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秦赋》:秦始皇活着给自己建的祠堂,后被修毁,折腾啥?

2020-12-14 1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大秦赋20#中国古代史93

秦始皇剧照

随着历史大剧《大秦赋》的热播,秦始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不断地引起热议。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绝对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赞誉者称他为千古一帝,雄才大略;诋毁者骂他是无德暴君,暴虐昏庸。自秦代到清代,在是否将他列入国家祀典、修建祠庙等问题上,一直争议不休。不过,历代官方、民间都陆续修建祠庙来祭拜他。另外,秦始皇生前还为自己建祠庙、寝庙。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后世帝王官民,修建或堕毁祭拜秦始皇的祠庙,是出于什么心态呢?

《大秦赋》秦始皇剧照

一 、祭拜秦始皇的庙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祭拜秦始皇的祠庙,竟是他为自己修建的“极庙”。司马迁对此有详细记载:秦始皇于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寥寥16个字,交代了“极庙”的原名、修建的地点及命名的原因。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尊其为秦“祖庙”(始祖庙)。基于“汉承秦制”的理论,我们参照汉代皇家宗庙祭祖礼仪可以推测,秦始皇和二世时,极庙中必有隆重的祭祀礼仪,参与祭祀者穿戴的服饰、使用的器具、牺牲、乐舞等,也必然有相应礼制规定。

除“极庙”外,秦始皇还下令,在今天陕西临潼骊山秦始皇陵附近,遵循古礼,修建“寝庙”,作为死后灵魂日常起居的场所,里面陈列有各种日常生活用具、衣服。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勘探,“极庙”遗址在秦望夷宫、咸阳宫、章台宫南北轴线,与阿房宫东西轴线相交处,大致位于今天西安市未央区土门街道。因西汉定都长安,进行城市建设时,对包括“极庙”在内的秦代建筑、基址,皆有较大规模的毁坏。

秦始皇陵

寝庙位于秦始皇陵封土北侧及内城的北部西区,南北长约750米,东西宽约250米,占地约18.7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主要用于墓主灵魂日常饮食、起居的寝殿,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55米,占地约3575平方米。寝庙以北75米处,有4座自东向西排开的建筑遗址,或许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供墓主灵魂休憩的“便殿”。参照汉代礼制,守护陵所的宫人即便在秦始皇死后,也要像他生前一样,按鼓点整理寝殿内的被枕,准备盥洗用水、器具等。每天提供四次饮食,每年举行四次大型祭祀。

秦代,除极庙、寝庙外,会稽人还有祭拜秦始皇的风俗。他们用木头刻成人形,谓之秦始皇像,置於大禹庙中。直到东汉末,这一风俗仍盛行不衰。王朗任会稽太守后,“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于是除之”。不过,据《会稽记》记载,王朗命人将木刻的始皇像投于江中后,结果木像没有顺水下流,反而逆流上游。万分惊异的乡民不顾王朗的禁令,重建秦始皇祠庙。

绍兴大禹陵

二、汉以后官民修建的秦始皇祠庙

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极庙、寝庙皆毁于大火。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7年),下诏拨20户,免除赋役,专掌始皇陵的保护和祭祀。骊山始皇陵北建有“始皇祠”,而且颇具神异:“不斋戒往,即疾风暴雨;人强欲上,则杳冥失道。”甚至还有史书记载夸张:若不虔诚斋戒,强行前往,就会死去。

火烧咸阳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战乱频繁,加之始皇暴虐失德,直至隋朝灭亡,也未见史书中有官、民修建秦始皇祠庙的记载。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国家承平日久,各项古礼陆续恢复。在讨论是否重新修建始皇祠庙时,礼部尚书许敬宗上奏,批评汉高帝祭祀秦始皇不合礼义,“始皇无道”,不应建祠祭祀。直至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才下诏在咸阳城内建“始皇庙”,每年春、秋二时,择吉日,用洁净的粢盛、蔬馔、时果、酒脯,由郡、县长官主持,祭祀秦始皇,以李斯、王翦配祭。

唐玄宗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下诏保护包括始皇陵在内的历代帝王陵。他还于开宝九年(976年)下诏,在昭应县会德乡(今临潼秦陵街道吴西村)建“始皇庙”,予以祭祀。随着官方对秦始皇评价的转变,民间也陆续私建“始皇庙”,如山西绛县车箱城(今绛县城关镇)建大禹庙,庙内同时合祭秦始皇。

