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核酸检测数字背后的硬核原理!

2020-12-10 12: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目前,成都全市累计核酸采样73.9万人,完成检测39.93万人(数据截止12月9日21时)。

科迷们都知道,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我们国家依靠快速而准确的核酸检测,在武汉、北京、喀什、大连、青岛等城市疫情爆发时,得以迅速发现控制传染源,有效阻断传播链条,青岛更是在5天内完成1000万人的核酸检测。

这一突破和壮举震惊了全世界。

在令世界惊艳的数字背后,是我们国家无数医护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我们国家所采用的核酸检测手段,即“多合一”混合检测(简称“混检”)。

目前我们国家在大人群样本的新冠筛查时,已经出台的混合检测技术规范有混合采样和样本混合两种检测方式。

混合采样:也叫“混采”,即在采样时, 将几个人如3人或5人分别采样后,放至同一采样管中。

样本混合:也叫“混样”,是在实验室检测时,将3人或5人的样本取相同体积混合在一起。

说简单一点,混合检测就是分组检测。

这里,科科主要聊的是我们国家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混合采样检测方法。

混采由医护人员按照10个受检者为一组,采集前收集并登记受检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时间),按照组别进行采集管编号。

通过咽拭子的采集方法,连续采集10支拭子以后,将完成采集的拭子放入同一个采集管中,动作轻柔,避免气溶胶产生,旋紧管盖,防止溢洒。之后,核对采集管标签与混采登记表信息,确保准确完整,编号一致,按标本放置、转运要求送检。

如果样本呈阴性,那就说明这10份样本全部都是阴性,混检的10个人份都是安全的。

如果样本呈阳性,第一时间通知样本采样的10个人,并立即进行单独隔离、单采单检,就能确定阳性标本的携带者。

传统检测需要挨个进行核酸检测。小城市还好,但像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这些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来说,挨个检测,检测效率低不说,且检测成本很高。混合检测的应用则更好地适应了人口密集的大都市进行以预防为主的新冠病毒核酸普遍筛查。

科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科迷们立马就明白了。

假设27人中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我们需要把这个人找出来,怎么找?

按传统检测方法,挨个地找,也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检测一遍,检测次数为27次。

按混合检测方法找,我们把这27人分成3组。第一轮,按每组9人进行核酸检测,哪一组核酸检测呈阳性,感染者就在哪一组,检测次数3次。接着第二轮,将呈阳性的一组全部检测一遍,就能精确找到感染者,检测次数9次。两轮加起来,检测次数只需12次。

减少了我们抽样的检测次数,从而就减少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大大节省了检测成本。

我们再来看看实际案例的佐证。

6月份北京新发地爆发疫情,当时日检测能力为20多万人次;采用“5合1”混采模式后,在没有增加任何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日检测能力达到200多万,效率提高了10 倍。

8月份大连完成448.8万份检测。10月份喀什疫情,不到4天时间,完成超470万人全民核酸检测。

青岛更不用说,5天内完成10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

早在今年2月份,国家卫健委就鼓励各地采取10人样本合成1个样本进行送检,但首先要攻克标本中新冠病毒因被稀释而呈现弱阳性的问题,大家也在担心混检影响样品的敏感性。

为此,国家卫健委提出上文提到的混采和混样两种混检途径。

武汉当时采用的主要就是混采模式,10天内完成10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并验证了混采不影响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而混样对检测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也是已知的。

这个技术难点攻克的背后,是我们国家医学专家们辛苦实践的成果。

经武汉发“方案”,北京编“指南”……而后各地经验汇总,最终于8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的通知》,形成细致翔实的技术规范。

至此,我国拥有了成熟的大规模检测技术,而核酸检测能力也迎来了爆发期。

青岛就是通过“10合1”的混检手段,严格按照规格、流程、混合拭子、送检等明晰精确的指导方法,五天完成千万人次核酸检测的世界性挑战。

混合检测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世界上是否还有其他更高效的检测方法呢?

答案是有的。比如不重叠分组检测、排列分组检测,以及印度提出的柯克曼三元次检测。

不重叠分组检测和混合检测方法类似。只不过,它是通过三轮或以上的分组检测,来不断缩小检测范围,找到并确定感染者。

排列分组检测则是经过第一轮分组检测后,将呈阳性的一组进行排列编号,按每行每列进行检测,找出感染组重合的编号样本,从而找到感染者。

柯克曼三元次检测比较复杂,能满足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检测。

这些方法为什么没有推广。因为每一种检测模型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高效并不代表适合。

就比如柯克曼三元次检测,它检测样本越多,计算量越大,同时也就意味着风险越大。没有完成问题攻关之前,就没有办法推广采用。

关于我们国家的混合检测,需要强调一点,推行大规模混检的前提是预防为主。也就是说这是在疫情初期才能实现的大规模检测成果。

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检测,还是应该采用单采单检。对于低风险人群的筛查,则可以优先选择混检。

另外,混检的样本数量,专家建议不超过10个。

参考源:《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的通知》

原标题:《核酸检测数字背后的硬核原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