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4岁“戈谢病”少女辍学2年返校,本已在家等死如今样子大变

2020-12-22 13: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0年9月,身在安徽省合肥市的14岁张博涵时隔两年,重返校园,是个初中生了。回想起两年前,自己因为肚子肿胀,被同学议论“你是不是怀孕了”,被迫离开学校时的情景,这个满脸挂着笑的孩子突然哭了。

“那时候我怕极了,觉得这辈子,我就被学校抛弃了,没机会读书了,可能连活着都成了问题……”

原来,张博涵患有一种罕见病,叫“戈谢病”。戈谢病患病率在1/20万~1/50万,目前已知中国戈谢病患者约300余人。身患此症的孩子,体内缺乏一种酶(葡萄糖脑苷脂酶),导致进展性多脏器损害,包括肝脾严重肿大、血小板减少、骨骼疾病等,若不进行有效干预会致残或危及生命。

戈谢病患者可以像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一样,通过注射药物补充体内缺乏的酶,维持正常体征。然而药费高昂,若无医保,患者年医疗开支从60万-200万不等,终身注射。2019年4月之前,博涵和她的父母,望药兴叹。

辍学回家时,张博涵的状态,和“等死”没有太多区别。

2018年-2019年期间,孩子的脾脏迅速变大,撑得肚皮青筋爆现。与此同时,孩子的四肢愈发瘦弱,甚至无法支撑她的身体,上下楼都需要父亲来抱。

“我也不愿意下楼了,下楼别人都像看外星生物一样看我,回头率100%。”张博涵回忆说。

2018年的一天,博涵躺在床上,呼吸不顺,连翻身都难。“我感觉自己可能只有最后1秒的生命了。”张博涵说。那一天,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是一个有过去,没未来的人。可能明天就死了,也可能不会死。”

博涵的老家是山东临沂的。十几年前,母亲孙玉和父亲张永带着女儿前往合肥打工。张永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原先还曾经在学校里做过相关工作,可随着学校合并,他丢了工作,干起了体力活儿。最后夫妻俩在当地经营放心早餐,最初一个月全家收入仅有四千元左右,本就是勉强度日。全家人一年不吃不喝,才能勉强给孩子用上两支特效药。

“2019年春节,孩子的脾脏已经几近梗死,面临切除的危险。”孙玉说,“过年时,山东老家的人凑了一支药钱给孩子,让她试试。打了一针药后,博涵的呼吸顺畅很多。医生说,持续按足量给孩子进行治疗,2-3年,孩子的肚子可以恢复正常。”

由于无法连续治疗,孩子的病情又进一步发展。孙玉预想到了孩子最可怕的结局,她拿着孩子的照片,到处找相关部门讲述情况。

“我们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过得浑浑噩噩,因为药是天价,我们怎么努力都难以留住孩子的生命,我们只能骗自己,说这个药根本就没发明出来。”孙玉说。

如果故事按照这个方向进一步发展,现在我们可能已经看不见张博涵的笑脸。亦或者是,她会像很多戈谢病患者一样,切除脾脏,肚子上留下深深的疤痕,然后病情迅速向身体其他器官转移,出现骨折、失明、肝脏重新肿大等情况,亦或是……死亡。

在孩子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公益机构、梦龙影像工作室联动,将孩子的故事播发,在2019、2020年共为孩子拨付24万元善款。合肥当地的相关部门也针对博涵的病情进行了医疗费的报销减免。从2019年5月开始至今,张博涵持续相对“保守”地用上了特效药。从初期的每个月4支,到如今每个月6支,预计明年随着体重增长,将增加到8支。

2019年3月、2020年1月、2020年12月孩子变化

“通过政府部门帮助和慈善救助,我们家两年自费约20万元,帮助张博涵用上了药,尽管负担依旧沉重,但我们看到了希望。”孙玉提及孩子的变化,满脸激动,“经过这接近20个月的治疗,孩子的肚围从最初的79厘米,缩小到如今的65厘米,身高从1米34,迅速增长到现在的1米51。孩子现在已经有39公斤了,明显是长胖了。再出门,衣服穿多一点,几乎看不出来她肚子上的特征了。”

2020年对于张博涵一家来说,又难熬,又欣喜。因为疫情原因,靠早餐摊为生的一家人,在疫情期间有三个多月没有一分钱收入,家庭生活一度都陷入到了危机中。但虽然城市逐渐重启,一家人又渐渐恢复了往常的生活。2020年6月,孙玉和家人商量,可以考虑让辍学两年的博涵,重返校园了。

“第一次跟孩子提这个事儿的时候,她双眼冒光,一直问我’真的吗,真的吗‘。”孙玉说,“然后6月开始到9月,全家总动员,给孩子买了很多教科书,让孩子迅速把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上,希望能够跟上初一的课程。”

张博涵是聪明孩子,典型的“一点就通”。她爱写作和唱歌,喜欢手机风光摄影,对美的感知超越了很多同龄人。她还是个非常棒的表达者,面对镜头说话,滔滔不绝,极具感染力。她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数学,平时都是爸爸在家里,给自己补习……

“我刚上学的时候是又害怕又兴奋,那时候我还把脚弄骨折了,是拄着拐杖比较狼狈地进入学校的。”张博涵回忆起9月1号开学时的情景说,“同学们都挺照顾我,我现在成绩在班级能排上中等吧,20多名。我想努努力,自己还是有希望考上高中的。”

在博涵家中,孙玉拿出了孩子小时候的相册。相册的记录从孩子小学2年级肚子逐渐增大后就暂停了。那个阶段只有一张孩子拿着棉花糖的照片,是因为学校要求每个孩子提供一张类似的生活照,作为影集,孙玉特意带孩子去公园拍的。孙玉还特意提醒博涵,把手抬起来一点,这样可以遮挡一下已经非常明显的肚子。

“我们其实是很喜欢给孩子拍照的,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不愿意面对镜头,或者有意提醒我们,只能拍脸,我们才意识到,孩子长大了,敏感了,那之后,拍照就少了。”孙玉讲到这里,情绪显得特别激动,“我们后来觉得,再也不会给孩子留影集了,但现在看着孩子渐渐好起来,我准备重新给她做一个,记录一下。但我又有点犹豫,有点怕……”

全家又陷入了沉默,因为大家都知道,必须持续稳定给孩子用上特效药,博涵才能真正意义上变成一个正常人,可以上学、工作、结婚、生子……

“如果哪一天,真的(药)断了,孩子肚子再一天天大回去,那种地狱般的感觉,我想一定会压垮全家的。”孙玉补充道,“我们依然需要社会持续关注,让我们的孩子,能活下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