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一代追星族逝去的青春,都埋葬在贴吧里

2020-12-14 0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杨松松 新周刊

岩井俊二曾经潜入网络论坛与网友交流,虚构了一个论坛追星的故事。/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纪录片

只有当今时今日,被资本和舆论搅动的饭圈之争日趋白热化的时候,一些年岁渐长的网民,才会偶然想起一些蒙尘的互联网角落,想起一些遥远的时光,那是中国追星族集体的田园牧歌时代。

上个月,“宋茜粉丝潜伏anti吧十年”登上热搜——

宋茜粉丝“天篷元帅猪小八”在今年八月通过竞选,成为了anti宋茜吧的新任吧主,删了15000+条黑帖,拿下了这个猖獗了十年之久的anti吧。点进热搜的路人纷纷被其毅力折服,直呼“饭圈使徒行者”。

anti吧指专门为“黑”艺人而诞生的贴吧,黑粉们常常在其中进行辱骂艺人、编织艺人黑料、制作艺人黑图等活动,对艺人产生负面影响。

“潜伏”是真,但没有“十年”,也没有“卧薪尝胆”的夸张戏码。

热搜发酵之后,当事粉丝在自己的微博澄清,自己实际“卧底”时间七年,每天坚持在贴吧签到。

但也仅此而已,她没有在贴吧中发过言,竞选吧主也仅有一张选票(当然是她自己投的)。如粉丝自己所言,能拿下吧主位置,更多是“机会”眷顾。

百度贴吧有规定,吧主须积极登录并维护自己管辖的贴吧,否则吧主身份将有可能被撤销。粉丝正是抓住了这条规则,趁前任吧主疏于管理,取而代之——这与今年7月奥特曼迷“占领”艾斯吧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疏于管理、发帖量少、活跃度低等,已成许多娱乐明星贴吧的常态。anti宋茜吧倒台的背后,不是anti粉真的溃败,而是饭圈众人逐渐远离了“贴吧追星”这块阵地。

明星贴吧沦为“工具吧”

点开百度贴吧娱乐明星板块人气最热的某男星贴吧,前100条帖子中,约六成为格式规整的美图分享帖和表白帖,除此之外多为每日例行的数据楼。数据楼设定目标,要求吧员每日手动到贴吧中签到,并且在数据楼中回帖。

翻阅数据楼,一位吧员最多可刷上百条回帖,很快就能达到目标设定的5k回帖数。但除了数据楼之外,其他分享帖的回复寥寥,吧员之间的实质性交流不多,真正活跃的粉丝数量也很有限。

类似的情况在大多数明星的贴吧中都很常见,有时并非是吧友不想在贴吧说两句真心话,而是闲聊帖往往会被判定为水帖,并且收到吧务的如下提醒:“亲亲,这边发帖记得带idol大名,否则不计入有效数据噢。”

不做数据的帖子,仿佛就没有存在意义。久而久之,比起和同担(饭圈用语,指偶像相同的粉丝们)交流,粉丝们打开贴吧,更多抱的是完成任务的目的,签到水帖一条龙,事了拂衣去。大多数时候,曾经热闹的贴吧成了粉丝们为自己的偶像刷数据用的“工具吧”。

如果说哪一位内地明星的贴吧还有一丝烟火气,那一定是“杨超越吧”。点开杨超越吧,可观人间万象——社会新闻、生活趣事,反而是聊杨超越相关的内容屈指可数。

杨超越吧部分帖子截图

这种怪象源于去年杨超越吧吧主“一刀两断”的天才想法:为了提升贴吧活跃度,吧内鼓励大家多发时事新闻,只要不涉及其他艺人或敏感话题,都可以畅所欲言。

这一政策的初衷,是鼓励更多吧员发帖,吸引路人入驻“杨超越吧”。但结果却是帖子中的杨超越“含量”越来越低。后来甚至演变到发杨超越相关的帖子,就会被调侃:

“发杨超越的能不能去别的吧发,这里可是杨超越吧。”

是不是有点当年风靡全网的魔兽世界吧和李毅吧内味了?

贴吧追星到底有多好玩?

