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2只獐被野放至上海老港滨海生态廊道,其中4只佩戴跟踪器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栾晓娜
2020-12-17 21:1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獐  本文图片均来自“绿色上海”微信公众号

上海的“土著居民”——獐又在浦东觅得新家了!

近期,上海在老港滨海生态廊道试野放12只健康的成年獐,研究人员事先采集了每只獐的生物学信息,并为其中4只佩戴跟踪器,以便随时掌握獐的行动轨迹。

12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林业局获悉,野放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将持续对它们的行为、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希望通过监测研究获得老港物种重引入和生物多样性修复的经验,为下一步獐的野放、保育工作以及生物多样性修复工作做好科学积累。

工作人员为獐绑上追踪器

工作人员为獐绑上追踪器

据上海市林业局介绍,自2006年起,上海市獐重引入项目在浦东新区华夏公园率先试点。经过多年繁殖后,华夏公园为上海市滨江森林公园、松江浦南林地、明珠湖公园和浦东东滩(原南汇东滩)输送了优质种源。

滨江森林公园和南汇东滩是范围较大的两个野放地点。在滨江森林公园,市民游客经常能看到獐的身影出没于林间草地,甚至可以在繁殖期目击到新生幼獐,说明滨江公园獐种群可以成功交配繁殖。

南汇东滩作为另一个主要的野放场所,也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过成年獐的踪迹。獐作为上海本土物种,其栖息地建设是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獐的野化和野放是完善上海城市生态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上海在老港滨海生态廊道试野放12只健康的成年獐

上海在老港滨海生态廊道试野放12只健康的成年獐

此次的野放地点是浦东的老港滨海生态廊道。老港原来为上海的垃圾处理厂,来自上海市中心70%的垃圾在此进行无害化处理。2016年,上海建设老港滨海生态廊道,原来的垃圾场变成了生态绿地。

这次在老港滨海生态廊道进行獐的野放,可以进一步改造其生态系统,完善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保证獐整体野放工作的成功,工作人员先选择部分獐进行先期野放试验,未来将继续观测。

老港滨海生态廊道

上海市林业局表示,通过野放獐并对其进行野外追踪、健康评估和行为观察等检测,可以完善老港滨海生态廊道的生态建设成效,促进上海城市生态修复,进一步完善上海的城市生物多样。

獐的野放和之后相关的持续性工作是上海开展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的鲜活实例。而生态修复,也逐步让老港揭下“垃圾处理”的标签,成为野趣盎然的“生态廊道”。

你能找到獐吗?

此外,上海市林业局提醒大家,獐的警觉性很强,大家如果去观赏的话,请不要惊扰它们。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