元、明、清时期,朝廷皆以秦始皇“暴虐失德”为由,禁止建庙祭祀。前述宋代所建官、私祠庙,也陆续坍塌。有的虽重建,但被改为它名,受祭者也不再是秦始皇。即使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古代帝王的尊崇,下诏将朝廷祭祀的历代帝王数“扩容”至188人,仍不准将秦始皇列入其中。

乾隆

受此影响,这一时期,仅有少量民间私建的“始皇庙”,如今浙江省境内所谓秦“会稽旧地”,包括今绍兴市上虞区惠丰镇凤鸣山下清水塘、诸暨县暨阳街道、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密岩村皇岙山、横街镇云洲乡大雷山板仓岭、象山县墙头镇大雷山大雷庙(寺)、海盐县澉浦镇秦驻山等县区;今山东境内所谓秦“琅琊旧地”,包括今泰安市泰山景区内三官庙(原为“始皇庙”,清改为道观“三官庙”)、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成山头“始皇庙”(目前国内唯一留存至今的“始皇庙”);还有今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兴安镇“四贤祠”(原为“始皇庙”)等。

荣成市始皇庙

三、历代修毁始皇庙的心态变化

或许现代人会认为,秦始皇生前为自己修建祠庙、陵寝,不嫌忌讳吗?其实,生前建庙、修陵,本是古礼。只是从秦汉时起,祠庙大多于人去世后修建,相沿成礼。但帝王陵寝,工程浩大,耗费巨大,自然不能等帝王去世后再仓促修建。因此,古代帝王自即位始,就设计、修建陵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祠庙、陵寝,属于沿袭古礼,无可厚非。秦二世提升秦始皇陵庙的祭祀规格,尊其为秦朝“祖庙”,显然是儿子尊崇父亲心态的体现。

秦二世胡亥

汉代至清代,历代官、私或建或毁“始皇庙”,都是该时期政治、历史、思想诸因素的折射。汉代人虽不遗余力地抨击秦始皇暴虐无道,但官、民对秦始皇的祭拜并未歇绝。汉高帝还专门拨出民户,守护、祭祀秦始皇陵、庙。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战乱扰攘,人们生存不暇,自然无暇顾及诸多神灵的祭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始皇陵庙也遭毁弃,祭祀歇绝,也是可以理解的。

唐初一度以秦始皇暴虐失德为由,不予祭祀。地方上,也有人自发摧毁“始皇庙”。唐玄宗时,随着“开元盛世”的出现,随着大唐“万国来朝”局面的形成,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间,胸怀愈发包容。一度被排斥的秦始皇陵庙的修建、祭祀,也被纳进国家、民间祭祀体系中。

开元盛世

宋初统治者在建国初战争频繁之际,仍秉持包容心态,将秦始皇陵庙纳入国家祭祀礼仪体系中,民间修建秦始皇陵庙、进行祭祀的风气也随之盛行。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地方官堕毁民间私建的“始皇庙”,或改作他用。

元、清虽然皆少数民族建立,但随着伦理纲常思想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束缚日深(宋明理学的推波助澜),也将秦始皇排斥出官、民祭祀体系。民间之所以不时有自发、违禁祭祀秦始皇者,一是传统祭祀风俗强大的影响,尤其是今山东、浙江境内,因当年秦始皇巡游,遗迹甚多;二是因为普通民众慑于秦始皇陵庙所属物品屡现“神异”,如前述东汉末会稽秦始皇庙所供奉木像逆流而上、某地秦始皇庙前一棵松树“伐去复生”,让愚夫愚妇惊惶不安,进而不顾禁令,修庙祭拜。

秦始皇东巡时留在泰山的遗迹 五大夫松

文史君说

秦始皇一生功过,历史自有评价。后世也通过将其纳入或逐出国家祀典、修建或堕毁祠庙等形式,来表达对秦始皇的尊崇或憎恶。从总体上来看,汉代至清代,历代官方尊崇秦始皇者,多着眼于他一统天下、开疆拓土、开创体制的丰功伟绩;贬斥秦始皇者,多着眼于他的暴虐失德。这也为后世帝王、官吏的治国处世,提供了正面或反面的鉴戒。民间对秦始皇的祭拜,主要是秦始皇生前威势、传统祭祀风俗遗存、神异迷信思想作祟所致,与官方所为出现脱节。这也是古往今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若符若离特点的一例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南宋)施宿:《嘉泰会稽志》,中华书局,1990年。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年。

于志飞、王紫微:《经纬圆方——汉长安城及其近畿空间尺度设计研究》,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原标题:《秦始皇活着就给自己建祠堂,后世始皇庙反复修毁,到底在折腾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