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刷脸支付突发险情,地方政府出手后,影响几何?

2020-12-08 16: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苏筱芮 看懂经济

文 | 苏筱芮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近日,天津人大官网公布最新消息,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于12月1日表决通过了《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立法意义和主要内容。

《条例》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据此,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都将被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被市场认为是全国首个公开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的法规。地方政府释放出的监管信号,将会如何影响市场?

刷脸支付大战,硝烟弥漫

公开信息显示,微信支付近期发布了新一轮刷脸支付用户补贴。1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每周五满10元立减2元,其他时间随机立减。据移动支付网消息,商户参与方式是受邀商户默认参与,10月起新增落地设备需补报名。活动范围则为除K12以外的全行业刷脸支付设备。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微信支付刷脸活动还强调了对收银员的补贴,内容是:每推荐一个新用户开通刷脸并支付成功,获得3分;每笔刷脸支付均可积1分,每1分可兑换人民币0.1元。

面对微信支付发起的攻势,支付宝自然不甘落后。据11月30日公开消息,支付宝从当日起至2021年1月3日开启新一轮双十二刷脸支付活动,实名认证用户在蜻蜓、自助收银、刷脸POS机等商家设备上使用支付功能,刷脸第3次到第8次可分别领取1个现金券包,金额为0.1元到3元不等,满3元可使用。

刷脸支付市场:巨头们的游戏

刷脸支付的本质是支付,与条码支付一样属于金融业务范畴。现阶段,刷脸市场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巨头主要是金融科技巨头,例如支付宝、微信、银联等。目前刷脸支付大战主要集中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二者的龙头产品分别为“蜻蜓”与“青蛙”。

以支付宝的刷脸产品“蜻蜓”为例,蜻蜓二代产品蜻蜓F4的官方定价为1699元,渠道价1499元,按照每日去重、每月累计的有效刷脸户发放补贴,月用户奖励封顶400元,设备封顶1600元(均为历史数据),这给中小创业者带来极大的创业诱惑。从一个完美商业逻辑的视角来看,商家免费获取了一台大型设备,还能从巨头那边拿到补贴,理想中的补贴金额是1600减去1499,等于101元。

为何以POS机为首的条码支付市场群雄并起,而刷脸支付只有巨头竞逐?在我看来,价格是首要因素,刷脸设备单价动辄数千元,与百元级的POS机形成鲜明对比。支付宝曾在2019年官宣投入30亿进行补贴,后来调整为不计上限。巨头动辄砸下数十亿补贴,中小机构如何承受得起?

刷脸产业链与渠道模式

因此,巨头拼杀刷脸支付大战,背后已形成一套分工明确的产业链,仅设备方面就包括研发、生产、安装、调试等。媒体数据显示,在物联网产业中,与刷脸支付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诞生的研发生产和安装调试人员就已经达到50万,支付宝刷脸设备、无人货柜的安装调试员平均年薪达到15-20万。

上游设备研发后需要推广,这就离不开下游各类渠道。渠道方面中小创业者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服务商模式,二是代理商模式。服务商模式要求更高,因为服务商需要创业者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需要服务器需要域名,需要团队在对接官方的同时,开发众多插件与商家收银系统对接,还要不断维护升级,需要良好的运营能力。

服务商的高门槛资质使创业者望而却步,更倾向于选择相对门槛更低的代理商模式,代理商模式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代理加盟,是服务商的“下线”,无需拥有技术能力,只需大力推广,交一些起步性质的合作费用即可加盟。

如今,天津打响了刷脸支付规范的第一枪。有媒体调查民意称——网友:其他省市什么时候跟上?我查询了一些国外材料,发现发达国家在人脸识别的应用上也有所警惕。今年9月最新消息,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颁布了美国最严格、最全面的面部识别禁令,这也在当地引发争议,但当局坚持认为,颁布禁令利大于弊,有利于保护当地民众的个人隐私,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上述逻辑来看,不排除刷脸禁令从天津蔓延到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到底会出台全国统一政策,还是各地分别出台政策形成地区差异暂时无法预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些充当代理商角色的中小创业者无疑处于链条底层,是刷脸支付产业中的“弱势群体”,在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前首当其冲。

因此,作为长期观察政策的研究人员,建议广大中小创业者紧盯政策风向,对刷脸推广保持谨慎态度,此前一些“不讲武德”的上游机构以各种理由坑害代理商分润、奖励返还的教训犹历历在目。从源头上提高警惕性,是保护自我最好的方式。

原标题:《刷脸支付突发险情!地方政府出手后,影响几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