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英国乡村孕育出现代教育理念,领跑世界500年

2020-12-11 21: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英国史3#欧美历史58#世界史61#宗教史32

中世纪书籍

人们常说,百年英国看城市,千年英国看乡村。乡村凝聚着英国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诸多特色,英国古代乡村教育被称为“现代教育的摇篮”,我们能从英国独特的乡村教育发展史中,学到哪些有价值的经验呢?

庄园里的农民

一、政府“松绑”为中世纪教育带来自由发展的基础

教育能够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这句话的确不假,但要等教育真正在全民族范围内普及开来,那基本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了。为此我们不免有所疑问,为什么教育如此重要,但古代社会却没人重视在全社会普及教育呢?

虽说近代以前从没有哪个国家实现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化,但若提及哪个国家或地区将识字教育最大程度地惠及国民,那这个地方一定是欧洲,而在整个欧洲,做的最好的又数英格兰的全体乡村成员。

回望整个世界历史,只有东方的中国人、西方的阿拉伯人和基督徒们真正重视过经典教育的传承。这种教育根植于古代社会人们对宗教的信奉或对信仰的崇拜,而发展于一种独特的促使人类进步的共同愿望。

重视教育的阿拉伯人

英格兰的乡村同东方的乡村有很大的不同。英国中世纪乡村的组织形式大多是实行自治。也就是说,虽有封建领主或国王对乡村进行名义上的管辖,但这种管理一般都是服务式而不是索取式的。

就拿乡村教育所需资金来说,在教会的鼓吹下,为培养下一代基督徒、教会更多的农民识字,以便帮助他们理解和阅读圣经,发展乡村教育就成为了一种神圣的使命。封建主与国王没人敢在这么重大的事上收取佣金,甚至还要注资给负责乡村教育的地方教会,以求获得内心的安宁。

甚至,英国的官方政府一直拒绝将教育纳入到国家事业中去,中世纪的学校大多由教会和乡村合作办成。就连脱离了“基础教育”的高等学校,也是由城市中的商人与教会一同兴办的,政府一听到要“办学”的消息,就如同听到了催促他“出血”的通知一样。因此,迟至1833年,英国议会才通过立法的形式正式干预教育。

英国议会大厦内部

二、教会“主导”将教育变为培育灵魂的活动

其实,在古代阻碍教育向普及化方向推进的,不仅仅是地方或中央“财政”实力不足。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在农业社会掌握读书识字的技能对农民们来说基本是一种“奢侈而无意义”的能耐。

在作于1618年的《尼古拉·布雷顿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农民对发展基础教育的看法。“我们可以自己学习耕地、耙草,剪枝、打谷,这一切岂是书中所有?”的确,面朝黄土的农民自然不可能终日与书本相伴。他们在需要认字的时候,还可以找到乡绅或教士为他们辅助识读。

英国也不是同中国一般的文化官僚社会,如果培养出一大堆只知道读书做文章的“绅士”,很可能整个国家都要因缺粮而陷于饥饿之中了。那么,为何古英国还会被世人称为最像现代社会的古代国家呢?古英格兰极高的教育普及率是如何做到的?农民们怎么肯买教育的帐?

中世纪农民有接受教育的必要吗?

我们说英国乡村很“现代”,从对教育的认识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我们言必称古希腊,那是因为希腊人的思想的确和现代人类似。比如,希腊人对民主政治的看法,就同我们的理解不逞多让。而英国人对教育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转变过程,由此生发了一种类似“现代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培育一个身心健全的人,而古代社会的教育大多只注重实用而不注重灵魂和思维的培养。在工业化之前,英国乡村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就是教会。由于僧侣身份的特殊性,他们中几乎每个人都将“引人向善”和带领人“认识上帝”作为毕生的追求。

在古代社会,识字最多的人一般都是修士或僧侣。因为他们终日可以有闲心沉浸在思辨与哲理之中,所以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哲学上的想法一般比普通农民要多一些。教育史学家利琪指出,“从598年到1670年的1100年,英国的一切教育机关都被统治在教会之下。”

教育权曾长期垄断在宗教人士手中

那么,为什么教会愿意教书,就有人愿意学习呢?这一切还要从修士和僧侣们极具“诱惑力”的教育吸引力说起。古时大多数人都是穷人,如果一个组织主动教书,若是需要收费,那这种行为便可被称为不怀好意的强迫。但如果这个组织既要把渊博的知识传授于你,还不收取你任何费用,可想而知会受到多大的欢迎!

中世纪的教会就是这样。绝大多数农民都认为,如果能有机会同神圣的修士多沟通讨教,那他们上天堂的机率也会大大提升。而且,识字读书也越来越成为进入上流社会之前的“必修课”,任何有雄心实现人生理想的青年人,都开始把教育当做提升自己的阶梯。

正是由于教会普遍在乡村兴办免费的公益教育,中世纪英国乡村的教育水平才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教育的目的也从最原始的“实用主义”向“人文主义”靠拢,为获得心灵满足和灵魂清洁而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皇帝理查二世曾感慨道:“教会和他们兴办的学校正在夺走我的臣民。”

中世纪乡村教堂

三、人身“自由”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经济内核

中世纪是农奴制盛行的时代,如果农奴能够将自己的孩子带入教会学校,这对其子而言还有着特殊意义。接受了教育的农奴子弟,在毕业后可能会留用于修道院,也可能留用于庄园主家中。优秀的学生还能够得到被送往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会教育一时间几乎成了突破农奴制的“溃口”。

在许多情况下,家长们甚至愿意出高价购得子女的受教育权。如此便捷地通向自由的通道逐渐引起了世俗领主和国王的不满,他们纷纷向教会提意见以求停止对受教育者的特权授予,但国会仍旧在1406年颁布了保护个人“受教育权”的法案。该法案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个人受教育权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法律条文。就这样,农奴的后代越来越成为社会中的中级和高级人才。比如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有好几任均由农奴出身的神职人员担任。创办牛津大学的几位学者,也大多是农奴出身。

农奴中亦演化出很多后来的乡绅

文史君说

英国中世纪的乡村教育之所以令人向往,是与其特殊的“现代性”有关的。谁能想到,早在数百年前,英格兰的农奴和贵族子弟已经有机会在一间教室中同台交往。这种独特的教育理念既来自基督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理念,也来自修道院组织者对通过教育拯救灵魂的创新尝试。如果教育经费一直需由国家承担,那么“注重实用”一定会成为教育的本质,因为封建领主可不会像教会一样充满“培育灵魂”的善心。英国中世纪的高水平乡村教育为社会提供了多元、多方面的人才,这些人到后来又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基石。

参考文献

本内特:《英国庄园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孙立田:《工业化以前英国乡村教育初探》,《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