“杨超越吧没有‘杨超越’”,这一今天听上去略显奇葩的规则,在十年前的明星贴吧里司空见惯。那时候的饭圈,还不像如今这般规矩森严,人人畅所欲言,可以聊明星相关,也可以水几条无伤大雅的生活帖,氛围轻松许多。

贴吧追星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05年。

想当年《超级女声》一炮而红,日渐扩张的“超女”粉丝群体急于找一个网络聚集地,当时最大的中文社区百度贴吧成为不二之选。“超女”粉丝们在贴吧内分享追星心得、组织投票、策划线上线下的应援活动,开创了一套特有的贴吧追星生态。

李宇春吧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贴吧。

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封闭性,即“圈地自萌”。贴吧不像微博有“广场”设置,内容向微博的所有用户显示,粉丝活动全部且仅在特定的贴吧内进行,鲜少影响到其他“路人”。

Storage2009年加入了《快乐女声》选手黄英的贴吧,在黄英吧活跃了两年,算是黄英吧的资深吧友。比起如今层级分明的微博发言机制,她更青睐于贴吧中吧友们平等交流的氛围。

现在还有不少吧友活跃在黄英吧中。

“黄英吧当时发帖比较自由……我和几个小伙伴经常在吧里版聊水帖。有一些追前线的粉丝会发一些演出图和视频,也有歌友组织一些线下活动。”甚至还有吧友因版聊生情,最终走到一起的。

去年杨超越吧曾因在吧内举办编程大赛引发关注,其实,在10年前的贴吧,举办类似的团建活动简直是家常便饭。Storage印象最深的是黄英吧举办过的一次征文活动,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主题是夸彩虹屁,写自己的追星故事。

最后,吧友们写的文章由一位叔叔粉整理成作文书送给黄英,黄英一一写了to签,回赠给每位参与的粉丝。Storage收到自己的专属to签时,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她感叹:“感觉以前写的东西傻傻的,但那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在贴吧认识的同担,十几年了,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到现在也还是会联系。”

虚拟世界,也有真情。图/pexels

除了分享交流、投票应援之外,贴吧还为当时的粉丝同人创作提供了土壤。00年代,网友们拉郎的情侣还不叫“CP”,而是被称为“王道”。王道吧人气丝毫不输艺人的个人贴吧,其中充满了糖点分析帖、同人文帖、同人图帖等。

当时的同人创作门槛极低,可以说只要有人写就有人看。网友listen就曾经为自己喜爱的cp做过同人文产出:“当时文笔只能用烂得惨无人寰来形容,但还是有一堆小伙伴鼓励我,还每天催更,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启蒙。”

庚澈,当年最火的王道cp之一。

混迹同人圈7年的林熙同样怀念当年混迹论坛的时光。“以前在贴吧看文特别自由,而且产量大,随便刷新就能刷到更新。现在看个文跟打游击战似的。”

林熙形容贴吧是一站式追星论坛。贴吧兴盛时期,新粉入坑第一件事就是加入艺人贴吧。置顶有明星圈粉闪光点总结,每天吧内都有帖子总结艺人的行程和物料,还可以在贴吧内购买明星周边……如今这些功能分散到了不同的APP中,虽然专业性更强,但手机内存也更加拥挤了。

贴吧战争,同样可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抛开回忆滤镜,贴吧自然也不是彻底的追星净土。那些年,第一代网上追星的年轻人,是如何与“对家”粉丝互扯头花的?

答案很简单:爆吧。

生在2000年以前的中国网民,应该都对爆吧有点印象——在贴吧内不停地发无实质内容的辱骂帖、水帖、垃圾帖等,使他人的发帖被迅速湮没,这种扰乱贴吧秩序的活动听上去简单,实际破坏力不可小觑。

史上最大规模的爆吧事件发生在2007年,李毅吧与李宇春吧发生冲突,随后李毅吧一些粉丝对李宇春吧进行报复,这可能是网络上直男群体和饭圈之间的初代战争。

爆吧行动于当年6月21日晚开始,3小时内,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页,被爆近10万帖。

这一载入贴吧历史的事件甚至拥有一个专有词条。

这一手段在贴吧互撕中屡试不爽,去年8月,蔡徐坤吧也经历了反蔡徐坤吧的爆破。除了主吧,爆吧行动还殃及了蔡徐坤的其他衍生贴吧,各种表情包、黑图、檄文充斥在贴吧主页。

除此之外,各泛娱乐贴吧中吧员披着匿名ID散布不实信息引发粉群战争的情况数不胜数。著名吃瓜贴吧“路过的一只吧”就是各种爆料帖、数据对比帖、艺人拉踩帖的聚集地,常有所谓的“工作人员”“内部人士”在其中爆一些真真假假的料。

