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投书局“江南生活节”:以书店空间书写“江南传记”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2020-12-13 11:5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拾级而上,踏入桃花坞木版画所描绘的繁华姑苏故事,江南贺岁的爆竹声仿佛在耳畔响起;还未看见市集,便隐约听闻茶坊酒店、勾肆饮食的“叫卖声”,主顾相交,分外亲切。

流连许久,直至夜幕降临,两位身着宋代装束的乐师仿若从千年前穿越而来,丝竹之声响起,聆听着石桥边的流水声,杏花飘落的扑簌声,江南春日在这个冬天重现……

观众现场体验宋代装束

12月12日至13日,12月19日至20日,为期四天的“江南生活节”在建投书局召开,以“江南三省一市”中的宋代杭州、明清苏州、近现代上海的市民文化特色为脉络,通过主题展览、特色市集、非遗手作、美食品鉴、名家讲座、艺术雅集等形式,以沉浸式体验嘉年华立体化呈现江南文化。

宋代杭州、明清苏州、近现代上海,三大板块传达江南文化

在今年的“江南生活节”中,具体包括哪些活动?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活动将以宋代杭州、明清苏州、近现代上海三大脉络展开。其中,宋代江南文化风雅隽秀、精致细腻,而当时有“东南第一州”之称的杭州,从饮食游艺、家居生活、文化情趣等方面,都能让人窥见江南文化的繁荣。

12月12日的“宋代杭州市民文化专场”邀请国风乐团“自得琴社”来到书局,带领参与者雅赏古代琴房器物,体验宋代装束,观赏“神还原”的“复刻版”古乐演奏。琴师们身着宋代装束演奏古典乐曲,举手投足、一呼一吸之间,悠悠古思荡漾开来……

国风乐团“自得琴社”现场表演

“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明清时期的苏州,以其交通优势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在建投书局展出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将再现百年前繁华姑苏的风土人情。

12月13日的“明清苏州市民文化专场”,参与者将亲身体验木版年画印刷,并聆听艺术家、收藏家汤黎健与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首席记者黄松分享桃花坞木版画与日本浮世绘的隔空对话,现场有珍贵桃花坞木版年画和浮世绘真迹临展品鉴。

近现代以来,深受江南文化浸润的上海,在面向大海后完成反哺与升级,以新的经济方式与思想文化重构整个江南版图。12月19日的“近现代上海市民文化专场”,陪伴上海人二十年的《新闻晨报》的官方客户端“周到上海”以主题展览、市集入驻、肖像手绘、闲话魔都等形式,分享上海市民生活的外延与内核。中建投信托高级理财经理王秋明还将带来实用的理财配置分享会。

12月20日,新近成立的全国首个由地方电台创办的区域性广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将与公众分享江南器物铭文中的先民生活;乐活长三角主持人天乐将携主播天团亮相书局,分享电波里的当代生活之趣。

多元探索讲好江南故事,创新模式运营书店

建投书局华东业务中心文化顾问团队负责人陈佳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多年来,建投书局通过江南主题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深入发掘与江南相关的在地文化资源,进行有益探索。”

她表示,书店希望从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出发,通过立体空间书写一部“江南传记”,全方位、集中呈现江南文化与江南生活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感受江南、了解江南、爱上江南。

今年的“江南生活节”,建投书局与美食、音乐、电影、戏剧、生活方式等领域约30家机构合作,公开招募“江南生活市集”摊主,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搜寻分享江南生活的手作匠人、糕点师傅、茶艺专家和江南文创的设计者,邀请入选摊主驻扎市集,因“江南”而结缘,在书店空间相遇,与参与者分享江南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不同侧面。

观众现场书写春联

嘉年华的活动还包括上剧场的儿童与成人戏剧工作坊,上海评弹新生代“丽调”传人、“花式海派评弹践行者”陆锦花带来的评弹亲子工作坊,“小字匠”带来的春联书写体验,龚伟强带来的珍贵早期江南影片放映分享、周方带来的东吴漆器主题讲座、上海斜杠青年带来的弦乐四重奏快闪和专题演奏分享等等,更有手作工坊、品香品茗、糕点制作、海派插花等精彩互动内容。

“江南生活节”现场游戏互动

建投书局华东业务中心总经理谢重澄表示,作为一家不断拓展运营边界的书店,建投书局不断提升文化内容生产能力,希望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我们与各业态文化资源建立合作,将它们引进书店空间,以主题策划打造更具有辨识度和不可替代性的文化品牌。希望‘江南生活节’能够让江南文化在公众心目中更精彩、更鲜活,建投书局未来也会持续地讲好在地文化的故事。”

作为上海黄浦江畔的一座“精神码头”,建投书局持续助力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两年前,“建投读书会·江南系列”邀请吴景平、虞云国、胡阿祥等十多位学者带来现场讲座,从历史、经济、文化等不同维度解读江南文化,并将讲稿集结《江南纪》一书在上海书展发布,集中展示江南历史、江南文化的古今之变。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