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讨会︱学科建设、数字化、课程教育:公共史学的机遇与挑战

韩晶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2020-12-09 10:5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公共史学教学研讨暨《公共史学概论》交流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以及故宫博物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等科教机构的37名专家学者与会,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下午场,共设有主题演讲、分组讨论、特别讨论及圆桌讨论四个环节,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杨祥银、姜萌主持。

历史非虚构写作要坚守历史学本位

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杨念群教授首先进行了主题演讲,题目为“公共史学与历史非虚构写作”。杨念群祝贺《公共史学概论》的出版,肯定该教材在国内公共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开拓价值。接着,分别讨论了后现代史学思潮下如何看待历史写作的性质、通俗史学的历史观、历史叙事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界限三个方面的问题。

杨念群认为,历史叙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作者无法摆脱自身的时代性及论述问题的主观色彩。同时,即使是客观事物,其本身呈现的样态也是不充分的,需要结合认知者主观的想象及主体能动性去建构其相对完整的认识。在此意义上,史学虽是非虚构的,但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可能性及实现方式是需要认真讨论的。其次,要警惕通俗史学流于“地摊史学”的危险,杨念群强调,历史叙事不能仅是故事的堆积,背后要有深度的历史观作为支撑,这也涉及到公共史学如何处理大众需求的问题。公共史学家不应为了迎合大众趣味而牺牲自身的书写定位,反而应该尽力用好的历史观去沟通甚至引领大众。通俗史学的创作要建立在学院派知识和史观之上,应当追求深度,这也是目前通俗史学最需要注意的方面。

最后,杨念群强调历史叙事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界限以及在历史非虚构写作中要坚守历史学本位的问题。历史叙事在情节设置和人物角色刻画上虽然与文学创作有相似性,但二者并非难以区分,历史学家的非虚构写作应当有一定的边界。相较于文学创作,历史叙事最大的特点是戴着“镣铐”跳舞,即对史料进行严谨的别择,将追求历史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对于历史非虚构写作实践成果,杨念群举出了若干例子,如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和史景迁的《康熙自画像》,前者虽非出自学院派史家之手,但使用一手史料严谨、解读准确,做到了将尊重客观史料与主观叙述风格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后者虽以康熙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违背了历史学家客观叙述的要求,但有坚实的史料作为支撑,仍是史学著作。

杨祥银认为,杨念群教授不仅在理论上探讨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可能性和范式,而且也是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实践者,如《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一书。

杨念群教授发言

公共史学家要将历史带到学院之外

上午场共有7位学者分为两组进行了主题发言。其中,与会学者围绕“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数字公共史学”、“文化遗产与公共史学”三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公共史学学科建设”问题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鹏认为,推进各高校公共史学的开展是历史学科参与到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新文科建设要求文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需求挂钩,强调跨学科合作,这与公共史学的定位和研究方法不谋而合。公共史学应正视新文科建设的学科导向,重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文理素养;吸纳社会师资力量,提高学院派教师对地方历史的关怀,将社会服务项目纳入高校评价机制。姜萌认为将公共史学放入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来谈十分有意义。并指出现有学科评价体系已有所变化,如将教材出版、人才培养过程和社会服务作为高校教师考评重要方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周东华对此问题回应道,研究生公共史学课程要采用更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杨祥银总结公共史学的学科建设要从学生、教师、学制、考评等多方面着手,肯定上述讨论所提出的若干方向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涛就“数字公共史学的概念与实现路径”进行发言,王涛认为公共史学家应该达成两个共识:第一,要将历史带到学院之外,考虑听众和受众,而不是单方面的传播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第二,要接受身份多元的公共史学家。在此基础上,数字公共史学是公共史学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触及的课题。国内数字公共史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字化信息参差不齐,泥沙俱下,低质量的研究成果充斥网络世界。在此情况下,公共史学家应当看到数字技术在历史知识的呈现、传布以及拉近史学与公众之间距离等方面提供的良好机会,要克服对技术的畏难心态,以“数字”的方式占领公共领域。姜萌表示,数字人文目前在国外史学已经普及开来,国内公共史学家要充分重视将数字技术与自身研究结合起来。

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是公共史学连接历史和现实,沟通史家与公众的重要渠道。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洪强结合自身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教研工作经验,认为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研究在学科定位上面临两分困境,而公共史学的应用学科属性和现实关怀能为文化遗产研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强调要将文化遗产研究自觉地纳入公共史学学科框架中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李自典认为,口述史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在方法和问题关怀上存在天然的共通共融基础,口述史学能促进非遗传承事业的开展,而非遗研究反过来也能扩大口述史的研究范围。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路中康强调了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中国公众史学研究与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红色文化口述史调查可探讨历史人物的心理变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可引导公众的历史意识。公共史学应用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途径有:通过考证与复原还原历史的原生态;通过辨伪与考据,推导与修正历史表述;通过对史料与文物的研究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认定与合理利用。

