除此之外,像冷冻精子、冷冻卵子这些辅助生殖技术也在蓬勃发展,甚至还有冷冻器官的保存,或许这些骚操作真能帮我们和很多疾病说拜拜呢!

人体冷冻

哦!这里并没有你想要看到的研究证据!不过还是可以列举一二正在进行时的例子 [1]:

1

美国心理学家James Bedford

美国心理学家James Bedford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人体冷冻技术者,他生前得了肾癌,随后全身扩散,即使放在现在也无法治愈。1967年James Bedford去世,家人遵从其遗嘱,选择冰冻其遗体。然而原本计划2017年将其复活,却没能如愿以偿,如今依旧躺在液氮之中。

2

美国棒球运动员

Theodore Samuel Williams

美国著名的棒球运动员刚刚去世没几天,他的家人就为如何处理他的遗体争论不休。他的儿子建议,把他的遗体用冷冻术给冻起来,以便将来复活或者利用克隆技术让他再生!

3

中国作家杜虹

杜虹是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也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在确诊胰腺癌后,杜虹及其家人联系了Alcor公司,选择将其大脑进行冷冻保存。2015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将61岁的杜虹进行了灌输保护处理,随后将其大脑运送到了Alcor公司,储存在液氮中。

就国内本土冷冻技术来说,首例由国内机构实施的人体冷冻是在2017年,病人名叫展文莲,死于肺癌,为她进行冷冻保存的是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独立完成人体低温保存的科研机构。

02

人体冷冻分几步?和把大象关冰箱也差不多嘛!

咱们先复习一下2000年丹丹老师教的如何把大象关进冰箱: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那么再来看看人体冷冻如何操作?

1. 签约付钱;2. 静候阎王;3. 打开液氮罐;4. 把人放进液氮罐;5. 关上液氮罐;然后等待时机成熟,你就可以如睡美人般醒来,重获新生

是不是就比大象关冰箱多了两步:交钱和等死。

言归正传,要想实施人体冷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家靠谱的冷冻公司,签约,付钱,然后正常生活,静待死亡的到来。随后,这家公司将会派出一支专业团队,时刻伴你左右,保持亦近亦远的舒适距离,监测你的生命体征,一旦死神降临,立即采取行动:

通过降温、血液替换和体外心肺支持等措施保证人体(尤其是大脑)的良好状态,运送至公司后迅速向体内输注冷冻保护剂,然后就是低温冷却以及后续的长期储存。工作人员会在大脑表面放置一个称为crackphone的装置,通过声音来监测后续储存过程中病人的身体是否发生破裂。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会定期进行仪器检查,以保证病人的妥善保存 [2]。

03

掌握核心冷冻科技,损伤还能更少一些!

就像是液氮活鱼的例子中,冷冻似乎不可避免得对细胞和组织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损伤,如果冷冻之后却要拖着残破之躯醒来,消费者肯定不会买账!因此核心科技必不可少。

冷冻保护剂——玻璃化冷冻

考虑到直接冷冻对组织细胞所造成的不可逆损伤,人体冷冻技术采用的其实是玻璃化,也就是将一种物质转化为非晶态无定形的固体形态。

冷冻保护剂是一种很容易渗透到细胞内部并降低水的冰点的小分子,如甘油、乙烯-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能够渗入细胞内发生水合作用,使溶液的粘性增加,从而减少冰晶的形成。

高浓度的冷冻剂在超低温环境下凝固,形成不规则的玻璃化样固体,保存了液态时正常分子和离子分布,因而在细胞内发生玻璃化时能起到保护作用 [3,4]。简而言之,冷冻保护剂就是为了防止细胞在降温过程中形成冰晶,从而减少降温过程对细胞和组织的损害。

大脑和记忆的保存

人们相信,大脑是一个人的核心所在,一个人的思想、性格、记忆全部储存在大脑中,并且由大脑所决定。大脑完美保存,醒来后我仍然是我。

在国际生物医学老年学协会第十届大会上,Alcor的医学顾问Dr. Jerry Lemler展示了大脑玻璃化冷冻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认为玻璃化冷冻技术可以完好地保存大脑结构 [4]。

但是真的做到了吗?阿根廷一位78岁女性的大脑是世界上首例大脑冷冻保存的案例,她所用到的冷冻剂中包含13%的二甲亚砜和13%的甘油。为了验证这项冷冻技术对大脑神经的作用,Martina等人开展了动物实验,发现这种冷冻剂能较好的保存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而对于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其结果却是高度可变的 [5]。So,脆弱却重要的大脑能否保存完好?That is a question!