从“路过”吧流传出去的“金在中在网吧暴打林允儿”“伯贤金开农行门口耍大刀”等著名假料几乎可以编本《韩国艺人打架的100种原因》。(以上假料均为无稽之谈)

不少贴吧时期的饭圈恶习延续到了豆瓣、微博等APP的娱乐板块中。“爆吧”在微博演变为狂刷艺人的黑词条攻占艺人的“广场”,豆瓣的八卦小组“豆瓣鹅组”则成为“路过的一只吧”的接班人,各种爆料满天飞。

只是时过境迁,战场换了又换,今天,相比于贴吧的“圈地自萌”,在微博爆发的粉群战争会获得更多围观,产生的影响也更大。

转移阵地的饭圈

贴吧娱乐板块的生命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微博上线了“超级话题”社区板块(以下简称“超话”),为各位同好提供了在微博聚集的小圈子。

超话与贴吧采取相似的签到和发帖机制,相当于贴吧在微博内部的替代品。这成为追星族们将阵地彻底迁移到微博的最后一个契机。

万物皆可“超话”。

事实上,微博从起跑开始就瞄准了追星族这块用户群体。微博上线的第一天,就有粗略统计显示,近两成的当红明星第一时间开通了账号。

相比起贴吧,艺人“在场”的微博自然更容易吸引粉丝的加入。微博的用户关系模型也更贴近粉圈结构,如果说贴吧的去中心化社区是粉丝的自嗨,那么微博的链条式关系则更多满足了粉丝与艺人的互动,与此同时还保持了艺人的被聚焦性。

跟随偶像的脚步,庞大粉群涌入新的平台。各大贴吧吧务顺应潮流,在微博开设账号,组建起新的营地。

一开始,“贴吧”们在微博的作用更多是引流,搬运贴吧的精品帖内容到微博吸引新粉丝,最终的聚集地还是贴吧。但随着超话的上线和微博功能的完善,更多的粉群活动转移到微博进行。

早期的吧友会在微博上搬运贴吧中有趣的产出。

久而久之,真正的贴吧阵地反而被遗忘落灰,无人问津。年纪小一点的新粉入坑关注了官吧,跟着做了应援,买了周边,才想起来问一句:“‘xx吧’的‘吧’是什么意思?”

要在微博运营好一个“贴吧”并不容易。微博设置的各种榜单成为了粉群新的必争之地。要力争上流就必须团结粉群力量,这时,“贴吧”们在粉群中的作用从聚集地变成了引导者:

艺人没回归催数据、艺人回归了做代购、艺人生日了张罗应援、艺人出事了做反黑,时不时地还要组织活动调动粉群活跃度。

用某知名贴吧前吧务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经纪人的命,操着经纪人的心。”

为了吸引粉丝们购买专辑,艺人贴吧往往会推出各种随专附赠或低价加购的特典。特典由吧务负责设计贩售。

“大吧”们都做到这份上了,普通粉丝好意思不努力吗!不开二百个小号刷转发、不买上三千块专辑,都不配做xx的粉丝!

“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催数据催氪金的风气,但是现在的爱豆也确实需要这些……”Storage感叹道,“所以微博追星我更喜欢solo。没有以前在贴吧和同担一起聊天的那种快乐了。”

在互联网世界走马灯式的变化中,旧有的模式一蹶不振。曾经热闹的贴吧冷寂下来,最终成为时代的眼泪,而那些台前的明星和各色ID背后的粉丝们,也早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

只有当今时今日,被资本和舆论搅动的饭圈之争日趋白热化的时候,一些年岁渐长的网民,才会偶然想起一些蒙尘的互联网角落,想起一些遥远的时光,那是中国追星族集体的田园牧歌时代。

1、FUNJI种瓜基地,《我们和一个宋茜10年老粉聊了聊anti吧事件 》

2、东方网,《吧主“卧底复仇记”再次上演?贴吧成为商家追逐流量的狂欢之地 》

3、于松叶,《贴吧没落的背后,是百度的优质内容池之殇》

✎作者 | 杨松松

原标题:《第一代追星族逝去的青春,都埋葬在贴吧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