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两头婚”,独生子女的独特选择

李哲
2020-12-21 21:3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据报道,近年来,江浙一带兴起了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他们一般生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作为一枚江浙地区的“准女婿”,这两年,我接受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普及。尤其是去过她家后,眼睛里看到的人物关系,以及听闻的故事里,都不乏“两头婚”的痕迹。

坦白说,“两头婚”在浙江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只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步入婚姻殿堂,让这一现象更加突出,再加上网络的放大效应,有了更多的围观。

我女友的小舅舅和小舅妈,便是一对独生子女夫妻,他们就是典型的“两头婚”。夫妻俩生了两个孩子,哥哥随爸爸姓,妹妹随妈妈姓,经常两边轮流住,孩子称呼两边父母都是爷爷奶奶。

“两头婚”看似现代,实则可以往传统回溯。

在古代,一般家里只有女儿的,考虑到传宗接代,会让其中一位女儿招一位上门女婿,这便有了“男嫁女娶”,至于婚姻形式和姓氏传承,各有叫法。我女友的大伯,就是上世纪的“上门女婿”,儿子随母姓,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称谓也与传统的叫法正好互换了。

如今,由于少子化现象加剧,只有女儿的家庭想招到一位上门女婿,并不容易。尤其是自由恋爱普及,更由不得父母安排。“两头婚”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一困境。

某种程度上说,“两头婚”是倒插门婚姻文化的一个变种,但更能体现男女平等。它是对传统婚姻形式的积极补充,可以有效解决独生子女的婚姻问题。

这种平等性,在婚礼仪式中体现明显。在其他地方——只要不是上门女婿,结婚都是男方去女方家接亲,再回男方家办婚礼。而江浙的“两头婚”,是男女方家都要办婚礼,同样充满仪式感,正式且隆重。更有甚者,女方家主动出击,去男方家把“老公”讨回来。在婚后生活上,夫妻在原生家庭轮流居住,子女各随父母姓,也是平等性的体现。

这对男性来说,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传统婚姻中的彩礼等压力,又不用承担入赘带来的婚姻疏离感和心理压力。对女性来说,则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多的选择。因为更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两头婚”在提高年轻人结婚意愿上,或许有一定作用。

说到底,“两头婚”的婚姻形式,是因时而变,且直面现实需求的,这首先是好事。

有人担心,两边“黏性”都太强,可能撕裂年轻人的小家庭,会引发明争暗抢,比如过年去谁家、老人对不同姓氏的孩子是否会偏心等问题。

这些具体的矛盾,本质上是沟通和理解的问题。在传统婚姻形式中,同样存在夫妻及双方家庭话语权和利益的争夺,解决还是要看人。

而且,“两头婚”的一些做法也在改进。比如,有人担心,年轻人成家后还与父母同住,会降低独立性,但很多江浙的网友表示,那都是以前,现在的“两头婚”年轻夫妻,多数会搬出去居住,哪怕是亲父母,也不会长期住一起。

当然,“两头婚”引发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层面的新现象、新问题,值得关注。但作为一种“民间智慧”,它值得用时间来检验。

婚姻的形式其实并非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真心相爱,是家庭和谐美满。一切的形式,都是为婚姻家庭幸福这个内核服务的,不是吗?

设计 王璐瑶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