柱状图中分别为对照组,玻璃化组和人脑冷冻剂组

04

冷冻不是你想冻,想冻就能冻

先“走”一步,再谈冷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伦理问题一直都是人体冷冻技术难以跨越的坎儿。也就是说,绝非你突发奇想或是有钱任性就可以随随便便的靠人体冷冻技术“穿越时空”。从上面的步骤介绍中可以看出,人体冷冻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冷冻的客户在当前医学认知中已经被宣布临床死亡,或合法死亡。

按规定“走”,做好计划

因此,人体冷冻的服务对象实质上是有明确需求的:

比如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或其他不治之症,造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且所剩时日不多的患者。但人体冷冻对于死亡也并非照单全收,如果已垂垂老矣,或是寿终正寝的老人,恐怕人体冷冻技术也爱莫能助,毕竟这只是一项生命暂停与重启的黑科技,它能在你生命过程中添加一段或长或短的空白期,而非延长寿命或追求永生的手段。

“走”得突然,自求多福

另外,如果因车祸等突发意外导致的死亡,其身体结构和组织受到较大创伤,此时人体冷冻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水平上也只得告知一句:

尽力而为。

05

人体冷冻技术哪家强?

如果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冷冻公司当然要慎重选择,生死之事,可不是拼夕夕就能解决的。目前来说,最主流的两家人体冷冻技术公司是Alcor和CI:

Alcor全称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成立于1972年,由Fred和Linda Chamberlain夫妇成立,目前拥有超过1700多名注册会员,其中172人已经冻存。如果你选择了Alcor公司则需要支付20万美元的费用,如果只选择保存大脑则费用为8万美元,此外,还需缴纳年费500多美元。

CI全称Cryonics Institute,是由前文所提到的“人体冷冻学之父” Robert Ettinger创建,成立于1976年,拥有1100多名注册会员,其中100多人已经冻存。CI公司费用为2-3万美元,年费是100多美元,也可以选择以1250美元一次付清所有年费。

写在最后:复活≠永生

人体冷冻祝你实现穿越时空的美梦,但左右不了寿命的长短,复活并不等于永生,更何况现在复活也尚未实现,如果实在执着于一直活下去,倒可以试试夜间出行,看看能不能结交一位吸血鬼友人。

当我们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人体冷冻技术,仍旧会有几个问题萦绕心头:

谁来决定“我”的复活时间?本人清醒时签署的复活协约?还是子子孙孙互不相识的后代?还是非亲非故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

万一“我”复活后对此时的环境并不满意,还能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吗?

醒来后,谁还会认得一个普普通通的“我”?

所以吧,如果没什么特殊需求,还是先老老实实抗衰老吧!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 袁海. 冷冻术:可以复活生命吗?[J]. 黄金时代, 2002.

[2] de Grey ADNJ. Cryonics Takes Another Big Step Toward the Mainstream. Rejuvenation Res. 2020 Jun;23(3):191-192.

[3] 胡军祥, 赵玉勤, 姜玉新,等. 动物胚胎的玻璃化冻存[J]. 科技通报, 2005, 21(006):679-682.

[4] Best BP. Vascular and neuronal ischemic damage in cryonics patients. Rejuvenation Res. 2012 Apr;15(2):165-9.

[5] Lemler J, Harris SB, Platt C, Huffman TM. The arrest of biological time as a bridge to engineered negligible senescence. Ann N Y Acad Sci. 2004;1019:559-563.

[6] Canatelli-Mallat M, Lascaray F, Entraigues-Abramson M, Portiansky EL, Blamaceda N, Morel GR, Goya RG. Cryopreservation of a Human Brain and Its Experimental Correlate in Rats. Rejuvenation Res. 2020 Jun 8.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