特别讨论环节围绕《公共史学概论》教材的编纂与出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林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姜萌进行主题发言。张林指出,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建设,一本好教材对新教学领域的作用尤其重大,《公共史学概论》的意义正在于此。同时,教材的编写考验了该学科教研的成熟度,《公共史学概论》的出版也是国内公共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体现。姜萌认为,目前国内公共史学的教研工作处于勃兴阶段,一本好教材或比研究专著更重要。《公共史学概论》编纂宗旨以理论梳理为底色、实践操作为导向,素养提升为目的;在内容上,采用各章由专门研究者分写的形式,力求兼顾实践与理论、基础性与前沿性。希望本教材的出版能够推动国内公共史学教研、教学工作更好的发展。

如何开展公共史学课程教育?

下午场首先邀请了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系王希教授进行以“公共史学学科化的前景与挑战”为主题的演讲。王希首先讨论了“public history”的概念问题,认为“公共史学”强调“public history”的观念意识、史学形态及公共空间的属性;“公众史学”则侧重公众参与、为公众服务的面向,公共性和公众性皆是“public history”概念的重要内涵。接着,他重点分析了美国硕士生公共史学教育体系和培养方案的特点,以期为国内公共史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具体包括NCPH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Committee(美国公共史学课程和训练委员会)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美国葛底斯堡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内华达大学公共史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与考评机制,总结了美国大学公共史学特点:1、因地制宜,根据高校所在地区的条件和需求开展研究;2、规范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3、要求学生具备史学基本功和专门史方向的训练;4、具有专业实习项目机会和专业师资力量依托。

王希认为国内公共史学在民间史学热、高教事业的发展以及数字人文勃兴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此,在学科建设上要致力于创造综合性学科的公共史学,以作为新的跨学科的历史学方向;建立双学位、跨学科的稳定合作机制。同时,在提高公共史学本身专业性的基础上,推动公共史学走向公众;在专业历史学家与大众/民间历史学家之外,培养沟通二者的公共/公众历史学家。

王希教授发言

与会学者就王希教授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性讨论。中国传媒大学王宇英就如何在没有历史专业建制的大学如何开展公共史学课程教育发问。王希认为国内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展开校际合作,这是目前可行且值得鼓励的方式。北京师范大学黄国辉就在本硕阶段如何设置公共史学课程发问。王希认为美国的公共史学课程主要集中硕士阶段,但近些年也已经下沉到本科阶段,本硕阶段的课程设置可以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接下来,共有9位与会学者分为两组进行了主题发言,主要围绕国内各高校和教育机构公共史学的课程开设情况展开,学者们交流了在公共史学课程实践、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和挑战。

在公共史学课程开设方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赵艳玲以《清代热河行宫文化》课程教学、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安东强以《清宫戏与清代历史文化》课程开设为例,分别展示了公共史学课程结合地方古迹资源、社会文化热点进行学生教育的可能性。六盘水师范学院旅历学院花琦结合该校在公共史学课程的深入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公共史学教育面临的输出口狭窄、教学走不出课堂、与地方合作缺乏深入交融、师资与高质量生源紧张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如举办展览、工作坊、小写作和小记录,从公共“微观史”着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历史教师魏祺则展示了在新课改要求下,陈经纶中学如何将公共史学素养作为学生历史教育重要方面的教学案例,并表示希望各高校公共史学研究者能多多关注中学教育领域,彼此建立起更多的合作与互动。

在各高校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方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李扬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史学文博系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北京名人故居及文物普及工作、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情况、文物修复试点班与教学实践教学等项目。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陈鸿超重点介绍了温州大学口述历史教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口述历史概论、地方史专题研究两门课程,培养方案(理论培养、前期训练、采访训练、整理)和近三年所承担项目,包括疫情期间温州基层党员疫情防控口述历史。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安劭凡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比较史及公众史学”课程。此外,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滕乐将公共史学与大众传媒的问题结合,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下对公共史学发展的影响。

本场参与讨论的学者一致表示,本次研讨会为各地方高校从事公共史学工作的教研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国内公共史学的开展尤其是各地方高校公共史学教研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通过相互分享、交流各高校、教研机构诸多公共史学实践项目经验,为公共史学在结合地方开展方面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思路。

最后,会议围绕“公共史学教育实践”、“公共史学理论建设”等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黄国辉、廊坊师范学院时培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张一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姜萌等学者参加了圆桌讨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尤学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是国内大陆学界公共史学教研力量的一次集合,体现了国内学界对公共史学事业的热情追求和努力,为公共史学下一步的发展凝聚共识,谋划未来。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公共史学一定会有很强的发展,但是也必须面对历史学界对公共史学的认可、能否进入现有学科和课程教学体系、及公共史学实践者对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规则的认知三个挑战。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